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同淅(1919-1943)别名阿受,陵水县陵城镇瓦灶村(今解放居委)人。1929年,莫同浙毕业于陵水县第一小学,同年考入广东省第六师范学校附属初级中学。1930年初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曾在校刊上发表文章《谈我国在国联落选》,表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多难足于兴邦,...[详细]
米毅(1919~1974)定县(今定州)大西丈村人。1937年毕业于绥远公立医科学校。1938年8月参加抗日战争,历任晋冀军区四分区后方医院医务科长,司令部卫生所所长,第四纵队野战医院和华北军区第三后方医院总院医务主任、副院长等职。1950年转业到河北省第一人民医院(今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任院长...[详细]
门章新(1919~1941)唐县西显口村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38年到冀西抗日民族中学就读。1940年回唐县任第六区青救会主任兼青抗先大队指导员。经常带领民兵深入敌占区组织小型游击战,破坏日军交通、电线,打击小股敌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使唐县城内日伪军不敢轻举妄...[详细]
马万里,1919年10月生于陕西省延川县。1935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7年1月起先后任甘肃环县抗日青年救国会主席,陇东分区抗日青年救国会组织部副部长等。1947年3月起先后任甘肃省镇原县委书记,甘肃省平凉地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等。1954...[详细]
査茂德(1919~1947),民国8年(1919年)出生在石家河乡瓦背冲。父亲查知凯是共产党员。18年冬,石家河暴-动成功,茂德参加了童子团,12岁参加红军,随-战鄂豫皖苏区。历任皖西北道区保卫局通讯员,红四方面军三十八师班、排长、副连长、团委书记、红四方面军指挥部一科参谋等职。参加长征到达陕北...[详细]
吕志雄(1919-2002),字百祥,又名吕力。浙江新昌县人。抗日战争时寓居定海,自称“半个定海人”。1950年7月在嵊泗小洋山随国民党军去台湾。2002年病故,享年83岁。 吕志雄15岁辍学去杭州学手艺。刚学徒期满,抗日战争爆发,即弃艺从军。最初,在抗日自卫队五支队任见习官。1939年6月...[详细]
卢青云(1919.2~1998.6),原名卢俊桥,男,汉族,银城街道四联村人。1936年考入临清简易师范学校,“七七”事变后,辍学归乡抗日。在中共鲁西北特委领导下,参加夏津抗日动委会,组织抗日救国会,发动农民开展抗日救国活动。1938年12月夏津沦陷,遂回乡下开展地下斗争,发展党的组织,壮大抗日...[详细]
鲁平(1919—1989)原名刘志东。平阴县李沟乡后大峪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在峻峰乡组织抗日自卫大队。1938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初任中共平阴县委社会部干事兼特工队指导员,10月到鲁西区党委社会部学习。1941年1月任鲁西行政公署公安总局看守所所长,3月到鲁西筑先抗战学院任特派员...[详细]
罗天泽(1919—1947),湖北天门渔薪镇韩口村人。生于佃农家庭,9岁起帮地主当长工。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一二○师班长、排长、连长、作战参谋等职。1946年,调任九团参谋长兼一营营长。参加晋北、集宁和大同等战役...[详细]
李芝茂(1919—1977年),乳名义祥,化名运贞。昌江县海尾镇白沙村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生性屈强,勇敢机智,1942年4月的一天,李芝茂和符映星等7名常备队员在羊礼带领下,扮成民夫,巧妙地通过岗哨,混入日军据点鸡笼坡堡垒营地,打死日军4名,打伤数名,缴获三八式 4支, 数百发,刺刀...[详细]
李再含,原名李其英。1919年1月生,四川富顺人。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贵州省革命委员会主任,中共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中共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1975年8月14日在大连逝世。 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高中文化。大校军衔。1937年10月参加...[详细]
李玉如(1919~1990)曾用名李璧。雄县老岗村人。1938年1月参加河北游击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河北游击军第二师一团连政治工作员,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北上先遣支队第二大队排长,冀中军区第四军分区特务团连政治指导员、营党的分支书记,第九军分区二十四团连政治指导员,...[详细]
李效民(1919~1948),百良乡合义村人。1937年在西安上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捕关押在西安集中营,但因查无实据获释。1939年转赴陕甘宁边区。1947年返合,任合阳游击支队第一连连长,指挥有方,英勇善战。1948年8月,部队在牛庄遭敌袭击,效民临危受命,率部向敌群勇猛冲杀,不幸腹中三...[详细]
刘焕卿(1919—1943),原名史仁儒,绰号刘二楞。盐山县韩集镇张店村人。1938年7月,参加青救会,任主任。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调任靖远县二区(今朱集、大徐一带)区长兼区联队长,遂又任县除奸大队长等职。1940年春,他活埋了马头苏村两名抢劫民财、霸占民女的土匪。在场群众说:“咱刘区长真楞...[详细]
林志超(1919~1994年),乐东县政协主席。乐罗球尾灶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抗日时期奔波于球尾灶、望楼港、新安等村宣传发动群众抗日救国,193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过球尾灶党支部书记,崖四区总支书记,崖县区委 部长。1945“土伦事件”发生后,担任崖县组织、 委员兼部长。19...[详细]
林春(1919-1949),又名余春,福建省安溪县芦田乡石盘村人。1949年6月参加闽粤赣边区游击纵队,时为第八支队四团十二-士。1949年6月,国民党军保安二团“清剿”湖头革命根据地,林春在七寨山阻击战中牺牲。...[详细]
林炽香(1919~1943年),佛老村人。1919年生,不久父亡。由母黄氏抚养成人。他性沉毅,不苟言笑,临事镇定。小学毕业考入琼西中学,该校革命思潮浓厚,他受熏陶。1939年,日军压境,学校解散,炽香归乡与邢诒壮策划组织游击队,诒壮赴黎区担任挺进中队指导员,他留在沿海敌占区搞地下工作。黄流地区当...[详细]
林炳辉(1919-1949),福建省闽侯县大湖乡东姚村人。1948年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城工部古田游击队队员,参加了闽古林罗连(闽清、古田、林森即今闽侯、罗源、连江)游击区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清剿”的作战。1949年7月在大湖执行任务时被敌保安团抓捕后 杀,英勇牺牲。...[详细]
李良海(1919—1948),四川人。早年在四川参加革命,1943年奉派参加天门抗日斗争,曾任天京潜县襄河区委多宝一带的情报站长。抗战胜利后,参加反内战斗争,中原突围后转入地下隐蔽。天京潜县指挥部重返根据地,他继续担任情报工作,1948年8月下旬被国民党乡公所抓捕,敌人把他装进麻袋丢入河中溺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