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焕光,又名岳碑、瑞岚。民国3年(1914年)生于屏南县深洋村。民国14年,就读于屏南县县立第一小学,刻苦读书,成绩优异。他小学毕业后,由于家境不济,回家务农,白天劳动,夜里挑灯苦读不辍。他看到富人不劳而获,穷人终年劳动却过苦日子,心里萌生对现实的愤慨。在竹制笔筒上刻着“敢锯龙头上角,誓拔虎嘴边...[详细]
寿文魁,男,又名黄希贤、周祖祥,1914年生,浙江诸暨人。1928年同文小学毕业,1930年诸暨农民暴-动中,积极为党组织传送情报。193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底任诸暨上南抗敌义勇大队大队附,1938年8月任中共诸暨县委委员兼中共诸南区委书记。1939年3月调县委工作。9月任中共诸...[详细]
石志昂,原籍浙江上虞,1914年5月生于上海一户贫苦市民的家庭。父亲是店员,母亲是家庭妇女,童年丧父,14岁失学。因生活所迫,石志昂进入上海英商汇德丰洋行当职员。为弥补失学之苦,石志昂的业余时间,大部分都埋头于上海商会图书馆的书丛中,自学英语和文学。在那里,他结识了林淡秋、-、胡万选等共产党人,...[详细]
覃士冕(1914—1981)于1914年出生于广西东兰县坡毫区那串屯的一个壮族农民家庭。1929年参加百色起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七军政治部青年干事、红三军团第五师十三团特派员、红三军团保卫局侦察科员、第四师十二团特派...[详细]
邵清廉, 女,(1914.10—2004.8),享年91岁。 她的一生分两大部分:一是 战争年代,延安抗战女干部、解放军军马事业和军马场创始人之一,做出了爱国奉献;二是 和平年代,不索取,廉洁一生,体现了真善美的一生。 邵清廉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筹建延安炮校、宣化炮校、东北自治军炮...[详细]
任志贞(1914~1934)女。原名海棠。陕西安定(今子长)人。七八岁时在父亲任广盛的教育下读书识字。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大革命失败后,秘密进行革命活动。 1930年秋,任广盛因带头抗粮抗税,被县衙差人破孩致死。她召集乡邻扣押了两个差人,要和他们清算杀父之仇。中共安定县委决定利...[详细]
原军委工程兵顾问。 邱子明同志,1914出生,是福建上杭县人,192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县委组织部干事、少共区委书记、红军师司令部作战科科员、团政治处技术书记、师政治部技术书记、军团直属...[详细]
原福州军区司令部顾问。 彭飞是湖南省永顺县人,1914年出生,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生涯中,他历任战士、干事、连长、参谋、科长、团参谋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军参谋长、副军长、福建省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参加了长征。 彭飞...[详细]
梅廷栋(1914~1980),陕西省白水县人。家庭贫困,幼时失学,略识文字。年轻时因家贫投入国民党二十二军当兵,由士兵升任班、排、连长。1943年率全连接防驻葭县王家砭打火店村。经中共葭县县委-部主要负责人多次做工作,梅廷栋于1946年9月25日毅然率全连在打火店武装起义,陕北为之震动。休整后扩...[详细]
交通部原顾问组组长、部党组成员(副部级)。 梅盛伟(曾用名梅声为)是湖北阳新龙港镇人,1930年4月参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八十团政治部主任、红四军司令部参谋,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总务处副处长、直供处政委、太行五分区三十四团政委、二十四旅七十一团政委,合江军区五支队副政委...[详细]
马忠全,海军原副司令员。 马忠全同志1914年4月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10月参加工农红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忠全同志历任红四方面军连长、营长、团参谋等职,参加了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等战役战斗,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详细]
马仁辉,长汀策武乡人,民国三年(1914)生于贫农家庭。二十年(1931)十月,他带领几个有志青少年报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翌年十二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二十四年(1935年)十月转为中共党员。参加过第四、五次反“围剿”战役。其中在水口、武平战斗中,英勇善战,独身一人坚守阵地。长征过草地时,他身...[详细]
一位骁勇善战,攻如猛虎,守如泰山,威名远扬,有虎将称号,在影片《南征北战》中解放军抢占摩天岭战斗的指挥员之一的生活原型,他就是开国将军毛会义。 毛会义,1914年出生于兴国县崇贤乡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详细]
吕明仁,原名吕其惠。1914年11月19日(农历十月初三)出生于辽宁省庄河县大王家岛一户渔民家里,从小过继给叔父。他聪明伶俐,深得婶母疼爱。六七岁时,便随同叔父一道出海捕鱼捞虾,搏击风浪。大海的汹涌波涛,豪迈壮阔,使得他从小便具有刚毅、爽朗、勇敢、机敏的性格。 1929年夏,吕明仁考入了庄河...[详细]
吕光,原名陈癤,苗族,1914年生于云南省思茅县复兴镇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陈景星早年从政,后弃政从教,在家乡曾任过中学教员和校长。 吕光少年时代聪明好学。在家乡高小毕业后,考入昆明省立工业学校附属中学。1935年,考入北平朝阳大学。时值日本侵略者侵吞华北,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最严重的时刻。...[详细]
卢作炳(1914~1981),平利县仁河公社五星大队(今仁河乡桃园村)人,历任第4生产队队长兼大队林特副队长。共产党员。1965年,在上级提出“两手抓,双丰收”(粮食、多种经营)方针指导下,他首先带领本生产队社员,用红薯种在牛王沟换回“大红袍”等优良漆根25公斤,自育自栽漆树3500多株,又动员...[详细]
鲁宗明(1914—1975),祖籍四川省云阳县新阳乡同云村,两岁时迁居陕西省,辗转来黄陵县康崖底乡老虎尾巴村定居。 鲁宗明勤于农耕,略识文字,乐于助人,其家小康时,卖自家耕牛为佃户娶妻。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响应党组织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号召,在村里成立黄陵县第一个互助组。因长年务农,积累...[详细]
罗则化(1914~1931),生于长乐联胜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母都是正直、老实的农民。一家三口以租种地主土地及打短工为生。1923年,长乐一带疫病流行,则化的父亲罗治钗染病不起,忍痛将唯一的儿子送到霞寨一个中药铺当童工。 1928年,朱积垒在长乐领导农民开展革命斗争,饱受老板欺凌压榨的小则...[详细]
罗有荣,1914年出生于江西省宁都县,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大学区队长、副队长,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二师二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战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