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凌霄(1911-1941),孟县城伯乡武桥村人。1926年考入开封师范学校,接受马列主义思想,从事地下革命活动。他曾利用木刻艺术宣传李大钊、鲁迅的名著作品。1935年到孟县县立五小(西虢)任教,经常向学生教唱《义勇军进行曲》、《我是少年》等革命歌曲,使学校的革命气氛空前高涨。后被调到八路军东进...[详细]
杨少振(1911~1991年) 江苏江阴人。民国16年(1927年)来上海谋生,进入正泰昌华洋杂货栈庄工作,以头脑聪明,工作勤快,赢得赏识。民国23年4月,出任正泰信记橡胶厂营业主任,并,受厂方委派赴日本采购机器设备和原料、考察橡胶制造和经营管理方法。回国后为正泰橡胶厂创“回力”商标,并广设...[详细]
杨德保(1911—1950) 土豪,凤翔县唐村乡六冢村人。曾任县自卫团中队长、大队长。凭借职权0群众小麦500余石,大烟、白洋、牲畜不计其数;杀害群众3人,霸占奸0女4人。民国37年(1948),将解放军在韩家原寄放的 300余枝、轻机 10挺、 3万发、手 1000余枚抢走,并 杀...[详细]
许子善(1911~1980),武陟县北官庄村人。192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任武陟县县委委员。1931年调到焦作,先后在李河、李封煤矿从事工人运动。1932年任焦作中心县委组织委员,4月任县委副书记。5月,省委派李新民视察豫北,成立临时中心县委,许子善负责临时中心县委工作。10月,许子善任焦作中...[详细]
徐应安(1911-4-27),新华镇五华村东华庄人,1911年“3.29”参加辛亥革命,在广州攻打两广总督署、转战飞来庙,不克,越岭至三元里负伤,于高塘大东桥遇敌遭杀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花县籍十八烈士之一。五华村 五华村会位于花都区花城北路88号,下辖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00多人,...[详细]
徐立行(1911~1985),原名俞献诚,高桥镇人。曾参加北伐战争,“七七”事变后,进延安抗大学习。民国27年(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后因成绩突出送马列学院深造。历任八路军边区总参谋部训练股长,洛阳办事处秘书主任,延安军事学院-队区队长,晋冀鲁豫野战军三纵队参谋处长,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教育...[详细]
肖学林(1911—1964)江西省永丰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军委总兵站部会计、文书科科长,红军总部队列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调查统计科科长,新四军第四师二团政治委员、师司令部科长...[详细]
肖凤桂(1911.1.3~1996.1.8),字欣吾,河南省滑县人。1928年赴省城开封,入河南省立第一中学(大一中)学习,1932年毕业于河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33~1938年,在(开封)河南省立第三小学任教。1939~1946年,在陕西省泾阳、西安等地任科员。1947年2月~1950年7...[详细]
夏家箴(1911~1978年) 夏家箴,本县胡桥乡兴隆三队人。毕业于招商局航海专科学校驾驶系,被择优选进英商怡和公司、马勒公司做事,历任三副、二副、大副等职。与南桥小学一女教师成婚后,迁居南桥。抗战期间,不为日军高薪所惑,宁愿失业,绕道香港返回南桥,在本县中学任过教员。抗战胜利后...[详细]
吴建功(1911-1951) 又名吴中杰,本县大团乡人。1928年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因故和党组织失掉关系。1934年参加进步群众团体“社会科学研究社”。1938年春,在中共浦东工委领导下,和周大根一起筹建南汇县保卫团二中队并任副中队长。1939年恢复党籍。历任浙东...[详细]
吴富善(1911~2003),1911年出生于吉安县横江镇良枧村一个农民家庭。1924年到吉安城泰记布店当学徒。1925年9月,参加吉安总工会开办的扫盲夜校。1926年在吉安商民协会会长晏燃的引导下,吴富善组织一批十五六岁的学徒,成立吉安青工学徒联合会,并任副委员长兼武装纠察队队长。在一次推选...[详细]
韦肇璧(1911~1947),生于古蓬乡板岑村的一个壮族农民家庭。青年时代就对旧社会的黑暗深恶痛绝,渴求真理。1934年,他积极参加推翻周安团董的斗争和捣毁庙宇、兴办学校的活动。因韦肇璧为家乡兴利除弊,深得民众信任,被推举充任思吉乡俭表村村长。由于对 当时社会现实不满,他挥笔写下“我的志向...[详细]
韦盛经(1911~1972),壮族。1911年出生于古蓬乡凌头村。1920年入蒙馆就读,1926年高小毕业。 1927年在宜山初中读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国中。1932年6月,南宁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任弄亡村小学教师。他为人诚实,对学生教导有方,又常常为劳苦人民 打抱不平, 深得弄亡群...[详细]
王子清(1911~1939),原名宝鉴,扬中县八桥镇石桥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曾入私塾读书,喜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句,并爱好武术。 1938年初,日本侵略军侵扰扬中,国民党县政府解散,王联络地方有志之士,搜集0,组织八桥镇商会联防队保家抗日。不久又与陈广德、王详、王炎、陈...[详细]
王仲安(1911~1948),原名化络,又名王民。泗县兴隆乡(今盱眙县境)人。烈士。13岁入私塾,失学后到盱眙城药铺当学徒。不久,赴上海闸北警士训练班学习,又辗转于临淮关、蚌埠、上海等地做工。民国21年(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十九路军在沪抗击日军,他积极投入支前行列。上海沦陷后,他...[详细]
王耀南(1911年~1984年),男,江西萍乡人。 人物生平 1911年,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区一个鞭炮世家,从小就学会了制造 和鞭炮,烟花技术; 1921年,起到安源煤矿,王耀南和父亲,祖父在矿井下当爆破工,是坑道掘进和爆破的行家里手。 1922年,参加共产党领导组织的中国第...[详细]
王茂全(1911—2016)江西省吉安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一团班长,排长,连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二团营长,冀察热挺进军第三十四大队营长,第七团参谋长,晋察冀军区第十一...[详细]
王亢(1911—1992)辽宁省营口市人。一九三七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晋西北抗日先锋总队中队长,平西抗日联军参谋长,晋察冀军区平北军分区十团营长,团长,平北军分区参谋长兼热西支队支队长,冀热辽军区副参谋长。 生平 原铁道兵顾问。 王亢同志是辽...[详细]
王鸿猷(1911年一1942年) 字嘉漠。清丰县高堡乡前王家村人。戏曲作家。15岁考入清丰古城初中。1933年考进大名河北省第七师范学校,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因发动-,反对学校当局,被开除。 1938年,王鸿猷到清丰县抗日根据地民军政治部任宣传科长。6月,抗战话剧团创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