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鸿(1915~1944)。陕西省延川县人。烈士。民国24年(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营长、副团长、团长。民国29年10月,随八路军五纵队到盐阜地区。“皖南事变”后,五纵队改编为新四军三师,他任二十二团副团长,民国32年任团长。该团号称“虎团”,师长黄克诚称陈发鸿为...[详细]
常树人(1915—1984)泰安市人。海军少将。1932年考入济南无线电训练班,后在齐河、潍县从业。1935年在济南读高中。1937年因组织-,遭警方拘禁。1938年1月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先后任四支队募集队长、后勤处长等职,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后任鲁中军区后勤处副处长,...[详细]
曹涌涛(1915—1940)又名曹笃志。诸城县(现为市) 人。1938年8月,他赴沂水岸堤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被分配到八路军诸城独立营任干事、中共诸城县委组织部干事,相继任中共诸北中心区委委员,中共诸胶高工委委员、代理书记,高密县委委员、五地委宣传部科长等职...[详细]
包敏(1915—1946)原名包维杰,又名包俊民。蓬莱县(今蓬莱市)包家村人。曾任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九军师长。他蓬莱中学毕业后,入莱阳乡村师范学习。1937年,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返乡,常与陈迈千等共谋抗日救国之事。1938年,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二路。起初,在军法处...[详细]
缪白苗(1915—1990) 原名缪铭,笔名白苗、林冬、北莓、缪茜,沙溪永厚村人。民国24年(1935)考入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入学不久,被选为《文学杂志》编委。1940年获中山大学法律系学士学位。处女作是一首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诗,在香港《大公报》发表。大学毕业后,到大后方的公路运输,以...[详细]
安波(1915—1965)原名刘清禄。牟平县(今烟台市牟平区)宁海镇庙沟村人。中国现代音乐家,革命文艺事业的组织者、领导者。1931年,考入牟平县中学,毕业后考入曲阜师范学校,1934年转入济南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曾任济南学联秘书长。193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详细]
周礼平(1915一1945),澄海县东里樟林乡(现东里镇东和)人,抗日战争时期“汕青抗”的发起人和潮、澄、饶、汕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人之一。 周礼平少时读书成绩优异,待人处事机敏公正,被同学们称为“晏子”。民国21年(1932)夏,毕业于樟林萃英小学,旋即考入汕头市大中中学,在校成为抗日救亡活动...[详细]
张思德(1915年4月19日—1944年9月5日),四川仪陇人,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张思德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933年12月参加红军,不久加入共青团。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毛泽东的卫士。在一次反六路围攻的战斗中...[详细]
张树芝 (1915-2001) 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湖南省华容县人,1915年4月24日生于华容县胜峰乡一个贫农家庭。读书一年半便辍学务农。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随湘鄂西红军八大队攻打华容、石首。11月,他...[详细]
张守愚(1915~?)又名义仓,宜君县西村乡云辉村人。他少年时就智勇超群,见义勇为。民国初期,本县东部洛河畔一带,常遭流窜黄龙山区的一些军阀残余分子的抢掠,百姓屡受侵扰。民国十五年春(1926)的一天,匪首杨谋子带三四十人窜到云辉村。年仅12岁的守愚正在学堂念书,听说来了土匪,就奋不顾身,在同学...[详细]
张德仁 (1915-1997)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主委。 湖南省沅陵县人,1915年3月出生。1937年入中央大学地质系读书。1941年在重庆大学地质系任助教。1942年到重庆采金局工作兼任副总工程师。1944年入三青团中央干部学校研究部读书。1945年担任武汉大学...[详细]
曾敬凡 (1915-1989)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湖南省茶陵县人,1915年12月出生。1927年9月参加工农革命军。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1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红六军团排长、指导员,红二军团独立团政委,红二军团政治部巡视团主任。...[详细]
覃玉龙(1915 ~ 1977),名德桢,赤溪高楼子人。父世泽,会打铜、铁和弹棉花,但嗜鸦片,故田地卖光,致家极穷。玉龙有兄妹四人,因苦于生活,始学打铁,糊不了口,继为地主做小工。正值生活极度困苦之际,贺龙领导的红军驻在永顺塔卧,并在青岗峪办党部,发动贫苦农民打土豪。十九岁的玉龙参加党部,积极参...[详细]
严仕铭(1915~1990),阳春县蟠扶乡新寨(即蟠龙村新寨)人,出身于农民家庭,194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蟠龙抗日革0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43年,严受中共阳春党组织委派担任蟠龙乡副乡长,领导农民开展减租斗争。严利用国民政府下达改革度量衡(由司码秤改为市秤)法令之机,发动农民向...[详细]
杨子珍(1915~1984),宜君县西村乡石堡村人。 1932年至1935年,他在宜君县高小上学期间,就热爱阅读进步书籍,随后参加了强自修组织的秘密“读书会”。通过学习,认识到 统治的黑暗、腐败,痛恨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立志要进行革命斗争,推翻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他在学校进步师生的组织...[详细]
杨植(1915~1948)又名文昆,宜君县西村乡石堡村人。 杨植少年时代就奋发上进,1934年以优良成绩毕业于宜君县立高小。1936年春赴陕甘宁边区参加了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革命后,先在中共关中地委宣传部工作,后任关中地委组织部人事科长、赤水县委宣传部长、淳化...[详细]
杨广泉(1915一1987年) 澄海市区仙居村人。潮乐演奏家、乐器改革家、作曲家。少好潮乐,17岁被聘为澄海国乐研究社音乐指导。后拜名家郑映梅为师,研习古筝和琵琶。1950年初发起成立汕头市潮乐改进会,任会长。1952年受聘为粤东实验潮剧团、恰烈潮剧团乐师,为当时潮剧4大领奏之一。1956年参加...[详细]
夏如爱 (1915-1985)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 江苏省淮阴县人,1915年生。1932年加入共青团。1938年参与组织苏北抗日武装。历任八路军陇海南进大队团参谋长、洒沐县县长。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洒沐县委书记,天南专署专员,广德县委书记,烟台市委副书记,胶东北海地...[详细]
肖庆云(1915 ~ 1997),白族,洪家关泉峪肖家湾人。母亲贺戊姑,是贺龙的二姐,姐姐肖庚庚,乃廖汉生的结发夫人。 庆云15岁时,就为游击队站岗放哨、送信,每次都0完成任务,是贺英游击队里出名的“飞毛腿”通讯员。 1933年5月6日拂晓,驻扎在鹤峰太平镇洞家湾的贺英游击队,突遭团防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