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忠功(1916.6.16~1989.10.13),开封市人。7岁拜开封武林名师孙霁虹为师学艺,后又拜张会同为师,深得孙、张二师真功密传。后师傅年事已高,即由师兄徐芳代师授艺。1934年,鲍忠功参加河南省第五届国术省考,与娄义等40人获甲等优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参军抗日,参加台儿庄、...[详细]
朱前(1916~1944),原名贯义。涟水县余圩乡人。烈士。日军侵占涟城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斗争。次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由于他对敌斗争有胆有识,工作热情高,开辟新区有办法,不久被调到离大汉奸王培坤盘踞的时码据点最近的光华乡任指导员。光华乡当时是伪化区。他一到那里,就发动群众摧毁了伪乡、保组织,组建共...[详细]
卓琳(1916.4.6—2009.7.29),原名浦琼英,邓小平的夫人,曾任军委办公厅顾问。 1916年4月6日出生于云南宣威市榕城镇普家山村。 1938年因工作需要化名卓琳。1939年8月,经人介绍,当月就和邓小平结婚,成为了邓小平的第三任妻子,卓琳比邓小平小12岁,因此两人都属龙。1...[详细]
朱九思(1916年2月—2015年6月),男,江苏扬州人。1936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1937年转入外语系学习,武汉大学肄业。1937年12月赴延安参加革命。建国后曾任新湖南报社社长兼总,湖南省教育厅常务副厅长,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文教部副部长,华中工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等职务。 朱九思倾注...[详细]
朱丹 (1916~1988) 笔名未冉、天马。江苏徐州人。中共党员。1936年肄业于南京中央大学。1937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战地记者,主办《战地新闻》。抗战期间任延安西北文艺工作团副团长。后历任东北画报社社长,中共中央东北局文委委员,《人民画报》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兼总,文化部艺术局副...[详细]
周珏良 (1916~1992) 安徽东至人。中共党员。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外文系。后任天津工商学院、女子文理学院、北平清华大学外文系讲师。1947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回国后历任外国语学校英文系教授,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秘书处翻译,外交部翻译室副主任,中国比较...[详细]
郑伟权(1916—1992) 民国5年(1916)12月28日出生于石岐厚兴村。知名侨商。父亲郑鉴波,因受鸦片毒害,使家道中落,母亲杨瑞雯。少年时家贫无法入学,到私塾以无偿工作换取免费就读。日军入侵中国时,只身远赴越南谋生。直到1957年,越南政局不稳,放弃在当地的所有物业和资产,举家迁回香...[详细]
赵燕(1916—1951)新泰县(今新泰市)宫里山后村人。革命烈士。1938年参加革命。 后加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志愿军,赴朝作战,任某部师后勤处长。1951年7月,牺牲在朝鲜战场上。 ...[详细]
赵理海(1916.7.3.—2000.10.10.) 山西省闻喜县人。国际法学家,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16年7月3日出生在山西省闻喜县,幼年家境富裕,从小爱读书。1930年代初来到北平,考上汇文中学,各门功课都很出色。1935年考取燕京大学,19...[详细]
张英(1916—1948)蓬莱市安香丛家村人。1938年参加蓬莱县大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蓬莱县大队排长。1943年离开蓬莱,先后任胶东军区五旅十三团七连连长、十三纵队三十八师营长等职。张英素以作战勇敢著称,1944年荣获胶东战斗英雄称号。1948年任营长时,率领全营指战员参加解放海阳城战...[详细]
张逸侯 (1916~1978) 笔名满涛。江苏吴县人。193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赴日本、美国、法国留学。历任《奔流》、《联合日报》、《时代日报》文艺副刊,苏联塔斯通讯社职员,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上海人民出版社、译文出版社、时代出版社。上海市第一、二、三、四届政协委员,上海市作协理事。19...[详细]
章叶频 (1916~2002) 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中共党员。1938年赴延安,在中央组织部党训班学习。历任绥远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兼出版委员会委员,绥远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长,绥远民族抗日救亡会理事,《绥远抗战日报》副刊主编,绥远抗日刊物《一条线》主编,西北战地服务团组织干事,中共宣化、丰...[详细]
张龙翔(1916.3——1996.10),教授,生物化学家。浙江吴兴(今湖州)人。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42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4年回国。曾任重庆桐油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1946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化学系、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1981年5月至...[详细]
张黎(1916—1942)原名张文曦。烟台市人。出生于商人之家。1938年后毅然弃商从军,奔赴蓬莱革命根据地参加革命。193 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8月北海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后,在抗日民主政府部门工作。1941年夏在滦家口战役中,他腰部受重伤,仍坚持工作。1942年秋,为进行日伪军的策...[详细]
张方胜(1916—1943)邹平县大由村人。1940年参加抗日游击队,任长山县大队二中队中队长。1943年9月某日凌晨,日伪军“围剿”长白山抗日根据地(今邹平县境内) 。他率部驻西董乡马庄村,发现敌情后,立即组织反击。天亮以后,长白山各个山头均发现敌情,他率部转移至鹤伴山西口,挺进南浔沟东山坡,...[详细]
张端胜 (1916—1950)淄博市博山区南博山镇南博山村人。1939年2月参加山东人民抗日纵队第一支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调任二地委特务连连长。1946年,任九师二十五团一营副营长,他率突击队全歼国民党一九三师一个加强营。1947年1月,任八纵二十三师六十九团三营营长,在鲁南战役...[详细]
曾诚(曾世钦)——中共怀集县支部书记 曾诚,原名曾世钦,广西省马山县人,生于1916年11月。1935年考取桂林广西师专,193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师专并入广西大学后,曾任西大第一任支部书记。1938年底经陈权介绍到怀集中学教书,在校建立中共支部,并任支部书记,成立救亡读书会,组织...[详细]
于曼青(1916—1939),原名于春溪,字静涛,禹城市李屯乡人,是禹城早期抗日武装的缔造者和领导者。 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冬任中共禹城县第一届委员会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 1938年7月,任中共禹城县委书记。同年,任八路军129师独立旅禹城武装工作团团长。 1939年4月,...[详细]
虞棘 (1916~1984) 山东掖县人。中共党员。中学毕业。1933年起曾任小学教师,后历任山东胶东区三支队抗日剧团团长,胶东军区国防剧团团长,华东军区政治部文艺科长、文工团团委书记,山东省文联组织部长,山东剧协主席、文协常委,山东省立剧院院长,山东军区文化部部长,军委总政治部文化部电影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