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1917~1944),原名蕴鍴。南通县(今南通市)人。演员、诗人。从小喜爱戏剧,在中小学时即登台演出,显露才华。为了投身戏剧事业,他考入南京国立戏剧学校,抗日战争爆发,随校至长沙、重庆,一路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民国28年(1939年)毕业分配到中央电影摄影场工作。后调中国电影制片厂,同时...[详细]
胡征 (1917~2007) 河南罗山人。中共党员。1944年毕业于延安鲁艺文学系。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八路军115师团技术书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教务处科长,延安《延市通讯》主编,晋冀鲁豫边区文联研究员、《北方杂志》,刘邓大军随军记者,西南军区文化部创作组专业作...[详细]
黄俊耀 (1917~2001) 陕西澄城人。中共党员。毕业于陕西同州师范。1932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演员、导演科长、戏剧处处长,陕甘宁边区陇东地区文工团团长,西北军政委员会戏曲改进处、西北文化部艺术处副处长,陕西省戏曲剧院副院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剧协常务理事,中国现...[详细]
黄钢 (1917~1993) 湖北武昌人。中共党员。1938年就读于延安鲁艺。任鲁艺战地文工团团员,《解放日报》记者、采访科科长,冀察热辽解放区党报及新华分社副社长、随军记者。1949年后历任中央电影局编剧科科长,新华社特约记者,《人民日报》国际部评论员、记者部记者,中国电影家协会-书记。1...[详细]
皇甫奎一(1917—1947)名登科,字奎一。鄄城县旧城镇葛楼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鄄城六区文书,七区民政助理员、副区长、区长, 三区区委书记。1946年7月,他组织全区180名民兵,编成4个排,投入到反击国民党反动派进攻的斗争中去。 1947年5月,因叛徒告密,在...[详细]
侯唯动 (1917~2005) 陕西扶风人。中共党员。1940年毕业于延安鲁迅文学艺术院文学系。1938年后历任陕甘宁边区陕北公安分校学员,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教育科长,鲁迅文艺学院工作人员,东北大学教师,东北作协专业作家,民间艺术研究会作家。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详细]
张光庭,笔名泓波,化名杨彬,1917年出生于陕西省乾县东乡小坳村一个农民家庭。其父张振江,一生勤劳,持家严谨,张光庭幼年入塾。1935年毕业于乾县黉学门小学,1936年秋考入西安师范。 1937年,张光庭在西安师范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秋,经党组织安排...[详细]
何诚 (1917—1978)定陶县人。1939年7月参加八路军抗日游击队。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自1941年起,先后任冀鲁豫支队分队长、八路军第二纵队供给科科员、新四军三师供给部科长、东北军区后勤分部副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分部副部长、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后勤部...[详细]
韩干(1917—1947)原名张亿武。桓台县五区(今属淄博市张店区卫固镇)大河南村人。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长桓大队特务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因叛徒出卖,被日军逮捕押在卫固据点里。敌人烧红烙铁烙他,逼问:“还干不干八路?”他忍着剧痛坚定地回答:“还干!”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为表明...[详细]
郭光 (1917~1995) 河北蠡县人。中共党员。保定中学毕业。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冀中挺进支队宣传干事、科长,警备团宣传股长,冀中7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干事,冀西4军区政治部宣传科干事,晋察冀军区10旅政治部秘书,晋察冀军区4纵队政治部宣传部教育科副科长、科长,驻兵第6师政治部宣传...[详细]
耿同麟 (1917—1975)字香斋,化名吴英民。沾化县北耿村人。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8月任沾化县第一区区委书记并负责编印沾化县委期刊《星火》。1939年6月任中共沾阳县工委组宣部长,翌年任书记。1944年5月,任沾阳棣边区县政府副县长。 1947年7月任无棣县县长。1949年夏南下...[详细]
葛长祚(1917—1947)长岛县大黑山北庄村人。抗日战争时期,葛长祚积极参加袭击日军运输船, 为我党传送情报等活动。194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黑山区各救会干事、会长、区委副书记等职。1947年10月初,在国民党军队占岛时,葛长祚参加了工委组织的“海上游击队”。游击队冲破敌人重重-,向...[详细]
傅洁臣 (1917—1940)又名文沐,化名王哲。无棣县人。1938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游击支队任连指导员。不久,被派往南皮抗日军政干校学习,结业后分配到庆云县任战委会组织部长、 三区战委会主任。1939年3月,调任无棣县委宣传部长。 1940年7月任中共无棣县委书记。1940年11月29...[详细]
傅铎 (1917~2005) 河北博野人。中共党员。1938年起历任冀中新世纪剧社戏剧队队长,冀中火线剧社戏剧队长、社长,1950年后任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室创作员,总政文工团副团长、话剧团团长,八一电影制片厂政治委员,正军职。全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一、二、三、四、五届理事...[详细]
丰村 (1917~1989) 原名冯克勋,又名冯叶莘,曾用名冯夺、丰大克、冯维典、丰乃天,笔名有冰块、望辽、林野、鲁冀良、季红木、黄河、贞木等。清丰县马村集南街人。出身于中农家庭。1930年秋,考入巩营高级小学,在中共地下党员、教师连法古的引导下开始阅读革命文学作品,萌发了革命思想。19...[详细]
方行 (1917~2002) 浙江湖州人。中共党员。1937年结业于南京外语学校俄语专业。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延安陕北公学学员,军委总卫生部政治部干事,军委卫生学校宣传、文艺干事,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学校干事、文工团团长,晋察冀军区七月剧社文学组长,中共四地委宣传科长,嫩江省教育厅督学、...[详细]
都树生(1917—1977)沂水县杏峪村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参军。1956年复员回乡后任村支部书记。 他带领群众改造山坡地1万余亩,挖鱼鳞坑、竹节沟数万个,植杨、槐树2万余株,苹果、花椒等经济林木万余株,修水库1座。1957年被评为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详细]
段荫昌(1917~1965) 生于民国6年(1917年),武进人。父亲段彦琛是基督教徒,曾和芮真儒(美国人)等一起创办武进医院(今一院)任副院长。段早年就读于江苏省立常州中学,后考取今上海第一医学院。民国29年毕业,入昆明西南运输处医院任内科医师。民国31年与毛应粹结婚后辞任,在昆明开设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