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龙 (1916-) 中共-主席办公室主任,北京市副市长。 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人,1916年12月29日生于浏阳石湾平安洲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在浏阳参加了儿童团,生龙活虎,干得有声有色,被团员们称作“赵子龙”。后将原名叶良和改为叶子龙,作为参加革命的...[详细]
叶树林(1916-1995),孔江大竹村人。少时家贫,为人牧牛。1934年3月,参加油山游击队,随-战粤赣边,意志坚定,纪律严明,机智勇敢。1938年1月,随新四军北上抗日。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四军军部报务员。其后在江北支队十四团、五支队八团、淮海军区、三师卫生部、两淮盐务局...[详细]
徐德勋(1916—1995),家名兴汉,1916年出生于兴福乡谷仓村。他初中毕业后,因家贫曾到徐溪乡高乾小学任教。1938年再升读高中,仅读一年以高中毕业同等学历,考入中央政治学校(国立政治大学)地政系。毕业后,任广东地政局曲江白土及乐昌坪石地籍管理分处主任,后经省地政局高信局长推荐,在江西赣南...[详细]
万里云 (1916~2011.6) 原名韦庆煌。壮族。广西融水人。中共党员。1934年毕业于广西罗城师范学校。1938年参加新四军,历任抗日军政大学学员、宣传干事、科长、处长,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宣传部副部长,前锋报社、战士报社、民兵报社及军政报社主编、社长,福建省理论刊物《红与专》、《福建日...[详细]
王琳 (1916~1995) 笔名黎璐。女。云南石屏人。中共党员。1941年起历任延安文艺界抗敌后援会翻译、创作员,延安青年艺术剧院编导,西北文艺工作团演员,陕甘宁边区文协创作员。1949年后历任西北文联创作员,中国作协西安分会、云南分会专业作家。193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详细]
汪巩 (1916~1982) 浙江杭州人。曾任新中国剧社理事长,1949年后历任中央电影局创作员、编剧,《大众电影》副社长,文化部文艺研究院干部。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话剧剧本《美国奇谭》(合作)等。同名人物: 汪巩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详细]
王德利(1916—1996年)原籍河北省青龙县小马坪乡石山沟村。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第四野战军46军37师11团3营9连当兵。之后,随军南下参加全国解放战争。在辽沈战役中,参加了著名的“塔山阻击战”,任参战部队机枪手,被评为“塔山英雄团”战斗英雄,并获东北人民解放军勇敢奖章一枚。当年...[详细]
王赤军 (1916-1967)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委通信兵副政治委员。 湖南省平江县人,1916年5月生于平江县清水乡一个贫农家庭。父母都是农运干部,他从小受到大革命的影响,11岁任儿童团长,参加土地革命斗争。1930年加入共青团,率领少先队员配合红军两次攻打长沙,成为一名红军战...[详细]
王荃(1916~1943年),本县棉湖镇人,毕业于福建集美试验乡村师范,共产党员。1941年春,他在江苏省如东县苏中四分区工作。1942年冬,他任中共掘东区委书记兼副区长。上任不久,日伪发动“清乡”,他与区委同志挑起了反“清乡”斗争的重担。 王荃与巩区长领导掘东区队和人民烧毁了敌人-的竹篱笆...[详细]
童国贵 (1916-1994)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湖南省军区司令员。 江西省信丰县人,1916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2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任连通信员、红军特科学校学员、排长、副连长、政治指导员。抗日战争时...[详细]
司马文森 (1916~1968) 原名:何应泉,学名:何章平,福建泉州人。1931年参加“互济会”、“反帝大同盟”,1932年参加共青团,任泉州特支委员,1933年参加共产党,任中共泉州第二届特支委员、中共泉州特区委员。1934年参加“左联”,1937年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以及《救亡日报...[详细]
石峻 (1916—1999) 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哲学史学家。 湖南省零陵县(今永州市)人,1916年10月25日出生。从小酷爱读书,中学时对哲学、中国哲学史尤为倾心,自学了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等书。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大...[详细]
沈玉才(1916—2004年)艺名沈静和,北京人。1928年从艺,师承父亲沈福海、王瑶卿等。历任中国京剧院演员、琴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随团访问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冰岛、加拿大、西德等国。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唱腔设计、伴奏京剧有《李逵探母》、《九江口》、《将相和》、《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详细]
邱达生(1916.4.14~1998.12.5),丰顺县汤坑镇金丰村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在忠实小学读三年级时,便失学在家,一边放牛,一边养鸭。后读汤坑区立高级小学,以优异成绩考入汤坑区立中学,以村中公偿解决其学习费用。 1934年,邱达生读初中时,便被推举为学生会主席,后被荐一间小学任教...[详细]
欧阳其昌(1916~1946),又名欧阳杰喜,河源县船塘老围村人。1939年春,东江华侨服务团第五分团在船塘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他经欧阳潭介绍,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1年,欧阳其昌任老围区中心支部书记,1942年任河西县老围区特派员、龙和河边界交通站站长等职。1943年,受中共党组织委派到三河...[详细]
莫宝瑚(1916-1966年),原籍阳江县塘围龙涛村人。1934年毕业于阳江县立中学。继在广东地政所测量学校、南京测量学校(毕业时参加国民党)、贵州独山军校四分校毕业。曾任国民党黔桂铁路军分校教官,工兵学校二等(中校)、三等(少校)测正地形测量教官、助理工程师、教具科长、兼淮河水利局绘图员等职。...[详细]
梅培基(1916~1976),广东顺德人。少时在上海读中学。民国26年(1937年)考入陕北国民西北水利专科学校。新西兰友好人士艾黎先生写信要他到粤北协助创办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以下简称“工合”),他为了发展中国工业,抗日救国,于民国28年(1939年)毅然来到粤北,开始机械工业创业活动。并担任东...[详细]
卢文新 (1916-1993)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湖南省军区政治委员。 江西省宁都县人,1916年8月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1930年4月被选为苏维埃儿童团政委,11月加入共青团,后任中心区儿童局书记、宜黄县儿童局书记、少共中心区党委书记,。193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详细]
罗占山(1916~1968),陕西省安康县五里区人,小学文化程度。童年时,母亲在安康城里当佣人,倍受欺凌,贫困屈辱的生活成为他-黑暗社会的思想萌芽。1935年陕西省抗日第一军刚打起红旗,他就参加了革命。1937年在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中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后在太行山区坚持抗日战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