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15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915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朱有约 [公元1915年-1938年,新四军战士]

  • 朱有约(1915-1938),福建省福鼎县点头镇山柘村人。入伍后任鼎泰(福鼎、泰顺)红军游击队战士、红军挺进师战士,参加了闽淅边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四团三营战士。1938年北上安徽后失去音讯。...[详细]

朱昌鲁 [公元1915年-1989年]

  • 朱昌鲁(1915~1989),当涂县亭头乡沛南村人。民国27年(1938)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当年10月至次年3月,任中共当芜县委委员。是当涂县最早的党员之一,也是当涂县地方党组织和地方抗日武装创始人之一。 朱昌鲁自幼读书,民国24年(1935)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在大学读书期间,...[详细]

周平 [公元1915年-1938年]

  • 周平(1915-1938) 江西永新县人,强渡大渡河十七勇士之一。一九三一年参加红军,中共党员。历任连长、营长、干部教导队队长等职。战委总会一总队、一支队副支队长等职。抗战后,曾在山西大学教授游击战术,传播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1938年9月13日在太谷牺牲,时年23岁。...[详细]

赵俊 [公元1915年-1994年]

  • 赵俊(1915-1994)安徽省六安县人。1931年参加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12师34团营部书记,团供给处政治指导员,红9军第25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第27师80团作战参谋兼特务营营长。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任新四军军部作战参谋,江北指挥部作战参谋...[详细]

赵观民 [公元1915年-1942年]

  • 赵观民(1915~1942)曾用名陈华、张建翼、赵耕田、田野。保定人。1934年毕业于保定第二职业学校化学科。因成绩突出留校,在化学分析室任管理员,毕业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夏,任天津河北工学院党支部书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天津工人救国会主任兼党团书记,是天津各界救国联...[详细]

张宗保 [公元1915年-1985年]

  • 张宗保(1915-1985),祖籍安徽潜山县,民国8年(1919)随父逃荒迁来本县矶儿滩(今矾滩乡矾滩村)定居,自幼家贫,8岁起帮人放牛,14岁丧父后为生计所迫,遂以帮长工求生。 解放后,宗保满怀热情投入土地改革和互助合作运动,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任中共三合大队支部副书记...[详细]

张子明 [公元1915年-1940年]

  • 张子明(1915~1940.6.1)原名张铭通,莱西市孙受镇西张家寨子村人。1934年,考入掖县省立第九中学,开始接受马列主义。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参加了“学联”。1936年,考入北平弘达学院高中部,之后,参加了“民先”。1937年“七·七”事变后,离开学校,回到家乡,同其他“民...[详细]

张友元 [公元1915年-1945年]

  • 张友元(1915—1945),湖北天门蒋场镇官河村人。1939年在本地参加革命后,在渔南从事抗日游击斗争。1941年至1944年先后在渔南区中队任战士、乡分队长、天京潜县独立十二团、县总队部排长。1945年夏,随部队攻打汪家新场伪军不久,执行任务时被伪军陈必祥部捉住,在王家台遭杀害。蒋场镇 ...[详细]

张文奎 [公元1915年-1938年,新四军战士]

  • 张文奎(1915-1938),福建省龙岩县东肖镇洋潭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闽西苏区坚持斗争,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1月随所在部队改编为新四军。不久在永定古竹执行任务中牺牲...[详细]

张体学 [公元1915年-1973年]

  • 张体学(1915—1973),原名张体照,河南省光山县(今属新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参加红军。1936年5月底,进入瓦窑堡红军大学学习。1937年,红二十八军政治部在红安七里坪成立,肖望东任政治部主任,张体学任参谋。1938年2月,二十八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向东挺进,张体学担...[详细]

张素我 [公元1915年-2011年,民主党派知名人士]

  • 张素我(1915-2011),民主党派知名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顾问,著名爱国将领张治中将军长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1915年4月出生于安徽巢县。1935年南京金陵女子学院肄业后到英国西南大学留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参加抗战,先后任安徽黄丽学校校...[详细]

张绍箕 [公元1915年-1942年]

  • 张绍箕(1915~1942),又名长良,峨蔓镇张宅村人。1936年在儋县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投入了抗日救亡宣传工作,积极组织抗日宣传队,发展党的武装力量,组建秘密交通站,并把新州镇盐场村作为党革命根据地。1939年4月,日军进犯儋县,县委根据统一战线策略和斗争的需要,...[详细]

张荣清 [公元1915年-1949年]

  • 张荣清(1915—1949)乳名寒弟,昌江县四更镇(今属东方县)四更村人。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9岁进入昌江县小学读书,在学校里,刻苦学习。毕业后,考入昌江县第一高小学校读书。后因没钱继续读中学,只好回家一边租田种地,一边做些卖盐的小生意。当时四更村的地主恶霸倪保三购买0 回村里挑起宗派斗争...[详细]

张禄增 [公元1915年-1991年]

  • 张禄增(1915~1991)蠡县大百尺村人。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194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人民自卫军后方医院医生、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后方医院医生,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医生,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学校教员,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副院长。参加了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反“扫荡”等战役战斗。解放...[详细]

张烈 [公元1915年-1958年]

  • 张烈(1915-1958)原名张永和,字温如。掖县(今莱州市)单山村人。曾任中共辽宁省委常委兼辽宁省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1931年,张烈考入山东省立第九中学。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九中学生会主席、党支部委员,多次组织发动学生参加-。1936年春,去北平从事党的地下活动。“七七”事变后,...[详细]

张乐天 [公元1915年-1950年]

  • 张乐天(1915-1950)蓬莱县(今蓬莱市)芦洋村人。中共党员。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七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他随部队转战南北,屡立战功。1950年在抗美援朝战斗中,中 牺牲。 ...[详细]

张竟 [公元1915年-1985年]

  • 张竟(1915-1985),女,民国四年(1915)7月生于沈阳,原籍河北省抚宁县人。早年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时,就接受进步思想影响,参加爱国-。1934年后,就读于齐鲁大学理学院和复旦大学化学系,义积极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她毅然离开校园,于1938年6月参加革命,7月入...[详细]

张家璧 [公元1915年-1944年,革命烈士]

  • 张家璧(1915-1944),今刘集区董庙乡蔡湖村张湖人,7岁入本村小学读书,9岁丧父,12岁到地主家放猪、放羊,14岁到刘集、濠城一带打短工、长工。18岁到江南削发为僧。不久返回,到蚌埠一家木匠铺当了两年学徒,因与老板顶撞,被迫回家。 民国24年(1935),张家璧被濠城集的丁永福(丁寿堂...[详细]

张洪 [公元1915年-1981年]

  • 张洪(1915-1981)和县张家集乡人,父亲早丧,14岁离家,打短工,当旁听生,靠奋发自学当上小学教员和校长。“九•一八”事变后,他阅读革命书籍,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6年(1937)9月,在太原参加一O四师游击干部训练班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文水县三区区长。次年任营教导员...[详细]

张海外 [公元1915年-1941年,新四军战士]

  • 张海外(1915-1941),福建省云霄县下河乡车圩村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任闽南红军独立三团战士,参加了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红三团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二支队四团二营战士,新四军和含游击纵队一营三-士。1941年8月在安徽省含山县反“清乡”战斗中牺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