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亚三,男,1914年出生于现沙浦镇桃溪村。1926年参加农军,负责联络员工作。1927年12月17日,在“桃溪反围剿”战斗失利后,桃溪乡农军被迫突围撤退到桃溪山、烂柯山一带,地主民团强迫谢亚三带路上山清剿农军,谢亚三宁死不从,故意把敌人引向偏离农军的另一条路,使农军赢得了撤退时间,保护了农军。...[详细]
谢继友,1914年3月出生,江西兴国县高兴镇文溪村人。1929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一) 谢继友家境贫寒,青少年时便向往革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谢继友历任红军第25纵队战士、红3军团7师班长、宣传员、民运...[详细]
肖大鹏,1914年出生,江西省宁都县赖村镇新民村人。1933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肖大鹏历任红9军团战士、译电员、侦察员、红32军军部特派干事、平西挺进军第34大队机要股长。 (二) 抗日战争时期,肖大鹏历任冀察军区军政...[详细]
肖炳焜,又名叔旃,曾化名高桦、肖高等,1914年旧历七月十九生,贵州省思南县人。 肖炳焜十六岁时,其兄肖次瞻(中共党员)回到思南,借助兴办教育的形式传播马列主义新思想、新科学、新文化,并筹划建立黔东党的组织。在其兄启发引导下,肖炳焜开始接受新思想,并于1931年秋入中学预科班。l932年肖炳...[详细]
武子刚(1914~1947),原名武守臣,四宝山乡榆林村人。16岁那年母亲去世,随其父到外地打短工、拉石车。坎坷艰难的生活,使武子刚逐渐养成正直、刚毅、倔强的性格。 1937年7月,武子刚投身抗日活动,带领青年参加夜校和民兵训练。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6月,担任长、桓、临、...[详细]
吴涛(1914—1942)八路军鲁西军区泰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又名吴承光,字旭源。济宁市市中区人。1929年考入济宁山东省立第七中学。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后在济宁城区白衣堂小学以教书为掩护做党的地下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参与组织济宁县教育界抗敌后援会, 开展...[详细]
吴森亚,1914年3月出生,福建省浦城县人。1935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吴森亚历任福建红军祟北独立营战士、班长、排长。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二) 抗日战争爆发后,吴森亚被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3支队5团5...[详细]
吴恒夫,原名均平,号恒富,湖北大悟人,1914年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1922年,靠父亲打短工入学读书。1927年,在大革命的影响下,参加少先队活动。不久,到乡政府担任秘书,积极参加打土豪、分田地斗争。192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4月,又瞒着家人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在...[详细]
温焯华(1914──1991),原名张寿南,曾用名张仁,东莞南城新基村人。1935年7月在广州参加中共外围组织中国青年同盟(简称“中青”)。后任中山大学高中部“中青”和广雅中学“中青”负责人、“中青”东莞分盟盟委;参与领导广州爱国学生声援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的大-。任“中青”广州市委委员。1936...[详细]
王中原同志生平(1914-2008) 我局离休干部、中共党员、老红军王中原同志(享受中央国家机关副部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月13日在昆明去世,享年95岁。 王中原同志1914年6月生于四川省通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8岁时由于生活所迫到地主家当放牛娃做长工,1932年...[详细]
王振乾,(1914—2005),曾用名王维平,张宏。辽宁省沈阳市人。1914年出生于小康之家。 1920年入本村小学,因成绩优异,酷爱读书,继入沈城文华中学,1929年被送到北平文汇中学读高中。王振乾受过著名翻译家曹靖华的教诲,文学功底扎实,常以诗言志咏叹唱和,以肖尔为笔名。 “九.一八...[详细]
著名出版家、翻译家、科普作家王幼于先生(1914―2010)出生于慈城黄山,是中国科普创作协会会员、首届常务理事。在1984年中国科普创作协会第二届代表大会上,他与华罗庚、茅以升、高士其、钱学森一起受到表彰,是17位荣誉会员之一。 王幼于先生先后就读于崇本小学、宁波效实中学和浙江大学。大学毕...[详细]
王新三同志生平(1914-1991)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原煤炭工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王新三同志,因突发咯血窒息,经抢救无效,于1991年7月9日在开滦煤矿不幸逝世,享年77岁。按照王新三同志遗愿,不举行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 王新三同志1914年出生于辽...[详细]
王明德(1914﹒1~1998﹒8),原名岳宝琏,也作岳宝莲,河北乐亭人。 193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1月被调任冀东区土地改革工作队副队长。11月山海关解放,任中共山海关市委书记。期间,为迎接第四野战军入关作战,发动各级组织和群众开展支前拥军工作。...[详细]
王华生(1914—1991),原名清华,字达泉,梅县松源寺边村人。 16岁念完小学,因家贫不能升学,随父亲王泮春到潮州当学徒。由于老实勤快,且学会一手好算盘,2年后代父做“行江”(替老板外出购货的店员),1934年在一家旅馆当账房,接触社会,看到许多不平和黑暗现象。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详细]
王萱春同志生平(1914-2000)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离休老干部、老红军、原中共江西省省委党校副校长、第四届江西省政协常委王萱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0年7月22日11时25分,在南昌逝世,享年86岁。 王萱春同志1914年4月出生在江西省安福县金田乡银圳...[详细]
王澄,1914年生于江苏省镇江。1932年王澄在镇江中学读高中,正值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十九路军的失败,使他对国民党政府推行的反动政策十分不满,和同学们一起组织抗日宣传活动,还积极参加了军事防空训练,随时准备报效祖国。 1937年日军进犯上海后,王澄被国民党江苏省政府派往启东久隆镇防空监视哨...[详细]
孙润斋(1914~1991),名心泽,民国3年7月14日生于白侯村农家。历任县医院中医科主任、邢台地区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副主任医师、县政协委员。1991年1月11日病逝于白侯村。 孙润斋青年时,精读《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在医学上,他接受新医术,注意时变人异,灵活变通的治疗方法。...[详细]
孙羲,别名师贤,1914年3月7日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并读完初中。高中时,他先就读芜湖高中,后进入上海惠灵中学,并跳班提前一年毕业。他在上海耳闻目睹殖民主义分子在我国领土上为所欲为、肆行无忌、深感痛心,遂矢志努力学习,走“科学救国”之路。1931年他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农业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