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宜福(1916―1948),福建省平潭县潭城镇大路顶人。1916年1月出生,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平潭工委所属“海上游击支队”队员。1947年8月随阮英平调闽东工作,为中共闽淅赣省委城工部所属闽东游击队队员。1948年5月因“城工部事件”在闽东蒙冤罹难。1956...[详细]
陈伟达(1916—1990年),原名王金纬、又叫王经纬,灌云县宁海乡清河村人。他先后就读于响水口第五小学、灌云县板浦初级中学、东海中学高中部(即海州师范学校前身),1935年,考取上海暨南大学物理系。在此间,他积极参加并领导进步-和抗日救亡运动,是“一二•九”-的上海领导人之一。1937年春加入...[详细]
陈若生(1916-1949),福建省闽侯县大湖乡东墘村人。1947年11月参加革命,时为闽淅赣边区城工部古田游击队队员。参加了闽古林罗连(闽清、古田、林森即今闽侯、罗源、连江)游击区的建设和反击国民党军“清剿”的作战。1949年5月,为配合人民解放军主力进军福建,闽淅赣边区纵队组织闽侯、罗源和连...[详细]
陈尔财(1916-1944),福建省福鼎县前岐乡薛家村人。入伍后任鼎泰(福鼎、泰顺)红军游击队战士,红军挺进师战士,参加了闽淅边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四团三营战士,参加了开辟江北沿江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4年在安徽反“扫荡”战斗中牺牲。...[详细]
常继忠(1916—1992年),河北省内邱县五郭店乡磨湾村人。1938年参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县委组织部部长、成工部部长、副书记、书记。在1948年7月至1949年8月任淇县县委书记期间,经常率领区干队和民兵与顽匪杨富作斗争,在政权建设、武装建设和救灾度荒等方面作出了一定贡献。后又任...[详细]
柴泽民(1916~2010)1916年11月13日出生于闻喜城内东社村,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起,历任中共闻喜县委组织部长、平陆县委组织部长、夏县中心县委书记。1942年5月任中共条西地委书记。1942年末,条西地委成立中条山抗日联军,柴泽民任司令员。1943年任中共太岳五地委书记...[详细]
曹痴(1916~1989)满城北庄村人。青年时期在满城县简易师范学校读书,参加进步活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入晋察冀军区军政学校学习。1939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满城县抗日青救会主任、徐水县武装部部长、易县县委宣传部部长、一分区...[详细]
白振江(1916~1943)唐县白家庄村人。1931年考入唐县龙塔寺高小第一班学习。1933年毕业后在家为农。1937年11月参加唐县抗日民主政府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唐县围城区公安员,曾多次深入敌占区开辟工作,护送上级领导干部穿越日军-线。在日军“扫荡”时,几次为掩护群众转移,挺身...[详细]
白栋材(1916年1月3日——2014年4月1日),男,汉族,是陕西省清涧县袁家沟人,1927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江西省委原第一书记。 人物生平1927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详细]
敖保世(1916—1989)敖保世,字泽民,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陂头人,原新余市中医院名誉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新余分会名誉理事长、主任中医师、江西省中医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著名老中医。敖保世14岁从樟树名医杨天纵学医,15岁考入南昌神州国医专修院(后改名江西中医专门学校)学习。抗日时任新余中医诊...[详细]
朱卫华,1916年4月12日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冶镇。1934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参加革命,历任五台县川至中学地下党支部书记,五台县四区工委组织委员、书记,五台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副书记、书记。1945年1月后任晋察冀边区二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冀晋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灵丘县土改工作队...[详细]
朱奎 (1916~1982) 陕西省高陵县人。老红军。民国22年(1933)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科长、部长,南京军区装甲兵副政委等职。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成都战役,进军大西南等,被授予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等。生前寓居北京西路8号,1982年逝世...[详细]
周健生(1916-1948) 江西省吉水县独唐村人,一九三一年参加红军,一九三四年参加了有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九三五年入党,历任排长、营长等职。解放战争期间又参加了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光荣斗争,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在永丰战役中光荣牺牲,时年三十二岁。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详细]
周秉钧(1916~1993)字源远,汨罗市高坊乡人。民国25年秋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师承刘博平、杨树达,专攻文学、音韵、训诂之学。29年毕业留任助教。35年8月调入湖南大学任讲师。 1953年起,在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从事古汉语和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任副教授、教授。1986年出任中文系主任。...[详细]
赵凤林(1916~1987) 男,蒙古族,原籍丰宁县,早年在丰宁县城“德升堂药铺”学徒,在“瑞丰药铺”做司帐。1949年来多伦县西干沟等地行医,1952年在大北沟创办联合诊所,任所长。1956年,在多伦县卫生科工作,以后一直在县医院工作。 赵凤林擅长中医内、儿、妇科,在多年行医中积累了丰富...[详细]
赵存仁(1916-1949),男,山西省崞县人,一九三七年入伍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政治指导员,教导员,团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四师十一团政治委员等职。一九四九年六月在陕西战役中牺牲。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详细]
张新华(1916—1941),女,小名彩宝,曾化名凌兰、张惠琴,湖州南浔镇人。11岁时父母双亡,由祖母抚养成人。1936年夏毕业于南浔中学。次年秋,考入杭州浙江省民众教育实验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毅然离校,与进步学生庄真、单浩(女)一起,沿浙赣铁路西去,寻找共产党。在江西南昌找到新四军驻四眼井办...[详细]
张树柏(1916—1968),县城大街人,省立靖西中学毕业回籍后,任城厢中心校数学教师。 在实施新县制时期,因县境地处边陲,缺乏会计人才,政府为适应县政建设需要,选送张树柏到桂林广西省会计人员养成所学习,半年期满,学成回县,被委为县府会计室主任。在职期间,他实事求是地对县财政提出开源节流的建...[详细]
张萍(1916-1996)原名张保政,男,出生在霍山县漫水河镇平田村张家花屋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读过两年私塾。1929年7月,在霍山县第七乡加入童子团,先后任童子团分队长,中队长和县团部秘书。1929年11月,参加了霍山西镇-。西镇-成功后,被编人西镇游击队。1930年4月,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