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邦彦(1912-1979),笔名硕人,浙江鄞县人。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政治系,1936年考取第四届中英庚子赔款公费生名额,赴英国伦敦政经学院留学。1939年回国,任西南联合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之后曾担任武汉大学、中央大学、北京大学政治学系教授。1949年后,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北京政法...[详细]
龙治祥(1912~1935),甘肃华池县元城乡元城村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参加工作,任乡农会主席。时驻元城川一个山寨的庆阳民团军谭世麟部某连,经常到村里抢劫民财,催粮要款,还强迫群众移民并村,建立所谓“战略村”,企图割断红军和游击队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红四十二师...[详细]
李仲辛(1912—1948),湖南长沙人,黄埔军校第六期、陆军大学第十一期毕业。曾任军令部无线电信教导大队少校队副。1935年任军令部上校科长,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侍从参谋,参加南京保卫战。1939年6月任第94军185师参谋长。1941年7月任第94军185师553团团长。...[详细]
李中宪(1912~1982),皂户李乡园子李村人。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回国任教。 李中宪曾先后为北京大学、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西北大学教授,并历任西北大学生物系主任、西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西安市政协委员、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陕西...[详细]
李智(1912~1943)阜平赤瓦屋村人。从小就给地主放牛放羊。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李智到晋察冀日报社当交通班长,工作很积极。每当夜间第一批报纸印出来,他就背上报尽快送往几十里外的军区司令部和边区党政机关。遇到下雨,他就脱下衣服把报纸包起来,用身体盖住,报纸没湿,但他自己却淋得...[详细]
李昭松(1912-1932),福建省上杭县旧县乡人。1929年5月,红四军第二次入闽时参加农民-,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春组织十多名青年参加红军,任团部通讯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提任政治部干部。参加了攻打上杭、武平中堡、江西等战斗,数次荣立战功。1931年任红12军34师政治...[详细]
李勇(1912~1990)阜平五丈湾村人。自10岁起就受到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在阜平进行的宣传教育。村抗日政权建立后,他先当儿童团长,后任抗日先锋队队长,随后到晋察冀军区教导团学习,结业后脱产担任平阳区游击队长。1942年,李勇的父亲被日本侵略者杀害。由于家庭生活困难,李勇又回到五丈湾村担任不...[详细]
刘子才(1912-1940),又名涛,安徽六安人。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六霍起义,后随红七十三师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随红四方面-战到川北,任中共亦北县委书记。1933年任中共绥定道委书记。1935年红四方面军主力长征后,任红军巴山游击队司令员,留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详细]
刘震华(1912~2001)雄县人。1940年毕业于原国立贵阳医学院。1947年被浙江大学医学院聘为外科教授兼外科主任。1951年调入河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外科,曾任院长。多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是全国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河北省委员会主委、民进...[详细]
刘亦瑜(1912~1939)字君平,曾用名刘禹,化名刘文山、许子云、高子云、小江、流石,绰号“刘疯子”。安新北冯村人。1926年夏考入保定育德中学。1927年由魏十篇、习从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因从事革命活动被校方开除,回家乡北冯村开展革命工作。以教员身份向学生宣传革命思想,培养和发展学生...[详细]
刘慕文(1912~1981)原名刘法周,别名刘希光、雨流。完县(今顺平)寨子村人。1930年参加五里岗暴-动。经堂兄刘秀峰介绍,1937年8月参加革命,到阜平县干部学校学习,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从干校学习结业,分配到中共完县第四区委任宣传委员兼区政府民政助理。1939年...[详细]
刘德本,又名嘉彰,家璋。1912年5月18日生。吉林富锦(今黑龙江省富锦县)人。 幼年聪慧好学。1928年考取东北大学预科官费生,1930年升入本科。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入关。1934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生物系后,在绥远、武昌、邢台、西安等地的中学和师范学校任教。 1937年...[详细]
刘德懋(1912~1993)曾用名刘俊衡。高阳季朗村人。1930年2月加入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1933年7月参加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1938年9月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任抗大第三大队卫生所所长,抗大第三团卫生处副主任、主任。1941年5月起历任新四军抗大第...[详细]
李赓生(1912-1949),福建省平潭县北厝镇山利村人。1912年8月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为闽中抗日游击队队员,参加了闽中沿海地区抗日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当局对闽中抗日武装发动大规模的“清剿”,李赓生随队转移到福清、长乐、莆田边界山区发动群众,坚持游击斗争。1...[详细]
李三金(1912—1936)。河南罗山人。一九一二年生。中国共产党党员。一九三○年参加红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红九军特务团政治委员。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于甘肃武威丰乐堡战斗中牺牲。 来源:白银市图书馆...[详细]
李瑞(1912~1950)阜平照旺台村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村武委会主任、游击组长。多次带领游击组杀伤敌人。一次,日本侵略军的汽车开到县城东门外,踏响李瑞他们埋的 ,车被炸翻,几个日本兵当场毙命。一次,两辆汽车载着日伪军到青沿村抢粮,车被 掀倒在地,日本兵气得吱哇乱叫。从大派山转到...[详细]
李平(1912~1990)高阳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同年11月参加八路军,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县财政科科长,河北游击军一师办公室主任、 科科长、侦察大队政治主任等职。参加了攻打蠡县、武强、北阳堡战斗及晋东南反顽斗争和1942年反“扫荡”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详细]
林贞年(1912-1939),福建省福鼎县管阳乡茶阳村人。入伍后任鼎泰(福鼎、泰顺)红军游击队战士、红军闽东独立师战士,参加了闽东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战士、江南抗日义勇军战士。1939年5月在东进江南、开辟苏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失踪...[详细]
林云(1912-1933),福建省上杭县官庄乡人。出生于贫苦农家。1929年6月参加土地革命,在上杭模范营工作。1930年初,模范营分三路围歼回龙地区的国民党驻军和民团。战斗胜利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底国民党 当局调集广东军阀“会剿”闽西苏区,相继侵占上杭、武平两县的县城。为了保卫苏区,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