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飞(1915~1969年),字岐明。漳浦佛昙东门兜村人。生于民国4年(1915年),自幼勤奋好学,少年时,就读于寻源中学和培元中学。曾任厦门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生物系职员。 民国24年9月,考入开封河南大学英语系,并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民国26年10月,杨飞加...[详细]
许亚(1915~1982年),原名徐耀华,曾用名陈伯英、陈英、陈大信,江苏省常熟县人,生于锦丰乡西港镇。民国17年(1928年),考入省立苏州中学。民国21年,与胡绳(项志逖)、吴大琨等组织社会科学研究会,积极参与中国社会史论战。次年6月,考入江苏土地局举办的三角测量班。9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详细]
薛志明(1915~1945) 甘泉县高哨乡人,家境贫寒。15岁上初小,后进入县立高等小学读书。在此期间,他经常和进步师生接触,受到新思想的影响,眼界逐渐开阔,思想日益成熟。1933年,他参加地下党秘密活动,散发革命传单。刘志丹由西安回家途经甘泉城时,他多次送口粮,聆听刘志丹讲述革命道理和革命故事...[详细]
许霏(1915~1995年),号晦庐,又号劲庐、劲公,别署千石主人,晋江人。他自幼酷爱艺术,6岁开始学习字画,10岁后嗜好金石篆刻。及长,先后受业于京、沪书画名家吕公望、刘益斋,并研习浙、皖诸家篆刻。抗战初,弘一法师择居晋江安海水心亭,他慕名趋谒,得法师谆谆教诲数载,且获法师为其篆刻作品《晦庐印...[详细]
萧永智,1915年生,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7年参加儿童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4军第10师少共团委书记,红31军政治部宣传队队长、第91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91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详细]
肖永智,1915年出生于湖北省红安县箭厂河乡肖湾村(今属河南新县)一个农民家庭。7岁在本村私塾念书,1926年考入箭厂河高等小学。农-动在家乡蓬勃兴起,他在学校参加了儿童团。1930年2月,黄安县(今红安县)苏维埃政府成立,15岁的肖永智当上了县苏维埃的通信员。不久,他参加了红军。1931年1月...[详细]
肖冠槐(1915~1945年) 肖冠槐,又名明甫,民国4年(1915年)出生于大田县桃源乡蓝玉村农民家庭。民国27年初中毕业后,到上举村小学任教。有一次漳平城口一股土匪到上举掠夺财物,肖冠槐果断地组织村民伏击匪徒,使上举人民免受一场灾难。 民国27年春,肖冠槐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中共大...[详细]
萧冠槐,又名萧明甫,1915年出生于福建省大田县桃源乡兰玉村。他童年时代即富有正义感,人穷志高。 1937年,大田县有了党的活动。翌年,共产党员林大蕃介绍萧冠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在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指引下,全国人民同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政策进行了坚决斗争,全...[详细]
肖诚,1915年生于河北省饶阳县。在本县简易师范学校毕业后即参加了革命工作,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入晋察冀北分局党校学习,后转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日本投降后,任晋察冀边区公安管理处一科科长。 当国民党 派向解放区大举进攻的时刻,肖诚为了党的事业,于1946年接受党的指示...[详细]
项文□ (1915.4~1989.3) 项文□,连城朋口文坊村人,是1949年连城起义的主要领导之一。 1929年,文□赴龙溪职业中学读书,后参加上杭古蛟傅柏翠和十九路军部队。退役后回乡,历任联保主任和连城、上杭、长汀3县5个区署区长。1943年当选为连城县临时参议副议长。1946年...[详细]
吴文遴(1915~1986),又名吴士选,安河乡桥沟儿村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秋参加革命。次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延长县苏维埃政府教育科科长,中共中央党校教员、班主任、总务处长,陕甘宁边区党委宣传教育科科长,中共中央西北局宣传部教育科科长,中共绥德地委宣传部长兼绥德县委书记,中共陕北区...[详细]
吴荣正(1915—1973)四川省通江县人。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四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师二十八团排长、连长,第九军二十五师七十五团副营长,第七十三团代营长。参加了长征。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十七师五...[详细]
吴林焕,原名吴基荣,亦写作吴济云。湖北省大悟县四姑镇龚家边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吴林焕历任红25军第75师225团副连长、连长、连政治指导员,第74师223营营长、手枪团团长、警卫第4团团长兼政治委...[详细]
吴烈 北京军区原顾问(大军区正职待遇)。 吴烈同志是江西萍乡人,1927年参加了安源煤矿工人-、安源保卫战和护厂斗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班长,中国工农红军总前委特务队排长、队长,国家政治保卫大队大队长,闽西独立团团长,国家政治保卫团营...[详细]
吴景荣(1915—1994),平阳昆阳镇人。11岁就读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后又入清华研究院深造。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到故里,与清华、南开、燕京大学几位返乡同学一起,在鳌江创办平阳临时中学,对学生宣传抗日救国道理。省教育厅以莫须有罪名勒令停办,怀着悲愤的...[详细]
吴春秀(1915~1986),女,本省长汀县人。家贫穷,四岁时被卖给长汀一郑姓人家做童养媳。由于不堪忍受郑家-,七八岁后,经常跑回娘家,在娘家认识了梁国斌。民国18年(1929),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红四军到长汀一带开辟革命根据地,吴在梁国斌的影响教育下,参加了革命工作,并与郑家脱离了关系。民国2...[详细]
吴承鼎(1915~1967),商南县试马镇红庙村人,民国二十五年(1936)毕业于商南县南街小学,随即任红庙短期小学教师。自此,开始了他终生从事的教育生涯。民国三十年(1941)在郭家垭初小任教时,加入国民党。民国三十七年(1948)8月20日在国民党商南县政府召开的“戡乱救国”大会上,吴承鼎登...[详细]
广州军区炮兵原副司令员。 魏洪亮同志是江西省兴国县江背镇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政治指导员、团政委、旅长、师长、省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参加过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参加过百团大战、...[详细]
汪祖美(1915—1993),1915年10月生于野市乡河里村一贫苦农民家庭。幼年时期,饱受剥削压迫之苦。1930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副支队长、副师长、师长、第二铁道兵学校校长、铁道兵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196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