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紫熙(1915—2002)江苏国画院著名山水画家。河南艺术师范学院毕业。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河南艺术师范学校教师、河南大学讲师。建国后,历任江苏省国画院画师、徐州市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协第三届理事。有《魏紫熙画集》。 1915年1月生于河南遂平,1934年毕业于开封河南艺师。任...[详细]
王剑魂 (1915~1973) 山东临沂人。中共党员。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山东鲁中军区宣传大队宣传员,鲁中第一军分区宣传队长、宣教干事,山东军区8纵队文工团长、文艺科长,志愿军赴朝作战宣传科长,海政文化部文艺科长,东海舰队文化部长,海政宣传部文艺处长、创作室主任。1941年开始发表作...[详细]
田涛 (1915~2002) 原名田德裕,笔名津秋。河北望都人。1937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北京大学中文系旁听生。1937年参加抗战工作。历任郑州《大刚报》副刊、主编,第五战区文化团体抗日宣传员,上海法学院万县分院文学教授,中南文联出版部副部长,《长江文艺》副主编,河北省作协副主席、名誉主席,...[详细]
谭善和 (1915-1991) 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乌鲁木齐军区政治委员。 湖南省茶陵县人,1915年3月1日出生于茶陵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在家乡参加童子团。1929年参加游击队。1930年10月编入湘东独立师。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独立师二团特派员、...[详细]
唐向青 (1915~1994) 笔名凌青。浙江兰溪人。中共党员。193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36年参加工作,历任中共兰溪县青年部长、城区区委书记,上海、杭州地下工作者,杭州江干区区长,杭州市文教局局长,华东党校党史教研室研究员,杭州文化局局长,浙江文联秘书长、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省作...[详细]
彭龙飞 (1915-1992)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江西省永新县怀忠镇市田村人,1915年12月出生。192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11月由共青团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二军班长,江西永新县保卫队排...[详细]
彭辉(1915~1993) 男,本县碾子乡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军第17路军长期从事中共地下党的秘密工作。1937年6月由中共陕西省委介绍到红一方面军工作,同年7月转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历任区队长、队长、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师参谋长、副师...[详细]
马声达(1915-1994年),陆丰县东海镇人,民国26年(1937年)毕业于汕头现代中学高中部(现金山中学),同年任教于东海镇中心小学。民国28年11月,任县抗日动员委员会直属动员工作团组织干事,积极进行抗战宣传动员工作。同年12月与妻陈佩琼一起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29年春任教龙山中学。是年,...[详细]
麦汉兴 (1915—2000),笔名墨斗,广州番禺人,世居河南(海珠区),1945年毕业于广州大学文学系。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麦公敏是广东画坛名宿,故自幼秉承家学,与丹青结下不解之缘。早年师承名画家李寿庵,又常与李野屋等岭南派画人接触交往,耳濡目染间,得岭南“二居”技法之真传。国画作品《...[详细]
麦炳荣(1915~1986),广州市黄埔区南岗镇南湾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幼年就学于本村兴办的番禺县第十八小学。毕业后,往广州寻找工作,得其亲友推荐,拜粤剧名伶“自由神”为师,加入“八和会馆”(粤剧组织)学艺。麦炳荣随师学艺几年,由于勤奋刻苦且聪颖过人,很快便学会了舞台上的各项功夫,同时掌握了一...[详细]
吕清(1915—2010.9.24)少将,原名吕继才。河南省光山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麻城独立团排长、连长,军委工兵连政治指导员,中共中央外交部联络站站长、驻西安办事处副官,参加了长征。1939年5月后,任延安赴华中干部队政治指导员,党支...[详细]
吕熒 (1915~1969) 原名何佶。安徽天长人。1935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曾任贵州大学、台湾师范学院教授。1950年后历任山东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论文《人的花朵》、《文学的倾向》、《关于工人文艺》、《美学问题》,译著有《奥涅金》、《...[详细]
骆文 (1915~2003) 江苏句容人。中共党员。1938年毕业于国立戏剧学校戏剧文学系。1933年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历任中央实验剧团导演,延安鲁艺戏剧系助教,冀察热辽文工团团长,冀察热辽鲁迅文学艺术学院教务长、文学系主任,《群众文艺》主编。武汉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剧协武汉分会主席...[详细]
李秀峰 (1915~1966) 笔名李笑忝。甘肃宁县人。大学毕业。1933年后曾任宁夏国民党军队上校,1942年后历任兰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教员,兰州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副主席。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195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歌《陇南吟》、《黑金运输队》、...[详细]
刘振瀛 (1915~1990) 笔名刘年、沉美。辽宁沈阳人。九三学社成员。1941年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大学日本国文系。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日本文学系副教授、教授,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及日语教研室主任。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日本文学论集》、《日语中谓...[详细]
刘盛亚 (1915~1960) 笔名S .Y。重庆人。民盟成员。1935年毕业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历任四川省立戏剧学校导师,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成都文协理事,群众出版社总,《西方日报》周末文艺主编,《大公报》文艺主编,重庆戏协执委兼创作部长,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详细]
刘梅村 (1915— 2003 ) 全国战斗英雄。 山东省广饶县人,1915年8月出生在一个贫寒农民家庭。由表哥资助读书。18岁后当了4年小学教员。1940年9月参加抗日工作。194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l月带领180名联防队员参加八路军主力部队。历任副连长、指...[详细]
刘辽逸 (1915~2001.5) 原名刘长菘,笔名向葵。安徽濉溪人。民进成员。1939年毕业于西北联合大学法商学院商学系。曾任翻译、中学教师,1949年后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翻译,译审。民进中央委员。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译著长篇小说《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合译)、《杜布罗夫斯基》、...[详细]
刘道生 (1915—1995)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海军第一副司令员。 湖南省茶陵县人,1915年8月27日出生于该县尧水乡一个农民家庭。1928年参加农民-。193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湘赣苏区期间,由团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