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之(1913-1968),曾用名张昆山。吉林省宁安县(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人。1929年考入北平大学预科,后转入北平大学经济系学习。从1929年起,在北平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1930年经中共北平市委委员赵作霖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下半年,因躲避当时北平 政府追捕,离开北平去日...[详细]
张浩,山东寿光人,1928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东省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1982年12月离职休养,享受正厅级待遇、副省级医疗待遇。2006年3月5日在济南逝世,享年93岁。...[详细]
张汉裕(1913-1998),经济学者。台中东势人。就读台中东势公学校、台中一中肄业,台北高等学校毕业后考入东京帝大经济学部,1937年入研究所,1940年任助教,1943年任东洋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与蔡培火三女蔡淑姈结婚。光复后,民国三十五年受聘为台湾大学经济系副教授,翌年获博士学位。次年升教...[详细]
张富贵(1913—1994年),男,汉族,山东省文登人。1959年、1979年全国农业劳动模范,1964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贫协主席。1968年任文登县革委会副主任。1969年起任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1971—1978年任中共山东省委第三届、第五届委员,山东省革委会副主任。198...[详细]
张范(1913-1947)又名张奉先。东营市东营区龙居十三图村人。自幼读书,1919年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乡村师范。“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参加 国民党当局的--活动,并参与组织“赴南京学生抗日救亡-团”。193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留校任第一乡村师范附小教师,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7年被组织...[详细]
张东木(1913~2001)新城镇乔北村人。7岁随母去济南读小学、中学。1938年于辅仁大学毕业后到父亲单位东元盛染厂工作,先任工程师,后任厂长。1948年10月济南解放使他获得了新生,在给部队染绿色军装布时,把多出的万米布全部交给了部队。淮海战役时,他捐款4亿元(折新币4万元),抗美援朝捐献价...[详细]
詹步行(1913-1986),浙江宁海人,民国二十六年(1937)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4月任奉化县委委员、宣传部长,此后,历任四明山区工委书记、慈北区委书记、奉化县委书记等职,民国三十二年4月任定海特派员(岱山片),与党员童春梅在岱山念母岙开设美丰杂货店为掩护,沟通南北(苏北...[详细]
曾相娥(1913—1935)女,江西省宜春市人。1930年4月参加革命,曾任慈化乡妇女主任和宣传委员。1931年任宜萍县苏维埃政府妇女部长。1933年3月,调任湘鄂赣省委妇女部长。1935年6月,在湖南平江突围时牺牲。 来源: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同年(公元1913年)出生的名人: 吴建业 ...[详细]
袁化民(1913~1948)又名袁如为,古碑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连长、指导员、联络员。他常化装为民夫、货郎传递情报。抗日战争时期,他与李中元、张经川等在丁家埠地区组织20多人的抗日游击队,打击地方 武装。金寨县民主政府成立后,任城关区民兵游击大队长,率部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镇压-和...[详细]
叶泰青(1913-2008)河南省信阳人。1935年参加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8军手 团班长。抗战时期,任新四军第4支队手 连政治指导员,第7团营政治教导员、营长,新四军第2师4旅10团参谋长、副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4旅10团团长,华东野战军...[详细]
杨志华(1913-1941),又名鸿华、习悌,定海城里人。早年就读于浙江省立高级水产科职业学校。1928年去上海咸康华行当练习生。 1931年9月18日,日军进攻沈阳,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日军很快占领东北三省,并进一步入侵华北。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并呼吁国民党当局停止内...[详细]
杨战韬(1913年-2017年)同志是黑龙江省虎林县人,汉族,1937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省高密县游击队指导员,临沂专区第二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河南省襄城县宣传队队长,叶县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豫中地委宣传部长;吉林省扶余县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副书记、书...[详细]
杨时展(1913~1997),祖籍衢州,出生于宁波,其父杨辅庭(又名杨左江)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并在国民政府任职。1924年其父被派遣驻防新昌,故随父母定居新昌,遂为新昌人。早年就读于新昌南明小学,1928年毕业于新昌县立初级中学(现新昌中学前身),1931年毕业于宁波浙江省...[详细]
杨怀英(1913~1967)女。涞水太平村人。出生在贫农家庭。13岁时,父亲为了养家糊口,被迫以18块银元,把她卖到涿鹿县板铺村赵家为童养媳。1938年,平西抗日根据地建立后,杨怀英不但自己从事抗日活动,而且积极支持丈夫赵连隆参加了共产党,先后当了村锄奸组长和区干部。1941年11月,赵连隆被敌...[详细]
杨耕田(1913~1952)原名牛风林。阜平西庄村人。17岁任小学教员时,常同共产党员王宗良、李心仁、王德乾等人交往,借阅进步书刊,探讨革命理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地下党员领导农民和学生进行了“砸盐店”斗争。1934年4月,阜平县党组织遭到破坏,杨耕田逃往绥远。 1937年抗日...[详细]
杨春甫:(1913-2011),1913年7月生,河北省任丘县人。原名杨雨祥。1930年参加革命,曾历任八路军挺进军军部秘书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野战军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军政委、空军干部部长、空军常委等职。1952年被评为准兵团级。1954年转业后曾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和辽宁省委书记。中...[详细]
徐信(1913-1993),男,海宁硖石人。1937年10月到延安参加革命,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留守兵团宣传大队分队长、副大队长、团宣传股长,军区政治部宣传科长,纵队政治部报社社长,纵队宣传部副部长,军宣传部长,军委总后勤部文化部长,军事医学科学院政治部主任,国家邮电部政治部副主任...[详细]
许锡缵(1913~1999),是辛亥革命元老许崇灏的长子。他出生于南京,当时其父任南京临时卫戍司令。孙中山领导革命党进行讨袁“二次革命”时,黄兴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许崇灏任参谋长。讨袁失败,黄兴星夜离开南京,许崇灏也逃亡上海,尚未满月的许锡缵由母亲带着随同前往。1918年,许崇灏随孙中山到广州,...[详细]
薛世元系陕西吴堡县人,1913年5月出生,1935年10月参加革命,193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第八路军三四四旅六七八团班长,第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七团排长,第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七团、六八八团班长、排长,八路军第五纵队教导营、阜宁大队军需股长,新四军第三师八旅旅部副官,新四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