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14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914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石明之 [公元1914年-2001年]

  • 石明之,安徽省太湖县人。一九一四年八月生,一九三八年七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四零年初在无为开城桥参加新四军。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安徽省动委会直属十四团副团长,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青年大队副大队长,新四军江北游击队大队长,新四军津浦路东革0据地淮南行署直属第四区区长,新四军淮南区党委党校整风队副队长,...[详细]

沈延国 [公元1914年-1985年]

  • 沈延国(1914年—1985年),沈瓞民之子。曾师从章太炎,继又入上海光华大学专攻中国文学史,曾与杨宽等编著有《吕氏春秋集解》,交中华书局出版。后亦为章氏国学会讲师兼《制言》,1940年时曾与章太炎夫人汤国梨在上海筹建太炎文学院,由他担任教务长,并主讲中国文学史。抗战时,他与沈瓞民曾同任新四军“...[详细]

沙延孝 [公元1914年-1940年]

  • 沙延孝(1914~1940),字露庭,回族,今梁堂乡申阎村人,后迁至县城南街定居。9岁入学,19岁高小毕业,1932年考入寿张省立第八乡村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受进步思想熏陶,参加并领导-。1934年,经赵健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八乡师支部书记,通过组织“读书会”等形式,在校内外广交朋友,...[详细]

邵龄增 [公元1914年-1946年]

  • 邵龄增(1914-1946),又名邵嶙峥,化名林珍,男,汉族,安徽省怀远县邵圩子人。 邵龄增自幼读书,1932年入蚌埠省立第二乡村师范求学,他为人正直,追求真理,虚心好学,与进步同学组织“现实文艺社”,阅读进步书刊,曾以林珍的笔名在《皖北日报》发表文章,批驳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谬论。19...[详细]

彭雄 [公元1914年-1943年,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 彭雄(1914—1943),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 原名彭文灿, 出生于江西省永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 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红军班、排、连、营、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在第四次反“围剿”中...[详细]

马澄清 [公元1914年-1993年]

  • 马澄清(1914—1993),南部县火峰乡二郎庙村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通讯员、班长、排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三过雪山、 草地。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冀南东进纵队骑兵连指导员、骑兵大队教导员。1943年8月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先后率部参加“611反合围”...[详细]

陆云响 [公元1914年-1985年]

  • 陆云响(1914~1985),女,浙江宁波人。伤科名医陆士逵7代传人。自幼学习中医伤科理论,民国17年(1928年)随父临诊。民国26年,至上海四明医院伤科助诊,民国30年挂牌开业。上海解放后,在联合诊所及惠旅医院应诊。1960年起,为静安区中心医院中医伤科医师,1982年,晋升副主任医师。19...[详细]

卢鹤绂 [公元1914年-199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能之父]

  • 卢鹤绂(1914年6月7日—1997年2月13日),出生于辽宁沈阳。核物理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六、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卢鹤绂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籍山东省莱州市。在家庭的熏陶下,卢鹤绂从小热衷于钻研理工科学。初中就读于...[详细]

李荫隆 [公元1914年-1968年]

  • 李荫隆(1914~1968),字厚甫,今贾镇李辛村人,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农民家庭。抗战前,先后就读于冠县县立第一高级小学、省立济南初级中学、省立济南师范学校。学生时代,经常阅读进步书刊,接近进步教师和同学,积极参加爱国-。“七•七”事变后,曾深入农村,进行抗日宣传和募捐活动。1937年8月,参加...[详细]

梁植权 [公元1914年-200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 梁植权,(1914.3.5-2006.6.14),生物化学家。原籍广东中山,出生于山东烟台。1937年及1941年先后于北京燕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及理学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协和医科大学生化系教授。创制成功“实研二...[详细]

梁思懿 [公元1914年-1988年,梁启超的第三女]

  • 梁思懿(1914-1988) ,女,广东新会人,1914年出生于北京,为梁启超的第三女,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梁思懿于1933年考入燕京大学医学预备班,准备三年后进入协和医学院学医。后来,为了参加革命,她转入燕京大学历史系,并自1935年下半年开始投身于-。她思想活跃,积极进步,曾任中...[详细]

梁淑媛 [公元1914年-1939年]

  • 梁淑媛(1914-1939),女,梁坡底村人。民国21年(1932),县女子高小毕业后,为争取女子在县城中学读书的权利,与雷德容等进步同学多次找平遥中学校长及县长讲理,坚决要求当局给女子以平等求学权利。次年夏,梁与女高历届毕业的30余名同学一起步入平遥中学就读。民国24年(1935 ),由郝广仁...[详细]

贾福海 [公元1914年-2004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 贾福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家 1914年8月23日生于山西原平。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4年10月3日逝世。 曾任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高级咨询中心高级顾问、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在三...[详细]

何泽慧 [公元1914年-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 核物理学家 1914年3月5日生于江苏苏州,籍贯山西灵石,2011年6月20日逝世。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在...[详细]

何元鑫 [公元1914年-1939年]

  • 何元鑫(1914~1939),字金三,县城西街人。自幼聪敏好学,高小毕业后因家境贫寒辍学2年,1929年考入设在聊城的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33年,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为校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之一。1934年毕业后,在冠县师范讲习所任语文、历史教师,并任中共师范讲习所支部书记。1938年3月,任...[详细]

高鼎三 [公元1914年-200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 高鼎三(1914.07.24-2002.06.13)半导体与光电子学专家。上海市人。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3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硕士学位。现任吉林大学电子工程系名誉系主任。曾任吉林大学半导体系系主任,我国半导体事业开拓者之一。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大功率整流器、点接触二极管、三极管、光...[详细]

裘法祖 [公元1914年-2008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 裘法祖(1914.12.6-2008.6.14),,外科学家。浙江杭州人。1939年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1982年获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85年获联邦德国大十字勋章。同济医科大学教授、名誉校长。50年代对晚期血吸虫病和肝炎后肝硬变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进...[详细]

范保顺 [公元1914年-198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范保顺(1914-1987),湖北省天门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8师便衣队分队长、连政治指导员,第8师政治部组织科干事。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详细]

尔光 [公元1914年-1974年]

  • 尔光(1914年—1974年),天津人,原名尔树森,是香港五、六十年代极具影响力的电影制片人及导演,曾为永华、邵氏、国泰等电影公司担任制片,大导演李翰祥亦为他所提拔。 尔光的妻子红薇,原名罗珍,满州镶黄旗人,本姓那,四十年代著名演员及配音员。红薇原嫁演员严化,生四子一女,长子秦沛及次子姜大卫...[详细]

段学复 [公元1914年-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数学教育家]

  • 段学复 Duan Xuefu (Tuan Hsio-fu) (1914.7.29.—2005) 陕西华县人。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理学院算学系。1936年获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