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吉(1917-1981年),字天增,碣石镇后城区沙埔头人。幼时就学于家庭学堂,15岁时拜在碣石民间名艺人李洲门下学艺。他勤学苦练,进步神速,在装裱书画、纸扎、纱灯(灯公仔)、木雕,剪花等工艺上都有一定的造诣。碣石是一个文化古镇。每逢佳节及玄武山庙会,都要举行传统文化活动,陈鸿吉制作的狮灯、渔...[详细]
成荫 (1917~1984) 江苏松江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1938年起历任八路军120师政治部战斗剧社戏剧教员、副社长,吕梁军区政治部宣传科长,西北野战军2纵队政治部宣传科长,东北电影制片厂导演,中央电影局秘书长,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北京电影学院院长。中国影协副主席。1941年开始发表作...[详细]
程坦,乳名水望,1917年出生于山西省武乡县故城镇。193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日寇为蚕食抗日根据地,扩大敌占区,在山西榆社县南面、武乡县西部的故城镇上安了据点。据点里驻扎一小队日军和一队伪军。日军、伪军、顽固军互相勾结,搅得民不聊生,鸡犬不宁。共产党员程坦和他带领的民兵队,暗...[详细]
陈法轼,字苏庵,化名陈平、陈于,1917年7月生于贵阳。 1937年3月,陈法轼考入贵州省邮政管理局,任贵阳营业组组员。1938年4月,他得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贵阳地方队部成立,便加入了“民先”。从1940年6月起,国民党贵州当局在贵阳开始破坏抗日团体,捕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接着把这些倒行...[详细]
陈卜人,原名陈晏丞,1917年10月28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县雁洋镇南福塘背村。他小时在本村棠爱小学读书;1929年春至1930年冬在雁洋公学读高小;1931年春考进梅县松口中学;1934年春,考进广东省立第五中学(即今梅州中学)。在校期间,陈卜人学习非常刻苦认真,善于团结同学,积极参加身体锻炼和军...[详细]
曹有香 (1917-1934), 女,黄圃镇紫溪老虎冲 ( 毫口村 ) 人。民国 20 年,仅 14 岁的曹有香便毅然投身革命事业,积极参加地下革命活动,张贴标语,发动、组织妇女参加革命活动。后来调中共湘南特委机关工作,任宣传员。民国 23 年 6 月,曹有香在开展宣传活动中,因叛徒出卖'不幸被...[详细]
曹辛之 (1917~1995) 笔名杭约赫。江苏宜兴人。民进成员。1935年起任江苏小学教师,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学员,1938年入延安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历任晋察冀边区抗战建国教学团团员,重庆、上海、香港生活书店,北京三联书店美术室主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宣传科长、设计组长、。民进...[详细]
白深富,化名白石坚、白一民,1917年12月19日出生于四川省璧山县丹凤乡。1923年入本保私塾读书,1930年春,考入璧山县立第一高级小学。1932年秋,考入重庆联立中学(简称联中)初九班读书。 1935年夏,初中毕业,同年秋,免试直升本校高五班。 联中在抗战初期,是一个有名的进步学校...[详细]
逯斐 (1917~1994) 原名王松黛,笔名宋玳。女。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延安文艺界抗敌剧协创作员,张家口华北联合大学戏剧系教员,戏剧学院创作室、中央文学研究所、中国作协等专业作家。黑龙江省第二届人大代表、省作协理事。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详细]
邹荻帆(1917—1995)当代诗人和翻译家。湖北天门人。早年就读于湖北省立师范学校。1936年发表长篇叙事诗《做棺材的人》和《没有翅膀的人们》。1938年后在武汉等地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曾与穆木天、冯乃超等创办《时调》诗刊。1940年入重庆复旦大学学习,以后做过中学教师、报刊。1949年后历任对...[详细]
朱既明(1917.8.26-1998.1.6), 学家。江苏宜兴人。1939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48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1945年采用我国自己分离的菌种研制青霉素成功发现甲型流感 丝状体,并首次在试管中将一个动物 (流感 )裂解为有生物...[详细]
朱洪元(1917年2月8日—1992年11月4日),出生于江苏宜兴。理论物理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 朱洪元出生于江苏宜兴县和桥镇,父母都是德国汉诺威大学的毕业生,都被授予特许工程师学位。父母亲的勤奋刻苦、好学,对幼年的朱洪元有深远影响。 ...[详细]
朱广林(1917~1975),曾用名朱冠富,县城北街人,出生于农民家庭。1935年初,在临清联立师范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因积极参加政治活动被校方开除。后在冠县任小学教师。1937年9月,参加冠县抗日游击队。1938年1月,受中共组织派遣到山东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卫队营工作。1939年1月后,历...[详细]
周廷冲(1917.3.6-1996.10.20),生化药理学家。浙江富阳人。1941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47年获英国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证明了细菌供体酶系统可以代替三磷酸腺苷-铺酶A-乙酸盐(乙酰硫激酶供体系统)在鸽肝受体酶系统催化下,可以完成芳香胺的乙酰化反应...[详细]
赵从森(1917—1981),南部县安坝乡人。1933年参加红军,1936年在长征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新疆迪化干部学校副队长,八路军总部一局参谋,航空学校队长,晋绥蒙军区直属队总支部书记、军区政治部科长、补训团政治处副主任,稷山土地改革工作团主任,晋察冀补五旅二十三团...[详细]
张直中(1917.4.1-2011.9.16)雷达与信息处理技术专家。浙江省海宁人。194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45年至1947年在英国进修。原电子工业部第十四研究所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曾任电子工业部第十四所总工程师。1953年主持试制了中国第一部中程...[详细]
张思奇,1917-1989,安徽广德誓节渡镇人。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3月,参加东南局(驻泾县云岭)党训班学习。同年7月,中共苏皖特委成立,任特委秘书。1940年3月,回广德任中心县委书记,在苏村、誓节、花鼓和郎溪涛城、长乐等地大力发展党员,扩大党的组织。 皖南事变发...[详细]
张绍喜(1917—2009),南部县碾盘乡人。1933年参加红军,历任班长、排长,193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长征时,在红四方面军供给部当警卫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团侦察参谋、副营长、旅侦察科长、华北军事大学学员 队队长。新中国成立初,任第九步校军械计财科科长,学员大队大队长;1961年...[详细]
张沛霖(1917.12.17-2005.9.15),物理冶金学家。平定人。1940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1949年获英国雪菲尔德大学博士学位。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研究员。早期从事物理冶金方面的工作,在英国钢铁学会会刊上发表过《钢的冷加工》和《氢在铁和铁合金中的扩散》论文。回国后在《金属学报》等刊物发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