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16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916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楚大明 [公元1916年-1947年,革命烈士]

  • 楚大明,原名楚大志,1916年出生于河南省商城县何风桥乡楚家湾村里一个贫农家庭。父亲楚正实,给人当过长工,憨厚老实,勤俭度日,善于理家;母亲刘氏,心灵手巧,贤妻良母,俭朴和善。楚大明兄妹九人,他排行第六,十多口人种着十几亩薄地,不遇灾荒,勉强度日。 楚大明10岁时,开始跟着一位姓谢的先生读私...[详细]

陈子谷 [公元1916年-1987年]

  • 陈子谷(1916~1987),男,南澳后宅人。出生于南澳岛后宅一户贫苦渔工家庭的陈子谷,因家境贫寒,4岁被父母卖给澄海一家华侨富商做养孙,6岁随祖姑母到泰国曼谷生活,在那里度过他的童年。 民国16年,陈子谷返回祖国,先后在汕头、香港、南京念初中和高中。 民国21年,他就读于北平大学,接受...[详细]

陈忠茂 [公元1916年-1945年]

  • 陈忠茂(1916~1945) 商县人,少时家境贫寒,寄养在舅父家。由于舅父反对黑暗,追求光明,加之1932年后红军三次经过夜村等地,宣传革命道理,在他的心灵里播下了革命火种。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忠茂所在的朝阳小学的同学常听中共商洛工委领导王柏栋的抗日救国讲演,激发了他抗日救国的雄心壮...[详细]

陈湛铨 [公元1916年-1986年]

  • 陈湛铨 (1916—1986) 陈湛铨,字青萍,广东省新会县外海乡(江海区外海镇)松园里人。出生港商家庭。自幼在家乡修竹园居住,故自号“修竹园主人”。15岁失怙,家道中落。弱冠考入国立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事李笠雁晴、詹安泰祝南,成绩优异,获中山大学校长张云赏识。毕业后聘为校长室秘书兼讲师,...[详细]

陈笑雨 [公元1916年-1966年]

  • 陈笑雨 (1916~1966) 笔名马铁丁、司马龙等。江苏靖江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1938年就读于延安陕北公立学校,后历任新华社、记者、主任、分社社长,中宣部出版处副处长,《文艺报》副主编,《新观察》主编,《人民日报》编委、文艺部主任。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详细]

陈君实 [公元1916年-1980年]

  • 陈君实 (1916~1980) 笔名梦海。江苏武进人。高中毕业。1934年起历任上海开明书店店员,时代书报社校对,家乡小学教员,《时代日报》,时代出版社编译部编译,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外国文学专业介绍人员。1939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译著有《克雷洛夫寓言》、《普希金童话...[详细]

陈怀民 [公元1916年-1938年,民国空军英雄]

  • 陈怀民(1916—1938),江苏镇江人。1938年武汉“4.29空战”中,时任第4航空大队第21中队飞行员的陈怀民在身受重伤,油箱着火的情况下,没有跳伞,而是驾机撞向从后面扑来的敌机,是世界空战史上,与敌机对撞的第一人。牺牲时任空军第4航空大队飞行员,陈怀民曾经说过:“每次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都...[详细]

程仲一 [公元1916年-1944年,抗日英烈]

  • 程仲一,原名重远,字子达,后改名为仲一,字必达,1916年12月16日生于山西省五寨县梁家坪一个旧职员家庭。父亲程伟章,曾在河曲等地担任审计员等职。程仲一从小天资聪颖,父母双亲视为掌上明珠。他幼年随父在河曲读完初小、高小,以优异成绩考入太原省立第一中学。初中毕业后,他考入北平大学附属高中,后就读...[详细]

陈大远 [公元1916年-1994年]

  • 陈大远 (1916~1994) 笔名胡青、大风。河北丰润人。中共党员。中学毕业。1941年在冀东参加抗日,历任《救国报》刻写员、,冀东新长城社理事及、长城皮影社指导员,《冀东日报》部长,唐山劳动日报社社长、总,唐山文联主任,唐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北文联副主任,中国驻丹麦大使馆文化委员,对外...[详细]

陈冰夷 [公元1916年-2008年]

  • 陈冰夷 (1916~2008) 笔名梁香、白寒。上海嘉定人。中共党员。1933年毕业于江苏省立上海中学,1937年起师从俄籍教授学习俄文。1941年后在上海时代出版社担任《时代》、《苏联文艺》等刊物与图书编译出版工作,曾任该社社务委员会副主任、副主编。1964年任中国社科院外文所《世界文学》...[详细]

曹庚次 [公元1916年-1934年]

  • 曹庚次 (1916-1934), 黄圃镇紫溪老虎冲 ( 毫口村 ) 人。民国 20 年,只有 l5 岁的曹庚次便投身革命事业,参加地下革命活动,任宜乐游击大队通讯员。民国 23 年 8 月 16 日,曹庚次在奉命执行张贴标语、迎接北上抗日的工农红军任务中,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狱中,他正气凛然,...[详细]

碧野 [公元1916年-2008年]

  • 碧野 (1916~2008) 原名黄潮洋。广东大埔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1935年参加北方左联领导下的北平作家协会,历任莽原出版社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理事,南京《人报》、《朝报》文艺副刊主编,北方大学、华北大学教师,中央文学研究所创作员,华中理工大学教授,华中师大兼职教授,中...[详细]

巴波 [公元1916年-1996年]

  • 巴波 (1916~1996) 原名曾祥祺。笔名田丁、陈华。重庆巴县人。民盟成员。肄业于重庆求精中学。历任《民众时报》、《华西日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会员,川康通讯社记者,《自由画报》主编,《胜利报》副刊主编,《民众时报》,《益报》副刊主编,《光明日报》副刊主编、文化组长、国内政治部主任...[详细]

安危 [公元1916年-1985年]

  • 安危(1916—1985)原名王寄玄,曾用笔名于一飞、于恋一,孝感孝南城关中山街人。幼读私塾,后插班上小学,1932年就读于湖北省立第一中学,跳班考入一私立高中,一学期后,又改读私立农业学校,终因家境困难而中途辍学。1938年入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学习,同年底在《西线文艺》上发表第一篇小说《游击队的...[详细]

蔡光讱 [公元1916年-1981年]

  • 蔡光讱(1 916—1 981),澄海县莲下镇程洋冈村人。早年就学于上海美专,后毕业于重庆国立艺专国画系。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近40年。光讱擅画山水、花卉、翎毛。笔调劲健浑厚。所作《柳丝鹭莺》入选民国3 1年(1942)全国第二次美展。表现革命史迹的作品《老虎祠堂山》、《大南山马牙槽》、《大南山白水...[详细]

朱祖祥 [公元1916年-199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 朱祖祥(1916年10月5日—1996年11月18日),出生于浙江宁波慈溪。土壤学家、农业教育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常委。 朱祖祥于1916年10月5日生于浙江省慈溪县云山乡农村一个殷实家庭。父亲...[详细]

赵安邦 [公元1916年-1964年]

  • 赵安邦(1916~1964),今范寨镇赵里庄人,出生于农民家庭。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任堂邑县抗日游击队政治指导员,1940年后任堂邑县政府秘书、第六区区长、县政府行政科科长。1943年,任莘朝边办事处区长。1944年后,任堂邑县司法科长、民政科长、县政府秘书、副县长。1949年2月...[详细]

张恩虬 [公元1916年-199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 张恩虬(1916.10.26-1990.5.7),电子学家。广东广州人。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1951年,在长春东北科学研究所从事电子管的研究工作,首先研制成我国第一只实验型示波管。长期从事阴极电子学研究,提出了动态表面发射中心模型的理论,不仅能解释很多阴极实验...[详细]

张涤生 [公元1916年-2016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 张涤生,男,1916年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第九人民医院院长、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任、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现任九院顾问、上海市整形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211”学科带头人、中华整形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从医7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显微外科动物实验,并在20世纪70年代应用显微外科...[详细]

杨新一 [公元1916年-1951年]

  • 杨新一(1916~1951),原名杨庆臣,今桑阿镇郭庄人,出身于农民家庭。1936年2月,在平原省立第四乡村师范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党小组长,秘密参与组织了“西山草木社”和“社会科学研究会”,团结进步同学,和国民党 派进行了坚决斗争。“七•七”事变后,他回到家乡从事抗日活动。历任冠县抗日游...[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