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宽(1914—1947)济南市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战士、班长、排长、齐东县武工队队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他任齐东县武工队长,带领武工队在齐(东)章(历)边区活动。1947年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国民党地方军和还乡团在芽庄湖一带活动猖狂。根据上级...[详细]
王玉信(1914—1984)东平县梯门镇西梯门村人。出身贫农家庭,青少年时给地主扛活。1952年,办起西梯门村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2—1953年,两次出席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和奖章。1954年加入共产党。1956年,他联合东梯门、陈楼、花篮店等11个村的18...[详细]
王亚凡 (1914~1961) 原名正雅。河南内乡人。中共党员。学生时代参加“一二·九”运动,1939年后在剧团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曾任演员、导演、剧团负责人,先后在部队和中国作协从事行政、外事和党务工作。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王亚凡诗抄》,组诗《第一次航程》、《朝鲜见闻》、...[详细]
王熙义(1914—1972)文登县(今文登市)口子陈驾埠村人。曾任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39年入党,历任昆嵛县套河区区委书记、威海卫市委组织部科长、东海地委秘书处主任、威海卫市委书记等。1953年任文登专署副专员。1958年任双鸭山市矿务局局长,1960年任双鸭山市委-书记、市长...[详细]
王仙圃(1914—1982)海阳县(今海阳市)王家庄人。画家。幼年酷爱绘画,青年时期山水画已闻名乡里。1939年赴北平,加入雪庐画社,就学于吴镜汀门下,接触了一些著名画家,见识了一批名画,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其画作能剔除偏见,博采众长,独具风格。1941年,在北平中山公园举办《王仙圃国画展》崭露...[详细]
王汝秀(1914—1984)莒南县前新庄人。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任村支部书记。 战争年代,他与妻子尹德美曾抚养八路军干部的后代达6年之久。新中国建立后,他带领群众闸水沟、打坝、挖井、整地、实行科学种田,至1963年,该村粮食亩产达到400公斤。是年,他被评为省农业劳动模范。 ...[详细]
王迫悟(1914—1977)原名王学荣。新泰县(今新泰市)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任中共新泰城关支部书记。1932年任城区工委书记。1936年7月,任中共新泰县委委员。后任小学教师,以教学为掩护开展抗日活动。1937年11月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新泰县队长。 1938年1月,参加了徂徕山...[详细]
田海正(1914—1946)曹县王庄寨人。1936年参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晋冀鲁豫野战军某团政委。1946年在菏泽县沙土集一带战斗中牺牲。 ...[详细]
田海镜(1914—1946)字清宇。菏泽市牡丹区薛义屯村人。晋鲁豫野战军六纵十八旅五十三团政委。先后就读于山东省立六中和济南第一高中。“七七”事变后,他返乡抗日。 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到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先后任独立团营教导员和十四团政委。他率部长期转战于太行山区,参加了...[详细]
孙志谦(1914—1948)单县人。革命烈士。1935年在济南第一乡村师范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冬受党组织派遣,回原籍进行革命活动。1937年10月任鲁西南工委巡视员, 11月,帮助曹县党组织成立了中共曹县工委。翌年3月将曹县工委改建为中共曹县县委。这期间,他建立了从曹县到单县、从单县到...[详细]
孙铭文(1914—1974)原名孙名文。淄博市临淄区路山乡大张王村人。1938年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十二中队,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排长、连指导员。1947年任鲁中军区教导团政治处主任,1948年后任高射炮兵第一师政委,先后参加抗美援朝和越南抗美战争。山东省民政厅批准为革命烈士。...[详细]
孙健(1914—1947)原名孙晋德。淄川县九区(今淄博市淄川区寨里镇)北沈马庄人。 1938年,加入八路军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同年4月到鲁南军政干校学习,期满后编入三支队,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蒲台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7年在解放蒲台战斗中牺牲。 ...[详细]
孙攻韬(1914—1941) 又名孙承舜。淄博市博山区西石马乡桥东村人。1937年初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在山东人民抗日纵队四支队任锄奸科长,1938年至1940年先后任四支队特务团营长和三团一营营教导员等职。1939年下半年,带领四支队三团一营攻打盘踞在口...[详细]
孙德启(1914—1978)民兵战斗模范。诸城市王家河湾村人。1943年家乡解放,他参加了村民兵队。 1944年任荆山区第五联防队长。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7月初, 率领民兵围攻孙家楼子伪乡公所。他冲锋在前,一举攻克、俘虏敌人十余人,缴获钢枪两支。7月11日,敌人用一营兵力和联庄会2...[详细]
宋之的 (1914~1956) 原名宋汝昭,笔名一舟、宋人。河北丰润人。中共党员。大学肄业。1932年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在北京、上海、太原、重庆等地从事戏剧和创作工作,参与组织香港剧人协会、重庆中国艺术剧社,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研究室主任,哈尔滨《生活报》...[详细]
石景芳(1912—1942),八路军冀鲁边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 原名石玉琮,1912 年1 月出生于山东省无棣县刘丰台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史书,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人。1933 年秋,考入北平宏达学校。在北平抗日救国-的影响下,受到进步思想的启迪,为日后踏上革命征途奠定了思...[详细]
邵鹏健 (1914~1988) 笔名邵劈西。江西余干人。民盟成员。193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历任南昌二中、遂川中学、余干玉亭中学教师,江西陶业专科学校副教授,余干中学教务主任,南昌师专教师,江西大学图书馆馆长、中文系教授。193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外...[详细]
沙陆墟 (1914~1993) 笔名仲虎。回族。江苏无锡人。1934年毕业于上海江南体育专科学校。1934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无锡《人报》记者,《闽北日报》,《南方日报》、《民主报》、《大江南报》及《江东日报》部主任、总、社长,上海大公滑稽剧团、百花滑稽剧团编导及艺委会主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详细]
阮章竞(1914—2000) 曾用名洪荒、啸秋,沙溪谿角村人。民国3年(1914)1月31日出生,少时家贫只上4年小学,而后一直刻苦自学。13岁起当油漆学徒,又是天涯美术社的活跃成员。20岁失业后,立刻奔赴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中心上海,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4年在南京《大道日报》发表第一部小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