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永廉(1916~1993年),厦门人。民国32年(1943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历任上海传染病院、鼓浪屿医院内科医师、厦门市第二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兼主任、龙岩地区第二医院副院长。1957年首先在厦门发现福建省第一例钩端螺旋体病,以后对此病加以研究,在《中华内科杂志》发表...[详细]
廖昌林(1916~1982.11.27),福建省永定县高陂乡富岭务郎坑人。因家贫,从小便离家外出到漳州等地当学徒。1932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8月转为正式党员。在红军中,先后任瑞金红军学校学员、红一军团司令部无线电分队青年干事、江西军区电台报务员、红...[详细]
梁福祥,1916年2月出生于新昌县大市聚上求村。1930年,新昌中学初中毕业后,先后在本县大市聚、西坑、前良和上虞等地做小学教师。1935年秋,在宁波鄞县教书。1936年,参加宁波各界救国联合会。8月,考入鄞县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简师班。期间,培养和发展一批救国会会员,进行抗日救国宣传。12月1...[详细]
梁钊韬(1916~1987) 梁钊韬,字勉之,广东顺德人。早岁在广州读小学、中学,民国24年(1935)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社会学系。抗日战争爆发后,转学到广州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就读,民国28年毕业。接着,考入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人类学部当硕士研究生。民国30年,学完了课程,获硕士学位。以后4...[详细]
雷天明,原名雷盈鉴,1916年4月出生于湖北省房县城关镇莲花村雷家湾一地主家庭。他4岁时,母亲病故,8岁时,父亲赴省开会途中被人害死。从此他成了孤儿。 雷天明童年时,很有志气。母亲死后,他跟父亲一起生活,6岁启蒙读书,学习非常刻苦,父亲死后,他在叔叔们的照顾下,仍坚持上学。雷天明的幺叔雷振殿...[详细]
蓝蒂裕(1916—1949),重庆梁平县人,人称蓝胡子,出身贫苦,1938年在万县师范学校求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他到重庆海员工会担任《新华日报》发行员,暗中从事党内交通联络工作。“皖南事变”后,转移到重庆附近开展农运工作。1941年底,在江北县保育院第一次被捕,后挖墙逃出。 19...[详细]
柯愈强,1916年11月21日出生于湖北省大冶市陈贵镇下罗柯村一个德高望重的教师之家。其父柯竺僧,是董必武的同窗好友,他坚信共产主义,早年在家乡以教私塾为掩护,向农友宣传红色理论。曾任国民政府湖北堤工处处长、-豫鲁监察使署总务科长,因不满时政,辞去职务,往返汉、沪、津、京、渝等地,参加反蒋抗日活...[详细]
柯羐仙(1916~1994年),女,长乐人。民国24年(1935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抗战爆发后放弃学业,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并于民国27年在江西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因当地党组织遭破坏,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民国32年,厦门大学教育系毕业后,任长汀中学、国立厦门侨民师范学校教师。民国36年就任侨...[详细]
北京军区原顾问。 康林同志1916年5月出生于江西省于都县一个农民家庭。他1932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战士、班长、副政治指导员、教导队队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副军长、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61年晋升为少将...[详细]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宁夏回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部队副司令员。 康健民同志是甘肃省榆中县人,于一九一六年出生在一个贫农家里,一九三二年参加革命,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战士、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连...[详细]
贾征远(1916~1944) 本名-,贾家山村人。出身贫农家庭,在中学读书时,接受革命思想教育。 1933年,他离校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参加陕北红军游击队第四支队,转战各县,开辟根据地。后任四支队政委。次年改编在二五纵队。1935年8月,纵队改编为战斗团转战延...[详细]
贾乾瑞,(1916—2015)陕西省朝邑(今大荔)县人,1916年6月17日出生,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贾乾瑞任红军西北抗日义勇军战士、排长、连副指导员兼党支部...[详细]
江雄生(1916~1951) 江雄生,别名瑞强,又名雄声,民国5年(1916)出生于清流县四堡里江坊村。解放前,他搜刮民财,压迫群众。解放后,潜逃上山,组织“闽浙赣-救国军”,继续与人民政府为敌。 其父江乐天是福建军阀郭锦堂部参谋长,曾任永安县长。民国17年江雄生毕业于江坊小学,翌年进入...[详细]
原军事学院训练部顾问。 蒋润观同志是江西广丰县人,1938年入伍,同年入党。曾历任学员、干事、副政指、特派员、股长、科长、县委副书记、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兼县委书记、师长、军政治部主任、高等军事学院战史教授会主任、总政保卫部长、福建省军区政委、军事学院副教育长等职。他是第五届全国人民...[详细]
蒋克诚同志一九一六年出生于四川省阆中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一九三二年参加了苏维埃少先队,任中队长。一九三三年四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八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蒋克诚同志历任少共陕南、南江、巴中、巴州县县委书记,参加了陕南县保卫战,在镇巴县积极发动群众扩大...[详细]
胡贤才(1916-1983) ,河南省新县卡房乡胡湾村人 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河南省罗山县特委便衣队队长。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政治部警卫排排长,江北游击纵队第三大队中队政治指导员、连政治指导员,新四...[详细]
惠中权(19161~968)又名秤锤。陕西清涧人。1934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3月任少共吴堡县委书记。在粉碎国民党对陕北苏区发动的-“围剿”的斗争中,他动员青年参加红军,支援前线;组织少先队、儿童团站岗放哨,侦察敌情,为取得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做了大量工作,并在斗争中发展壮...[详细]
惠占荣(1916~1984) 乳名灯儿。1916年2月4日生于惠家园则(今属店则沟乡)一个贫农家庭。7岁上山打柴,8岁给财主放羊。1929年13岁时,灾病交加,不到1月,父母双亡,丢下兄妹等5人和年逾六旬的祖母。时大哥18岁,大弟7岁,小弟5岁,小妹3岁,因生计维艰,忍痛把弟妹3人给人抚养。不久...[详细]
黄作梅,祖籍广东番禺,1916年2月出生于香港新界上水,1935年7月高中毕业于香港皇仁书院。1936年1月报考港英政府文员,被分到湾仔政府区工作货仓工作。期间,参加香港“怒潮”读书会,开始接近进步团体,并因参加进步活动被港英政府逮捕,经营救后获释。 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后,黄作梅积极参加香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