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应(1918——1985年),原名家让,曾用名任英、任瑛,紫陵乡东紫陵村人。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6月参加八路军。 1945年9月,在解放焦作的战斗中,时任营长的任应,主动协同兄弟部队围歼伪华北兴亚巡抚军顽固据守的核心工事,他只身闯入敌人碉堡,迫使敌人缴械投降,并亲手抓...[详细]
丘铮(1918~1947),原名丘增荣,1918年生于印度尼西亚,1921年随父母回到原籍一—广东梅县城东乡谢田村定居。 1937年芦沟桥事件发生后, 梅县成立了抗日团体。 1938年春,他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学抗会宣传队”,并成为骨干分子。 1938年秋,他高中毕业,成...[详细]
浦安修(1918.7~1991.5)女祖籍嘉定镇,生于北平。民国24年(1935年)参加“一二·九”爱国-。民国25年在北平师范大学女附中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和妇女救国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从事中共地下交通工作。后赴山西抗日前线。民国27年与彭德怀结为夫妇。民国32...[详细]
彭富九(1918~2011.6),男,1918年生于江西省永新县高溪乡梅花村。副大军区职离休干部,总参谋部第三部原第一政治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人物生平 1918年,彭富九出生于江西...[详细]
潘书林(1918年~1943年) 南乐县佛善村人。1940年4月参加八路军,在南乐县独立团三连任班长。1941年3月到冀鲁豫区教导队参加培训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学习结业,到南乐县大队一中队任排长。潘书林机智多谋,勇敢善战,战斗中总是冲锋在前,被誉为"孤胆英雄"。 194...[详细]
聂增永(1918.11~1993.3),满族,开封市人。中共党员。国家一级裁判。1930年开始习武。14岁拜铁腿孙霁红为师学习武术,为"培英武术学社"早期成员。1947年参加河南省国术比赛,获拳术一等奖,器械二等奖。1953年参加中南区武术运动会获奖,同年获河南省举重轻量级第二名。1953年代表...[详细]
那狄(1918~2010)曾用名那迭云、那逖。满族。易县人。1938年7月参加革命,同年11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第二期学员,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宣传部美术教员、干事,八路军一一五师印刷厂政治指导员,八路军一一五师兼山东军区政治部山东画报社...[详细]
莫江白,曾用名莫思贤,原姓蓝。1918年6月生于忻城县思练区石龙乡下寨村一个壮族农民家庭。l921年其父蓝翠宽被人害死后,随其母改嫁至石龙乡九伦村,后被卖至大塘街小贩莫绍祥并收为养子,遂改姓莫。 江白l 0岁进校读书,学习用功,成绩优秀,考取省立庆远十一中学。初中毕业后,考取桂林地方建设干校...[详细]
李钟玄,1918年10月22日出生,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镇河头村人。1938年10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1932年,李钟玄考入济源师范。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李钟玄投笔从戎,在国民党军166师补充团任职。 1938年参加八路军后,李钟玄先后任晋...[详细]
李新纪(1918—1966) 秦腔名家,工小生,宝鸡县石羊庙乡水湾村人。解放前在旧班社演出,解放后参加“新声剧团”,演小生,唱做俱佳,文武并重,形神兼备,塑造了“吕蒙正”、“周瑜”等舞台形象。其主演的“卧薪尝胆”、“王佐断臂”分获一等奖和集体奖。1966年3月因病住院医治无效,于19...[详细]
刘秀印(1918年~1987年) 台前县城关镇台前村人。出身于贫农家庭,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后任本村党支部书记、民兵指导员、村长。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任寿张县城关区支前队长,带领担架队参加鲁西南、淮海战役,运送粮食弹药和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新中国)建立后,刘秀印在寿张...[详细]
刘鸣九(1918年~1990年) 范县杨集乡南李桥村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工作。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交通员、区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共直南特委交通科长,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交通局副局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交通局局长。 1949年秋,刘鸣九历任平原省...[详细]
李水清,1918年11月生,江西吉水人。原名李水卿。193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4月重新入团),1932年6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参加革命工作,解放军军事学院速成系毕业,少将军衔。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9月起任红军十八纵队司令部勤务员、司号员,11月起任红...[详细]
李球(1918~1943),乳名官生。响水县小尖镇人。烈士。自幼勤奋好学,聪颖过人。民国21年(1932年)考入涟水县中学习期间,主动接近进步师生。后因聚众反对校方招生舞弊遭镇压,愤然离校,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宣传队。民国23年,又因党组织遭到破坏,返回家乡。民国27年夏在灌云县殷庄参加由殷树楠...[详细]
黎洁霜(1918.5~1949.11) ,原名黎琦清。广西苍梧县林水乡林水村人。她是黎琦新烈士的姐姐。黎洁霜在梧州女中(女师)附小读书,民国21年(1932年)升入梧州女中,翌年转读苍梧中学。 读初中时,黎洁霜在进步教师的指导下,阅读《中学生》、《生活》、《大众生活》等书刊。从中了解到我国...[详细]
康健生(1918年~1990年) 原名安钦文,南乐县梁村乡安庄村人。出生于富裕中农家庭。1932年7月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名河北省立第七师范。在七师读书期间,他博闻强记,品学兼优,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积极靠近七师中共地下党组织,参加革命活动。 1937年8月,康建生毕业回乡参加革命,1...[详细]
贺思铭(1918~1945年),辛庄乡贺坡村人。193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8年5月参加八路军晋豫边抗日游击支队(唐支队),后调晋城抗日第三区基干队任队长。 1939年"十二月政变"后,思铭按照党的指示,返乡转入地下活动。次年元月,大河里党组织遭敌破坏,思铭被捕人狱。敌人多次对他进行严刑...[详细]
何方华 (1918.4—2002.1) 别名何芳华、何方 , 山东菏泽人。擅长中国画。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艺术系。曾任教于成都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重庆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作品《国色天香华夏之光》获全国竞选国花牡丹画展特别荣誉奖。 作品有《菜花双鸡》、《田野春光》、《金秋》、《茶花》等。出...[详细]
傅顺章(1918~1981年) 傅顺章,青村乡姚家村九队人。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公社农技推广站技术员、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仓库保管员等职。合作化期间带头搞科学种田,1956年其所种3.7亩双季稻亩产697公斤,1.1亩元麦亩产337公斤。次年,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