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余锡渠 [公元1917年-1968年]

  • 余锡渠(1917.1~1968.6),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县(今澄海区)莲上镇永新村人。1938年参加广东第九区民众抗日自卫团分队长教导队训练班;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下半年至1947年秋,先后担任中共潮澄饶永平乡党支部书记、中共澄海二区区委委员兼永平乡党支部书记、中共澄海区委委员...[详细]

叶松盛 [公元1917年-199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叶松盛 (1917—1993) 叶松盛,1917年10月26日出生于梅城西街十甲尾。他幼年时靠在印尼经商的父亲供养,由于勤奋好学,以优异的成绩高小毕业并考入县立中学,读至高中毕业。在校期间,他除了掌握课本知识外,还自学英文,达到口译及笔译运用自如之水平。 30年代初,由于生活所迫,其...[详细]

杨子祺 [公元1917年-1986年]

  • 杨子祺(1917—1986年),连滩镇人。从14岁起跟随父辈学习建筑工艺。1950年5月,加入郁云土木建筑职业工会。1953年,带队到佛山参加“粤中行署”工程建设,除承建行署办公楼、宿舍等工程外,还承造跨度24米的佛山红星大戏院。由于施工速度快,质量好,获得集体红旗奖,杨获得个人奖。1957年春...[详细]

颜德明 [公元1917年-198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颜德明 (1917-1985)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湖南省攸县人,1917年出生在攸县黄丰桥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加入共青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攸县县委儿童局书记、湘赣省委儿童局书记、红十八师五十三团政治处青年干...[详细]

徐思恒 [公元1917年-1996年]

  • 徐思恒(1917~1996.7)附城镇埔河村人。幼年肄业于东海学校,后入道育高小学校。16岁南渡泰国,初习工商业。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泰国华侨青年参军志愿队,旋即回国参战,编入广西荃州第五军,转战于江西九江和湖南长沙、株洲等地,在万家山战役中负重伤,伤愈后又赴?阳、衡阳等地作战,从机 手升至连长...[详细]

谢玉婵 [公元1917年-1994年]

  • 谢玉婵(1917.12~1994.8),女,广东佛山高明人。1938年3月参加中共高明县委领导的明城区妇女队,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曾任中共高明县地下党小组长、宣传委员、组织委员、从事妇女抗日救亡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任广东中区人民解放军情报交通站站长、总站长。1946年随东江纵队...[详细]

萧盛萱 [公元1917年-2000年]

  • 萧盛萱 (1917--2000)丑角演员。北京人。父萧长华。1925年盛萱入富连成社学艺,师从郭春山、王长林、王福山、萧连芳等,攻文武丑。1935年出科,先后搭尚小云、于连泉、赵啸澜、李盛藻、张君秋、言慧珠、杨宝森等班社演出,其中与尚小云合作时间较长。1949年在中国戏剧研究院实验学校任教。19...[详细]

吴运铎 [公元1917年-1991年,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 吴运铎 (1917-1991) 兵工专家,全国劳动模范。 江西省萍乡人,1917年1月17日出生于萍乡安源煤矿的穷苦矿工家庭。12岁就挑煤拾渣谋生。14岁进湖北大冶煤矿当学徒。1937年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发行《新华日报》,领导工人-。1938年只身赴南昌参加新四军。1939年5月1...[详细]

吴少周 [公元1917年-1977年]

  • 吴少周(1917—1977)男,闻韶镇江南村委会江头村人,农民家庭出身。由于不满当时的国民党统治,1934年在江西省白云县参加革命,投身革命斗争事业。先后任江西省边界白云红军一大队通讯员、班长、大队长等职。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起任新四军一支队排长、连长、大队长。1946年任苏北军区...[详细]

文植虞 [公元1917年-1987年]

  • 文植虞(1917—1987),新会县里村乡(今属蓬江区)人。在广州省立第一中学(即广雅中学)毕业后回江门。民国27年(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第五游击区统率委员会新会民众抗日动员委员会工作。次年,在新会民众抗日动员委员会政治工作团任副团长。民国29年(1940年)12月,与中共党组织失去联...[详细]

王十仪 [公元1917年-2007年]

  • 王十仪 (1917~2007) 笔名王拾遗。辽宁辽阳人。1950年毕业于华北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学语文教师,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宁夏大学特聘教授。宁夏文联委员,宁夏作协理事、副主席。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奔赴祖国》,中篇小说《麦穗黄...[详细]

汪普庆 [公元1917年-2002年]

  • 汪普庆 (1917~2002.4.4) 笔名菲士、南父。江苏泰兴人。中共党员。1936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40年后历任苏中三地委青委委员、书记,华中一地委文协副理事长,苏中三分区前线报及江海导报社副社长、总,苏北文联副主任,江苏省文联秘书长、文化局副局长。中国驻芬兰大使馆文化专员、...[详细]

田家 [公元1917年-1975年]

  • 田家 (1917~1975) 笔名白嘉、白丁。湖南湘西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晋绥文联《西北文艺》执行编委,晋绥文联文协秘书,晋绥边区朔县教育科长。1949年后历任西北艺术学院院委、文学系主任及中央文学研究所教务处副主任,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副主任,北京市文联秘书长...[详细]

孙绳武 [公元1917年-2014年]

  • 孙绳武 (1917~2014.6.9) 笔名孙玮。河南偃师人。毕业于西北联合大学和延安抗日军政大学。1942年后历任中苏文化协会编译委员会、苏联使馆新闻处、上海时代出版社、北京时代出版社编译,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室副主任,苏联文学室主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译著有《卢笛集》、《希克梅特诗集》、...[详细]

孙国治 [公元1917年-2005年]

  • 孙国治(1917~2005)涞源吉河村人。1935年毕业于民众教育传习所(简易师范),受共产党员李子平等影响,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37年11月参加抗日斗争,任银坊区救国会助理员。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涞源县六区助理员、三区区长、县粮食局局长、县委敌工部副部长、县委委员。抗日战争时期...[详细]

孙钿 [公元1917年-2011年]

  • 孙钿 (1917~2011.6.1) 原名郁钟瑞、郁文源。上海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1933年因受国民党政府破孩,-日本,先后在日本大学和早稻田大学读书,并参加东京的中国剧人协会、诗歌座谈会、社会科学座谈会等左翼社团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历任新四军第四支队留守处工作人员,大别山第八团团...[详细]

史杰 [公元1917年-1991年]

  • 史杰 (1917—1991) 中共湖南省顾问委员会常委。 陕西省韩城县人,1917年出生。1934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人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1年至1949年在山西工作,先后担任区委组织委员、区委书记、民政科长、代理区长、营管科长等职。1949年南下湖南后,...[详细]

齐昌海 [公元1917年-1951年]

  • 齐昌海(1917~1951),字宴清,镇安县大坪街人。幼年家境贫寒,靠父母租种薄田、卖豆腐为生,供读私塾。学习时常忍饥挨饿,或吃点豆渣上学,回家时帮助父母捡柴、担水、做饭、打猪草,养成勤劳节俭的优良习惯。他曾在学校书桌旁的墙壁上写了一首条幅,勉励自己:“学为国之宝,儒为席上客;读书须努力,有志...[详细]

欧阳木恒 [公元1917年-1996年]

  • 欧阳木恒(1917.9~1996.5),河源县船塘新寨老屋下人。1939年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起初,他负责搜集情报,写成书面材料及时向欧阳梧领导的游击队汇报。1947年8月,任中共河西分工委下辖船三(船塘、三河,包括漳溪)区委组织委员,积极培养先进分子入党,壮大党组织的力量。同时,成立农民协会,...[详细]

马福绵 [公元1917年-1995年]

  • 马福绵(1917~1995),曾用名马国强,河北省遵化县小马房村人。出生于贫苦家庭,1931年14岁时,在唐山开滦煤矿赵各庄矿井当工人。1938年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38年7月,马福绵与四个哥哥参加抗日联军。同年10月,抗日联军遭日本侵略军重兵围剿被打散,马福绵被派回煤矿当工人,为游击队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