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魁梅(1916—1986),女,天台县城东坑边村人。童年入丹丘小学读书,后转入赤华女校。1928年进天台中学后,曾多次在中共天台县委机关刊物《赤城》上发表文章,为妇女鸣不平。1935年秋,考入浙江大学附设高工染织科,一年后因家境拮据转入杭州师范学校。 七七事变后,激于民族义愤,离校回乡,参...[详细]
邓业兢(1916~1946),灵山县新圩镇萍塘村人,是中共灵山县早期负责人和武装斗争指挥员之一。 1934年秋,邓业兢与其兄邓业懋一起考入合浦廉州中学初中部读书,他自小受其兄的进步思想影响,接受党的教育,赞成中国共产党的主张。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从廉州毕业回来,积极联络进步青年投入抗...[详细]
成安玉,1916年9月出生在山西潞城一个农民家庭。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二战区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游击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岢岚县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平定县县长,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秘书主任、1945年奉命组建边区邮政管理局,任局长;华北邮电总局副局长。1949年任北平军管会交通接管部副部...[详细]
陈符隆(1916—1949),又名林夏,南康镇粟山村人。民国16年入学读书,22年考进合浦三中(今南康中学)。期间,曾组织“毅社”读书会,阅读进步书刊,积极参加革命宣传活动。 25年初中毕业后,先后到雷田、石头埠等小学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组织年龄较大的学生成立“抗日先锋队”,进行抗日救国...[详细]
宾业绳(1916—1967),那林镇那林村人,1931年合浦县第一高中毕业。1937年入广西大学经济系学习。在学期间参加千家驹主编的《现代社会科学辞典》的工作。1941年广西大学毕业后到广西省政府任省主席黄旭初的秘书。不久,奉派赴重庆任广西省驻渝办事处秘书。 后参加全国高等文官考试合格。194...[详细]
爱德华·希斯,即爱德华·理查德·乔治·“泰德”·希思爵士,KG,MBE(Sir Edward Richard George 'Ted' Heath,又译奚斯,1916年7月9日 - 2005年7月17日),英国军人和政治家,生于肯特郡的布罗德斯泰斯(Broadstairs),1965年至1975...[详细]
朱火华(1916—1968),湖北省麻城县人。一九三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直属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红三十军第八十八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二六八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迪化...[详细]
周超(1916~1983),字逸凡,霞寨群英村人,16岁考入霞寨龙文中学,后因家贫中途辍学,其叔周诵三带其往龙海县私立日新医院拜师学医。 民国26年,周超学医五载,被该院评为最优练习生,后返归故里,在霞寨圩开设济民诊所,并受聘为龙文中学、霞寨小学义务校医和生理卫生课教师。 抗战期间,周超...[详细]
济南军区原副司令员。 郑三生同志是石城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青年干事,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导员,营长,团长,师长,军长兼天津警备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河北省军区第一政委、河北省委第二书记,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员,济...[详细]
郑奇方,长汀城关人,民国五年(1916)五月出生地主家庭,十七年(1928)进福建省立第七中学(今长汀一中),积极参加反帝-。次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因参加“打倒何雨农”校长-被学校除名。十九年(1930)夏,前往北平入五卅中学。次年三月,由共青-往天津开展工作,六月一日被捕,先后在天津 局北...[详细]
赵晓舟 又名赵廉波,化名赵炽阳。1916年出生,河南省郾城县(现郾城区)城关东大街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到中共郾城党组织创办的小学教书。1935年受党指示到国民党军队当兵,开展党的工作。1937年奉命以民先队员的身份到鲁西北特委武装工作队,协助...[详细]
赵万成(1916~1946) 原名徐志宪,又名雷玉秀,陕西商县人。幼时家极贫,难以度日,逃荒到澄城县刘家洼乡鲁家河村居住,后移居黄龙山区将军庙乡李家坬村(今红石岩乡辖)落户。 1939年,参加革命,1940年入党,任中共将军庙区区委书记,兼李家爪村支部书记。1941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详细]
赵建基(1916~1967),罗子山乡石佛村人。自小随父在宜川城国立小学就读,勤奋好学,班主任邓景亭(共产党员)常常给他讲革命道理,讲刘志丹闹革命的故事。赵建基升入高小后,常常为党组织写标语,刻传单,组织学生闹-。民国二十年(1931)11月,校党支部书记邓景亭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赵建基入党后...[详细]
赵冠英是河南省内黄县人,1936年参加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班长、排长,八路军游击支队长、教导队长、分区参谋长、训练总队队长,旅长,纵队、军、兵团参谋长,省军区副司令员,军事学院副教育长、教育长等职。曾当选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他...[详细]
赵苍璧(1916~1993) 字子方,第四任公安部部长。陕西清涧人。1934年在清涧县东阳区参加农会,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清涧县东阳区苏维埃政府主席,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巡视团主任,三边专区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员,陇东专区保安处处长,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副处长,北平市公安局处长,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 ...[详细]
张志勇(1916—)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 重要事件 一九三0年加入中国共产 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四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陂孝北军区独立第一师三团班长,干事,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四团政治处技术书记,三十五团参谋,二十五师七十四团参谋...[详细]
解放军总参谋部某部原第一政治委员。 张正光同志是湖南省平江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宣传员、宣传队队长、干事、科长、团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详细]
张玉华,山东省文登县人, 1916年出生。县立第1小学毕业后,16岁考入荣成师范 ,毕业后小学任教4年。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张玉华是天福山起义的领导人之一,起义部队后被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张玉华任一中 队指导员。袭击牟平县城后,第一大队在雷神庙被日军包围,张玉华在战斗中受...[详细]
张耀祠,1916年2月出生于于都县曲洋乡石灶村新安子一个贫农家庭。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带领同村50多名团员青年,参加了少共国际师。1933年7月,他所在连队调往瑞金担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警卫连,担任保卫毛主席和中央政府机关的任务。他第一次当兵站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