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琴(1914年1月18日-2003年11月22日),罗荣桓元帅的夫人。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一户小商人家。积极投身革命,是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总政治部干部部原顾问(按原副兵团职待遇),红军长征女干部。 父亲林维尹,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开杂货店为掩护,秘密做党的交通工作。林月...[详细]
林木森(1914~1991),原名林承定,出生于金寨县南溪镇后湾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民国18 年(1929 年)5 月,年仅15 岁的林木森加入了少先队任分队长,积极参加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民国21 年2 月,林木森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红十一师三十二团任传令兵。同年4 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详细]
林亮(1914~1994)又名林英亮,金寨县果子园乡人。青年时在北京读书,参加了“一二·九”-,在清华大学参与《党报》的出版,曾两次被捕入狱。民国26 年10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光明话剧团”团长,赴豫东开展抗日宣传。后被派往国民党统治区做秘密军事工作。民国28 年后在新四军、八路军部队担任秘...[详细]
廖忠诚,曾用名廖肇谱。安徽金寨吴店乡太平山石竹湾人,1915年12月出生,1930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31师医院护士、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班长、红25军团卫生所司药兼看护长、医生、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卫生队长,团卫生所长、科长、盐阜军分区卫生...[详细]
廖新喜 (1914~1960) 廖新喜,莲花乡新屋场村人。 1949年秋,他眼看村前稻田因水利设施差,年年因旱歉收,心里很难过。发动佃农和佃主出钱出力,将河上茅坝改筑石坝。1950年春建成高 2米、长 100米、厚 2米的冬瓜坝,使南下洞 140亩沙田旱涝保收。 I951年春,发...[详细]
金立强,安徽怀宁人,回族。1914年7月出生,193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外语系。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3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大学毕业后,曾在湖北汉口正报、广东北江日报等报社担任校对兼助理。1941年至解放前夕,先后在吉安中学、私立培生中学、南昌二中等校任教。建国至文革前,先后担任南昌...[详细]
蒋立贵(1914~1934)金寨县南溪镇人。民国18 年(1929 年)参加乡赤卫队,民国20 年参加红军。民国21 年随军西征入川。后任红四军-,红三十三军政治部主任。民国23 年在川陕苏区镇巴县战斗中牺牲。南溪镇 南溪镇地处大别山腹地,是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一座山区边贸重镇,安徽省综合体制...[详细]
黄劭显(1914~1989),潮海街道新生村人,地质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 1932年,黄劭显参加中国共产党 组织“反帝大同盟”。此后,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毕业后,黄劭显主要从事野外区域地质工作,曾与著名地质学家许杰、孟宪民等人...[详细]
黄平(1914~2000),1914年3月生,江西南康唐江镇人。1937年3月,参加项英、陈毅领导的赣南油山游击队。1939年9月加入中国0。历任新四军一支队二团五-士、班长、副排长,新四军旅教导队学员,四团五连副指导员,苏北盐东纵队第二中队指导员,抗大九分校学员,苏北独立团三连副连长、连长;全...[详细]
顾正光(1914~1988年),鳌山卫镇盘龙庄人。青年时家境贫困,为谋生计,于1933年投奔在国民党军中任职的陈锐霆,1941年4月,因陈锐霆率部投奔新四军,顾正光受到株连而被解职回家。1943年,应时任国民党即墨县长禇华林之邀,出任即墨县县大队长,后又任国民党保安第九旅二十八团上校团长、国民党...[详细]
谷德振(1914~1982),河南新密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工程地质、地质力学家。 1942年,谷德振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1942年~1946年任职于四川省地质调查所,1946年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工程师,1946年~1949年任南京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详细]
葛德淦(1914~1966)肥西县刘河乡葛大郢人。民国28 年(1939 年)考入湖南大学,民国32 年毕业,留校任助教。1949 年加入共产党,任湖南大学马列主义研究室主任。1951 年进北京人民大学读研究生,毕业后回湖南大学任教。1954 年调湖南师范学院任教,后为教授。著有《关于十月社会主...[详细]
高芳先(1914~1980),字天佐,通济街道西元庄村人。 青年时,他酷爱武术。1931年青岛成立国术馆,时在沧口日商纱厂做工的高芳先于业余时间去国术馆习武,结业后,任沧口国术训练所教官。1937年12月4日,国民党军队在撤离青岛前,沈鸿烈任命高芳先为爆破队副大队长兼第三中队长,负责对四方、...[详细]
傅满山(1914.4~2006.11),男,汉族,洞口县岩山乡陡山村人,19 年加入湖南省美术家协会,民间雕刻艺术家。 傅满山十三岁便从师到岩山傅家祠堂雕刻花板、神象的衡阳雕刻艺人廖光保学艺,以雕刻祠堂庙宇的神象及牌楼、建筑物、家俱上的装饰浮雕和图章维生。 1956年,傅满山进入新建的洞...[详细]
符 克(1914~1940) 原名符家容,1914年出生于昌洒镇东太山村的一个贫农家庭。自小聪明伶俐,小学时,读书勤奋,学业很好,每逢考试,榜标第一。 1927年参加了童子团,并被选为乡童子团团长。次年春,符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广州市南海中学。 1933年高中毕业,准...[详细]
冯允庄(1914—1982) 女,编剧。又名冯和仪,笔名苏青。浙江省宁波人。肄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英语系,因结婚辍学,迁居上海。1937年起,以写作为主,成为三四十年代上海颇有影响的女作家。1951年2月,参加上海市文化局主办的戏曲编导学习班,结业后应聘任合作越剧团编剧,年底转任芳华越剧团编剧...[详细]
方原(1914~1982),原名赵方远,巢湖市岐阳乡唐家嘴人。17 岁时,在国立北平大学法学院经济系肄业。后考取警官高等学校。民国22 年(1933 年)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受中共北平中国大学支部领导,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次年夏,方原在警校毕业,经组织上批准于同年7 月间赴香港,任导群中学...[详细]
方传芸(1914—1984) 男,技导、昆剧演员。江苏省吴县人。原名方三(山)寿。1921年入苏州“昆剧传习所”,从“全福班”名旦尤彩云学旦角。是以武旦、武小生称誉的传字辈演员。解放后执教于上海戏剧学院,兼任上海市戏曲学校、上海市舞蹈学校教师。并被许多剧种的剧团邀请为艺术顾问、艺术指导、技导。...[详细]
杜彪(1914~1986)杜彪原名杜化升,曾名杜惠全,今六安市骆家庵人。民国18 年(1929 年)参加六霍农民起义。民国19 年加入中国共青团,同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并由团员转为中共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六安县模范团中队长,红四方面军第二十五军七十三师二一七团连长、师警卫营政治委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