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绍芬(1911—1997) 笔名黄克,清宣统三年(1911)5月2日出生于沙溪象角大兴村。国内知名电影艺术家、摄影家。中山师范毕业后,民国15年(1926)往上海在民新影片公司当学徒,先做童星后学照明、洗印和摄影。1930年与孙瑜合作成功拍摄处女作《故都春梦》。后民新影片公司改组为联华影片...[详细]
黄立夫(1911—1985)莱阳县(今莱阳市)南高格庄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中共黄县县委书记、山东省人民监察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共山东省-委员会处长、副秘书长,省水产局副局长,省水产厅副厅长、厅长、党组书记等职。 ...[详细]
何洛 (1911~1992) 笔名何鸣心。重庆丰都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系。1931年回国后在上海参加左联。1937年赴延安。历任中央党校学员,马列学院编译部日文组组长,鲁艺干部,华北联大及华北大学教师、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名誉主任。一级教授。1930年开始发表...[详细]
何家槐 (1911~1969) 笔名永修。浙江义乌人。中共党员。1932年于上海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国民党军事指挥机关、-两地任教,从事译著工作。1949年后任教于马列学院、辅仁大学 、燕京大学。1931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杂文集《寸心集》、《冒烟集》,论文集...[详细]
黑若仙(1911—1943)原名黑丽清。女。回族。临清县(今临清市)人。193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任中共临清特别支部宣传委员。1938年夏赴冀南南宫党校学习,结业后回临清组织“妇女救国会”。1939年春调鲁西区一地委妇委会工作,后到冠县开展妇女工作。同年秋任鲁西区一地委宣传科长,曾主编党内...[详细]
韩师愈(1911~1937),字仲文,号英一。泰州人。空军飞行员,烈士。民国18年(1929年),考入上海国立暨南大学。民国23年,考入杭州笕桥国民党中央航空学校。民国25年毕业,留校任侦察飞行高级教官。“七七”事变后,他多次要求参战,“不负入空军初志”。他的祖母嘱他早日择偶成家,他回禀道:“强...[详细]
韩培诚(1911—1985)原名韩洪武。长清县人。1936年考入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创办的地方行政人员训练所。 其间参加了抗日救亡团体“文化友联社”。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10月组织了长清县三区民众抗日动员委员会, 任主任。1939年6月成立三区抗日区公所, 任所长。同年12月任长清县...[详细]
韩罕明 (1911~1989) 原名韩朗周。广西合浦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1935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广州市立第三中学教师,广州中学教务主任,重庆伪农林部科员、政治部第三厅主任科员,南京伪后勤部专员,湖南音乐专科学校教授,湖南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中国作协长沙分会理事,湖南大学中文系主任。...[详细]
郭得胜(1911—1990) 祖籍石岐,出生于澳门,在石岐长大。小学毕业后随父经营百货批发。自幼天资聪敏,记忆力强,很快学会经商。抗战期间,随家人逃难到香港。抗战胜利后,在香港上环开设鸿兴合记杂货店,经营杂货及工业原料批发,后扩展改称为鸿昌百货批发商行,专营洋货批发,销售遍及省港澳乃至东南亚...[详细]
高名凯(1911.3.28-1965.1.3) 曾用名苏旋,福建省平潭县人,著名语言学家。 生于福建省平潭县苏澳区先进乡土库村。7岁入私塾读书,10岁入平潭开宗小学,12岁改入福州进德小学,13岁转入福州英华中学小学部。1925年考入英华中学。1931年秋考入燕京大学哲学系,1935年...[详细]
高光宇 (1911—1942) 原名高升,又名高凌九。淄川县洪沟村(今属淄博市张店区) 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鲁大公司淄川炭矿南庙工人大-。后从事团的工作。1930年2月被捕。1933年出狱。1934年在济南协助马馥塘创办《一线》文艺杂志。1936年去北平上学。1937年回乡参加...[详细]
方少逸,1911年8月出生,广东中山人。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参加“ ”,1947年后参与了民革的筹备工作。早年参加中山大学抗日剧社。1935年参加中华民族革命大同盟并任广州分部负责人,主编《在抗战旗帜之下》半月刊。1936年代表广州学生界赴上海出席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详细]
杜季伟 (1911—1983)原名杜成德。苍山县沈坊前村人。1929年7月,入山东省立第三乡村师范学习。毕业后曾在本村小学、文峰小学任教。1938年,结识中国共产党员宋宜安,共同组建抗日游击十七中队。同年,入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调鲁中第三行政公署直辖二营,先后任政治...[详细]
丁明(1911—1951)又名丁书奎。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人。1934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2月,在威海卫公立师范学校就读,并秘密从事革命活动。1937年12月,参加了天福山武装起义。1938年1月,参加了威海抗日武装起义。2月,参加了牟平县雷神庙战斗。 同年5月,回到潍县,先后任中...[详细]
丁梦孙(1911—1956)又名丁梦荪,原名丁惟一,曾用名丁愚樵。济南市人。1929年考入山东省建设厅任职,1934年夏与丁适存、高光宇等人组织“众鸣文艺社”,在他主持下出版不定期刊物《一线》 。 1935年末,同徐智雨、丁适存等秘密组织“抗日反蒋同盟”。1936年5月被捕,同年9月经多方营救获...[详细]
丁观海(1911-1991),山东日照人。著名土木工程学教授。丁肇中之父193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后考入上海交大,并自费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土木工程,获硕士学位。1936年回国在山东大学任土木工程系讲师,1948年赴台湾,一直担任教学工作。1991年病逝于台北,终年80岁。相关院校: 上海交通...[详细]
单连岱(1911—1946)又名单岩宗。潍坊市坊子区车留庄镇东曹庄人。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2月,调抗大一分校学习。1940年5月,他受组织委派,打入国民党厉文礼部二旅三团, 任特务中队第五分队长。7月,将队伍拉出活动在曹庄一带。 10月率80余人参加昌邑县大队,编为三连,任指...[详细]
崔景岳(1911~1941),原名廷儒,乳名运乾,化名崔皓、剑仁、卓文等。陕西三水(今旬邑)人。 14岁考入县城宝塔高等小学,受老师、共产党员许才升的熏陶,接受革命思想,参加革命活动。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了向国民党旬邑县政府-的--等活动。当年暑假,又参加了由许才升举...[详细]
陈现义(1911—1978)沂源县黄庄镇青冶行村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莱芜战役等大小战斗37次。 3次荣获一等功,2次被评为战斗模范,1947年被鲁中南军区授予“神枪手”称号。1964年7月至10月,率其儿女、儿媳6人参加县、地区、省民兵比武大会。在省民兵比武大会上,全家以优异射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