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曦晨 (1912—1939) 原名李世光,字梅秋。临淄县敬信乡(今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 齐家终村人。革命烈士。1927年考入临淄县立中学,当选为学生会常务委员。1930年考入山东省立第四师范,在进步教师马同贵 (马千里) 的影响下,参加“左翼作家联盟”。 1931年5月1日,在中共地下党...[详细]
梁锡鸿(1912—1982) 出生于大黄圃(今黄圃镇)乡绅家庭。被誉为民国时期重要的前卫艺术家。一生跌宕起伏。从小由黄圃知名塾师授教,入读广州培正中学附属小学和岭南大学附属小学并参加图画班习画,12岁参加图画比赛获得名次。民国18年(1929)考入广州美术学校中国画系,不久,转读上海艺术专科...[详细]
梁仞仟(1912—1941)原名于振。郓城县洪王庄人。运西地委书记。1931年考入省立六中,在校同爱国学生一起-,声援淞沪抗战。1935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任中共济南市委委员。“七七”事变后,受党组织派遣返乡开展党的工作。 1937年7月,成立郓城第一个党支部,他任书记。1938年任中...[详细]
梁辑卿(1912—1977) 原名世瑞。莱西上疃村人。1931年入掖县省立第九中学读书。在校期间,以“同乡会”名义组织学生-,驱逐反动教员;并多次到掖县国民党政府-,迫使县长罢免了乱派苛捐杂税的0会长。“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当地反帝大同盟组织,为配合平、津学生赴京-,带领掖县九中部分学生组成...[详细]
季文美(1912—2001),浙江义乌人。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同年赴意大利都灵大学航空工程系深造,1906年获得博士学位。1937年回国后任南昌飞机制造厂工程师。1942年起历任交通大学、华东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等校教授、系主任、校长。经过长期实践与研究,形成了系统的教育思想。他认...[详细]
1912年,出生于江苏省怀安县。 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同济大学预科班(德文补习班)。 1938年,毕业留校任昆明附属医院眼科医生,助教。 1943年,晋升讲师。 1948年,任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中美医院眼科副主任,晋升副教授。 1955年,任中南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眼科教研...[详细]
解舜臣(1912~1943),又名解小臣、解雅顺、杨再生。丹徒县(今镇江市区)丁岗乡人。烈士。民国29年(1940年)10月,盐阜抗日根据地建立后,他开始在新四军三师八旅供给部开办的阜东商店当会计。民国31年,受部队领导委托,去丹徒县上党地区转运武器弹药。他偕妻乔扮成送葬护柩的“孝子”“孝妇”,...[详细]
江洪(1912—1941)原名钱汝滨,又名钱杰东。泗水县人。1928年考入济宁山东省立第七中学,因带头搞学生-被校方开除,后转入济南正谊中学。1931年2月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聊城后师) 。1935年春任聊师党的中心支部宣传委员。 1936年春,到济宁乡村...[详细]
黄应聘(1912—1941)字莘三。临沂县黄山屯村(今属苍山县新兴镇)人。16岁考入济南齐光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回故里宣传抗日救国。翌年初参加临郯青年救国团。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东进支队八大队指导员。1940年东进支队八大队编入一一五师后,回乡继续组织地方武装。同年,他把组织起来的...[详细]
黄日宾(1912—1970)莱阳县人。他在莱阳乡师读书期间,积极参加中共莱阳乡师支部组织的-, 是-的积极分子。 1932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10月任中共莱阳县委书记。 1934年2月辞职。入党后和任县委书记期间,曾积极发展党员,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后因国民党当局追捕,离开家乡出走东...[详细]
黄锦棠(1912—1944) 曾用名黄颉、黄贯夫,民国元年(1912)2月15日出生于长洲北村。广东省立第一中学(广雅中学)毕业后回到中山,先后执教于烟州小学、北山小学、会同小学、牛起湾小学、雍陌小学、县立一小及周崧小学。在中共党员孙康、叶向荣(叶蔚文)、李琴芳等人教育影响下,1937年加入...[详细]
黄广庆(1912—1982) 大涌青岗村人。早年香港英华书院毕业。民国22年(1933)8月入读广东航空学校,为第七期学员,后又在广州燕塘陆军学校受训。编入广东空军第29中队,后任韶关航空站站长。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广州、武汉、重庆等地三大空战,屡立战功。1937年8月起一年多参加在广州、南雄...[详细]
侯光中 (1912—1942) 原名侯宜禄。淄川县王舍庄(今属淄博市张店区) 人。1927年参加东北军,西安事变时任张学良卫队机枪排排长,是直接参加捉蒋的武士之一。1939年随军入鲁。1942年8月3日随东北军百十一师师长常恩多举义,参加八路军,任新百十一师独立团团长。1942年10月28日,...[详细]
何其芳(1912年2月5日-1977年7月24日),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红学”理论家,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是“汉园三诗人”之一。著作主要有散文集《画梦录》(成名作),《一夜的工作》诗集《预言》,红楼梦的研究也颇有建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详细]
郭友邻(1912—1983)原名树桂。莒县浮来山镇泥沟子村人。1929年任小学教师。 1933年参与民先队报《齐鲁先锋》 的出版发行。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高防乡民众抗敌自卫团” 指导员。翌年2月组织了珍珠山起义,担任莒县民众抗敌自卫团政委。 是年8月成立莒县县委,他任县委书记。此后,先...[详细]
郭虹隽 (1912—1940)又名季田。诸城市万家庄镇郭新庄人。1927年考入诸城省立第十三中学。1930年初中毕业考入北平弘达学院读高中。1933年回到家乡义务办农民夜校,1934年秋重返北平考入法商学院经济系学习。翌年春以共产党嫌疑遭缉捕,后脱险。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去鲁西参加了国民党...[详细]
郭从福(1912—1944)莱阳县(今莱阳市)古柳镇左家夼村人。中共党员。他少时读书,后任本村村长。因不愿为官府征收苛捐杂税,毅然离家参加八路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胶东军区十六团团长。1944年在与日伪军作战中牺牲。 ...[详细]
顾民元(1912~1941),字弥愚。南通市城区人。烈士。其父顾公毅,通州师范教师。他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在南通中学求学期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爆发,在恽代英之弟恽子强的帮助下,与通州师范学生刘瑞龙等组织革命青年社,阅读《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后经刘瑞龙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南通...[详细]
桂树魁,原名永吉,1912年生于海南岛昌江县海尾上村(渔业村)。父亲叫桂开信(又名桂二乌),生育4男2女。二、三十年代桂家有渔船,以捕鱼为业,生活较富足;可是自从日寇侵琼后,由于战乱影响,树魁的3个弟弟相继病故,加之船只被日敌没收,房屋被拆去建炮楼,家景逐渐走向衰败破落。 桂树魁9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