张文彬,男,汉族,1919年3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代县,1936年12月参加革命,193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山西太原军政训练班学员,山西国民兵军官教导团工作员,抗日先锋队指导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太岳区决死三纵队机枪连政治指导员、三营政治教导员,中共太岳纵队组织部组织干事...[详细]
张绍仪(1919.3~1992.6),出生于三街镇一个贫苦家庭。19岁奔赴延安,就读于陕北公学。193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张在陕北公学结业后, 奉命进入晋察冀抗日前线。1939年9月至1945年12月先后在晋察冀军区二分区供给部、政治部、四团、四十三团工作。历任团部教育干事、组织于事、...[详细]
张龙驹(1919—1947),小名毛毛,海盐长川坝乡秦山村(今属秦山镇)人。1941年在苏北参加新四军,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特务连副连长。作战勇敢,多次立功受奖。1946年4月苏中小海战斗中,重伤不下火线,带领掷弹组,抢占河岸阵地,击退10倍之敌的3次进攻,为全歼敌一个团赢...[详细]
张广钦,曾用名徐钢民,1919年6月生,山西吉县人,1937年3月加入“牺盟会”、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8月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革命战争年代,历任山西省吉县自卫队、农会、游击大队工作员,县委宣传部、组织部部长,延安自然科学院干部处干事、指导员、政教室副主任,绥察区...[详细]
张才兴,又名张元(1919~1951年),男,壮族,旧州乡月盛街人,为人诚实,因家境贫寒, 初小毕业便在家务农。1950年1月,旧州解放,他积极参加农会和民兵组织活动,参加剿匪与维护地方治安。 7月,任田西县人民政府武装工作队副队长,深入各乡村发动群众、农会、民兵参加支前和生产。1951年2月...[详细]
俞善吾(1919—1989),诸暨人。1946年12月在国防医学院毕业,分配至海陆空军南京总医院任军医。1950年3月到嘉兴第三医院(今湖州市第二医院)工作,历任嘉兴地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全国人大第五届代表、湖州市政协二届委员会副主席、民进湖州市委副主任委员、湖州市第二医院顾问等职。1979年加入...[详细]
余福星(1919~1974)女,1919年出生于武汉市,因养母嫁长沙湘剧艺人余佑文,乃姓余,从小随余佑文学戏。后入福禄坤班,习小生。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湘剧二团团长兼党支部书记。1958年选为长沙市戏剧工作者协会首届和第二届理事会主席。她苦攻著名湘剧生角吴绍芝的表演艺术,得“吴戏...[详细]
姚福瑞(1919~1984),河北省固安县人。1937年10月参加八路军,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湖南暂编第九团参谋长、黔阳兵役局局长和县人民武装部部长。1965~1979年,任岳阳军分区副司令员、中共岳阳地委常委、地革委办事组组长等职。...[详细]
杨增占(1919~1964),横山县武镇杨老庄人。 增占出身农民,体态魁伟,力大,有胆识,人称“杨大”。他过惯农村生活,且有农民的义气感,见豪绅欺压穷人,总想抱打不平,讲到红军打天下,则津津乐道。 民国二十四年(1935),土地革命风暴席卷武镇,杨凭着智慧勇敢,为红军引路、放哨,传送情报...[详细]
杨通文(1919一1980)杨通文,男,侗族,令当村过萨屯人,信奉道教(本地称武教),是道首之一。民国年间,通文追求“神药两解”,既为当地办丧事、做道场,又为百姓找药医病、送神驱鬼。解放后,经人民政府教育,他把道教戏法改造成师公戏,变送神驱鬼为群众娱乐。1954年,杨通文积极参加县文化馆改造师公...[详细]
杨连弟(1919-1952) 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1师1营1连副连长,天津北辰区人。1949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班长、排长、技术副连长等职,曾荣获“登高英雄”称号并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1952年5月15日抢修清川江大桥时,因美军飞机投掷的一颗 0而牺牲。中国人民志...[详细]
徐金福(1919—1980),嵊泗枸杞乡人。渔民。195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生产大队和公社领导干部。1958年,创人工移殖贻贝技术,为人工养殖贻贝提供信息,被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聘为特约研究员:10月出席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获国务院“劳动积极分子”奖状。此后致力于贻贝人工养殖...[详细]
吴晓霞(1919~1993),湘阴县人。1946年7月毕业于湖南兰田国立师范学院。194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岳阳总支宣传委员、中心区工委委员,为岳阳的解放作出了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岳阳市一中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教育局副局长、市政协副主席等职。他从事教育工...[详细]
吴晚(1919—1980)吴晚,三里乡三里街人,自幼失双亲,没上过学,七八岁便成为流浪孤儿。到了十二三岁便参加了路过三里演出的采茶戏班做杂工,平时打水扫地,挑行李等。他在做工之余勤奋摸仿演员演唱。师父见他对演戏颇有兴趣,便让他跑龙套。天长日久,他表演机灵,动作感人,又分配他扮衙役、轿夫、家丁。通...[详细]
吴少伯(1919~2003),宜都市陆城亮家垴村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1919年1月29日,吴少伯出生于亮家垴一个贫农家庭,幼时入私塾读书3年,后辍学务农。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村农会组长、会计。1952年春,参加荆江分洪水利工程建设,被评为甲等劳动模范。1955年,任红亮农业合作社...[详细]
吴敏(1919—1962年) 教育家。又名宽隆。1934年报考私立烈山中学时,语文和常识各科成绩不佳,唯数学考试获得满分,被破格录取。当教师后,课余潜心数学著作。1944年,其《小学算术升学指南》(署名张斌)由汉东书局印刷,畅销鄂西各地。解放战争时经商,撰有《数学汇编》、《数学难题集解》稿。...[详细]
吴老兰,民国8年(1919年) 生。瑶族,系乐业县花坪乡相木寨人。一生务农,爱打猎,十分勇敢。一次,他发现一个小山洞中有刺猥,便安放一个大猪笼在洞门口,然后放狗进洞赶刺猥出来,一只刺猥从洞内出来即钻进了猪笼,被关住了。他以为洞内没有了,正准备抬走,谁知从洞中又跑出一只刺猥来,他来不及细想,打着...[详细]
吴洪宁又名吴震雄,1919年10月出生,壮族,本县雷州乡驮目村人。1937年10月梧州高中毕业,同年参加广西学生军抗日宣传、 军运和通讯工作。1939年8月参加革命并加人中国共产党,1940年参加新四军(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野75师、25军炮兵团) 历任解放军支队参谋,作战科长,南下干部队副队长...[详细]
魏长清(1919—2011)陕西周至人。1935年6月参加红军第25军,194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1月任陕北瓦窑堡兵工厂警卫员,先后转战陕北、甘肃等地。1945年8月任包头358旅6团通讯队通讯员,1946年3月任郝希英警卫员到哈尔滨。1948年4月先后在鞍钢小白楼、东山宾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