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庭(1912-1991),原名黄应庭,江西省万年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0军83团副排长、中央苏区第1分区第2大队队长,坚持了南方叁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2支队4团营长、团长;解放战争时...[详细]
黄雨定(1912~1951),字以沛,安溪县龙涓乡半林村人。 黄雨定少时不好读书,不务正业,13岁时就投靠郭宗匪帮。后因郭宗内讧改投长泰叶杨瑜门下当勤务兵。因凶狠被叶看中,不久被晋升为班长。 民国22年,原盘踞在华安的詹方珍离华安到漳受编并被杀于角尾。叶杨瑜派黄雨定、萧石珠等乘虚入驻仙都...[详细]
黄寿祺,字之六,号六庵,小南区盐田(今盐田乡中街)人,民国元年(1912年)9月生。幼承家学,民国17年初中毕业,考入省立福州第一高级中学第一分校(后改名理工中学)。翌年,考入北平私立中国大学文学预科,后升入本科国学系,民国24年毕业,获文学士学位。 他在中学念书时受老师影响,对地方文献和桐...[详细]
黄君珏,原名黄维祐,1912年生,湖南湘潭人。1927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在长沙做妇女工作。马日事变后,面对严重的-,她离开长沙,只身来到上海,转入上海中学学习,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后就读于复旦大学经济系。在校期间,她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被选为学生会委员,曾组织领导了复旦学生到南京-和营救被捕...[详细]
黄敬(1912—1958),原名俞启威,又名俞大卫,原籍绍兴斗门镇,出生于北京。幼年在南京祖父处读私塾,稍后,入金陵大学附小及东南大学附小读书。1924年,随母至天津,在南开中学、汇文中学求学。30年代初,参加上海著名话剧团“南国社”。1931年初秋,考入青岛大学物理系。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爱...[详细]
黄惠良(1912~1975),广西田东县人,壮族。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战士、班长、师政治部干事、连副指导员、指导员、团俱乐部主任、团政治处主任、组织科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团组织股长、旅组织股长、团政委、抗大四大队...[详细]
黄葆芳(1912~1989年),福安穆阳苏堤村人,民国元年(1912年)5月生。民国24年毕业于上海美专。留校任教期间深得刘海粟大师器重,并亲承王个移、诸问韵、诸乐等师长教诲。后又是吴昌硕的再传弟子,其绘画、题词、字体各方面都体现出很深的功力。 民国27年,葆芳定居新加坡,从50年代起,任新...[详细]
黄垂明(1912~1992年)号阿伯,虎浿桥头人。出身贫苦家庭。 黄垂明幼务农,砍柴,放牛。16岁流浪福州出卖苦力,挖泥土、抬石头、拖板车、拉人力车谋生。民国22年(1933年),经黄垂旺介绍返回虎浿桥头参加贫农团,进行抗租、抗粮、抗债、抗捐、抗税的“五抗”斗争。同年8月,在桥头交通站任交通...[详细]
侯国卿 系山河镇的开荒户,民国元年(1912年)生。为人和气,处事公正。其家·房产之多居山河镇之首。其房虽租于人,但不以房租逼人。为本县历史上较开明之士绅。 侯氏曾祖于清朝咸丰年间由山东移民至此,同治初年,在官府地政局充当“小差”一一拉绳者。由于工作勤恳,博得好评,为鼓励他更好当差,地政局...[详细]
何祖焕(1912~1963) 何祖焕,又名何光耀,民国元年(1912)生于闽侯县(今福州市)。父何幼锷在福州一家医院当会计,有三子一女,祖焕排行第二。祖焕7岁入学,先后就读于福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福州三一中学。民国21年中学毕业,留在三一中学任教。翌年考入福州协和大学化学系,两年后考入上海圣...[详细]
济南军区原顾问。 何志远同志是湖南省浏阳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班长、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委员、宣传队长、分区委书记、代理县委书记、副总队长、支队政治部主任兼县委书记、支队政治委员兼地委书记、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军政治委员、济南军区人民武装动员部部...[详细]
何延川(1912-1946年)又名何万方,生于阿城县何家窝堡(今新华乡延川村)一个农民家庭。民国8年(1919年)春,随父母迁居县城三多胡同,就读于绥靖小学。民国14年(1925年),考入吉林省第三师范学校初中班(校址在阿城)。在学校接受一些进步师生的思想影响,积极参加学校发动的各项政治活动。...[详细]
贺伟(1912~1937),又名立爱,彩林村人。毕业于山西兴县中学,1929年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共党员。历任村赤卫队政治指导员、神府红军三支队战士、中队政治指导员、红三团连长、红七支队政治委员、红四团政治委员、红独立师二团政治委员、一团团长、八路军一二○师警备六团一营营长等职。 ...[详细]
何景(1912~1978年),字星叔,江苏泰兴县人。民国24年(1935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参加该校组织的自然科学调查团,在康藏地区进行植物资源考察。民国29年在甘肃工作,先后任西北医药专科学校兼职副教授、西北师范学院兼职副教授。民国35年后历任福建省研究院副研...[详细]
韩陵甫,祖籍河北省邯郸县,民国元年(1912年)9月生于山西省襄陵县。少时家贫,经多方资助念完小学即辍学,后在县内几个村庄当小学教员。时值国难当头,陵甫怀着救国壮志于民国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发生后,他投笔从戎,在襄东组织抗日武装,后因工作出色被送往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回襄陵...[详细]
杭逢源(1912~1970),高家堡人,出身于世医之家。他秉性聪敏,幼时仅上3年小学,后自学中医典籍成才。因其父母患热病去世,自己也几因热病而丧生,遂对伤寒病学、温病学倍加努力,而成专长。23岁时行医问世,触手成春,一举成名。神木、榆林两地城乡患者,多慕名就医,应接不暇。 后迁居榆林行医。解...[详细]
郭卓辛,男,出生于1912年,河北安次人(今河北廊坊)。是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编入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团第十三军第三十八师政治部秘书,第十三师第三十七团指导员兼技术书记,红五军政治部统计干事,红三十军...[详细]
郭秀春(1912~1987) 本县马岔乡大堡岔村人。40年代,她丈夫参加解放军后,她一边生产,一边操劳家务,饱尝艰辛。1949年丈夫在解放大西北时牺牲,她含悲忍痛,一边精心侍奉老人,一边含辛茹苦地抚养子女,同时还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她有多次参加工作的机会,都没有去,一心一意留在农村建设山区...[详细]
郭成柱(1912—1972年),又名郭春行,龙岩县(今新罗区)龙门湖洋人。民国元年(1912年)3月生。民国17年,参加村秘密农会活动。民国1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5月,参加龙岩湖邦农民暴-动,打土豪,烧田契,废捐税,分田地,建政权,剿团匪。8月,任乡苏维埃政府秘书和龙岩赤卫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