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福生(1911~1942) 江苏江阴人。出生农民家庭。民国21年(1932年)到上海大中华橡胶厂做工。 进厂后,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引导下,常去业余读书班听课。民国29年初,参加中国共产党,次年被选为党支部委员。支部书记邱新培等被资方开除出厂时,他留在厂内继续领导基层工...[详细]
邢胜奎(1911—1980) 男,导演。原名邢汝忠,浙江嵊县太平乡人。出身戏剧世家,父邢洪培系木偶艺人兼坐唱班教师。12岁随父搭“丹桂舞台”(木偶班)学艺,配唱徽戏。离木偶班后于1927年至1933年,先后搭三新大连升、文武紫云等徽班唱老生。1934年因倒嗓改入女子越剧班,先后在天华舞台、日月...[详细]
萧红(1911.6-1942.1) 萧红,女,原名张乃莹,宣统三年五月初五(1911年6月1日)生于呼兰府城一封建知识分子家庭。其祖父张维祯原为封建地主,但不善经营,家境大不如前。其父张廷举系齐齐哈尔省立优级师范学堂毕业,奖励师范科举人,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其母姜玉兰,为呼兰著名私塾先生姜文选...[详细]
萧国英(1911-1979) 萧国英,女,龙溪铺镇牛山铺村人,清宣统三年(1911)元月生,6岁时父母双亡,嫁巨口铺阳家排欧阳桂芳作童养媳,生活极端困苦。l950年10月龙溪铺开始土改,她带头诉苦,积极串连贫苦妇女起来斗地主。她分得了田土家具,立志要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1952年,她串...[详细]
吴志喜(1911—1928年) 吴志喜,名之轩,号治平,练塘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七岁入颜安小学,曾以学习勤奋、成绩优异而获得学校银牌奖。民国13年(1924年)在松江读初中,受到老师侯绍裘的引导教育,开始阅读革命书籍,接受革命思想。后来随学校迁往上海,“五卅”...[详细]
吴曰聪(1911~1986) 本县西阳镇人,祖籍山东莱芜县。1936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支部书记、区委委员、区工委-部长、游击队长、县委组织部长。建国后任三原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渭南地委-部长,陕西省民委副主任,安康地委副书记,中国农业银行陕西省分行副行长、党组副书记等职。 ...[详细]
吴毓(1911~1943),南宋乡大埔山人。民国15年(1926)就读于温州瓯海公学,因参加-被开除。18年到上海君毅学院读书,又因家贫而辍学。次年到麻步鳌峰小学任教,20年1月,由叶廷鹏介绍加入共产党。21至22年,先后在灵溪等地任教。23年夏,囚身份暴露,-至北平,在国民政府第十五军教导队任...[详细]
吴茂荪(1911-1984),泾县茂林人。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教育行政系,曾任南京中央军校教官。1933年参加王昆仑主持的进步组织“南京读书会”,与主张抗日救国的进步人士开展团结抗日活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吴茂荪任第七战区政治委员会秘书,率领一部分平津-学生组成工作队,在安徽歙县川军驻地开...[详细]
吴洪英(1911~1946) ,女,出生于惠民县何坊乡王家湾一个贫农家庭,出嫁到牛茁村。 在其丈夫共产党员牛连奎的影响下,她懂得了革命道理,全力支持丈夫工作,由一个家庭妇女逐步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 1945年,日本投降后,吴洪英积极动员妇女参加妇救会、秧歌队,斗地...[详细]
吴诚忠(1911~1968),金寨县南湾人。民国18 年(1929 年)5 月参加区赤卫队,任队长。次年10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编入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参加了鄂豫皖革0据地第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民国21 年10 月,红四方面军西征入川后,历任方面军总部交通队...[详细]
文建武(1911-1951年),原名文佩武,罗田滕家堡(今胜利镇人)。文自幼丧父,母改嫁后,随母迁居河南商城县钟铺皖(今安徽金寨县)周家。1929年“立夏”节,他参加了共产党人在位于鄂豫皖边界的商城地区组织的起义,被推选为乡苏维埃政府秘书,不久便参加了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详细]
王竹溪(1911年6月7日—1983年1月30日),出生于湖北公安。物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王竹溪,名治淇,号竹溪,湖北公安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和祖父都是清末秀才。他幼年在家乡曾先后随其舅父及长兄治昆...[详细]
王可风(1911~1975),原名王继尧,萧县孙圩子乡王桃园村人。出生于耕读之家,6 岁随师启蒙,后入王寨小学、萧县师范、徐州中学高级师范科读书。民国22 年(1933年)8 月,曾在朔里、王寨小学任教。抗战开始投笔从戎,受训于国民党第五战区(李宗仁办的)潢川青年军团。萧县沦陷后,他从青年军团返...[详细]
王敬农(1911~1947),原名王肃,字敬浓,号克白,今固镇县谷阳乡前台村人。 他自幼读书,于民国19 年(1930 年)考入南京五卅中学。此间,他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籍,成了进步学生中的活跃分子。11 月,由地下党员江达轮老师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21 年,王敬农毕业返乡在家乡任...[详细]
王辉球,1911年农历9月18日生于万安县芙蓉镇雁塔村一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庭十分贫寒,出生一个多月便被送到韶口乡厦坪村姑母家里抚养,8岁时回到家里,进入王家祠免费小学念书,后考入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毕业后,因家贫如洗,父亲病重,生活所迫,1927年春,不满16岁的王辉球不得不离别家乡,随本村商人...[详细]
王尘无(1911~1938),原名王承谟。清宣统三年(1911年)出生于海门县(今海门市)。“左联”负责人之一。民国16年(1927年),考入无锡国学专修馆攻读文学,毕业后进入上海持志大学。求学期间,结识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思想觉悟提高很快,民国1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大学毕业后回海门家...[详细]
陶勇(1911~1967),原名张道庸,清宣统三年(1911 年)出生在霍邱县叶家集一个贫农家庭里。从小给地主放牛,后来当了几年窑工。民国16 年(1927 年)参加农民协会。民国18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19 年春与廖杰吾等20 多人组建地方革命武装—— 叶集模范连,不久改编为霍邱二...[详细]
陶国清(1911~1992),原名陶明和,金寨县丁家埠人,出生贫苦,童年读过3 年书。民国16 年(1927 年)参加农民协会。民国18 年参加立夏节起义任游击队中队长,后编入红军,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反“围剿”斗争。民国21 年10 月随红四方面军西征川陕。民国22 年3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详细]
唐元华(1911~1968年) 唐元华,江苏盐城人。幼年失学,10岁进玻璃厂做学徒。民国14~17年,在协昌、光明玻璃厂当吹小泡工人;民国18年至上海解放前,先后在中华、天华、天蟾、三民玻璃厂做吹大泡工人。30余年的炉边操作,唐练得了高超技艺,被提升为工程师。 1954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