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第二航空学校原政治委员。 何辉同志是湖南省平江县思村乡人,1929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宣传员、宣传队长、湘赣军区后方医院俱乐部主任、科长、师敌工部部长、支队政委、旅政治部主任、山西军区政治部主任、天津警备区政治部主任兼塘沽水警区副...[详细]
广东省军区原司令员。 贺东生同志是湖南攸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电话员、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通讯队队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八路军师教导大队区队长、队长、...[详细]
原后勤学院副院长。 何德庆同志是湖北省红安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历任红军宣传队队长、团政治处党委书记兼组织股长、青年科科长、抗日军政大学大队政治指导员、大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支队政治委员、副旅长、兵团司令部军政...[详细]
贺宝元(1911—1982),祖籍神木县,其父于清光绪末年逃荒来定边红柳沟镇贺圈村落户。宝元从11岁开始揽工,后租种土地,维持生活。 民国25年(1936),定边解放后,宝元分得了土地。他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勤恳劳动,发展生产。翌年即立牛犋,种地30余垧(每垧5亩),养驴3头。又过2年,有羊...[详细]
郝登鸿(1911~1945),字云程,今靖边县红墩涧乡填满梁壕人。民国十一年(1922),郝登鸿考入横山县第一高小。在校期间,由于受共产党员的影响,他读了《共产主义ABC》等革命书刊,加入进步组织学生自治会,并与高岗、曹动之等领导了以反对-污吏、苛捐杂税为中心的-斗争。 十七年(1928)十...[详细]
郭庠生,又名郭致青,1911年生于河南省镇平县。1931年考入河南开封艺术师范学校。1933年,在宛西中学任国画教师。在中共地下党员的影响下,思想日益进步,创作了一批尖锐揭露社会黑暗的漫画作品等。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郭庠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受中...[详细]
郭毓仁(1911~1935) 化名任山,郭家沟村人。幼年失母,家道贫寒,从小帮父劳动,养成勤劳、朴实、忠厚的优良品质。 1925年春,15岁的郭毓仁,被国民党86师抓去当兵,先后在该部罗德兴、李福成、常瑞楼营任战士、十长(班长)。 1933年春,郭随国民党军驻宋家川镇,他与中共地下党员王...[详细]
郭克勇(1911~1990年),山东省章邱县李官庄人,清宣统三年(1911年)出生。民国9年(1920年)入学读书,至民国18年读完高小。民国19年,到济南市一家布店当学徒,实际是给老板做家务。他干了半年就与老板闹翻而离开。第二年,他到哥哥店里当学徒,又因该店倒闭而回家。民国21年在家干农活,民...[详细]
郭可诠(1911~1987年),字淞帆,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北京。高祖柏荫、祖曾炘、父则澐均进士出身。民国22年(1933年),天津工商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任天津市政府工务局、商品检验局技士。民国24年,赴法国留学,入格鲁诺伯大学水利工程学院。两年后回国,任天津市工务局技正。抗日战争爆发...[详细]
郭凤韶,1911年生于浙江省临海县。父亲曾是同盟会会员,参加过辛亥革命。在具有进步、民主思想的家庭熏陶下,她从小就反对封建迷信和礼教,怀有拯救祖国和民族的雄心壮志。 1925年,郭凤韶考入临海女子师范,参加了由进步青年组织的、以“努力读书、改造社会”为宗旨的乙丑读书社。“五卅惨案”发生后,临...[详细]
官宗礼(1911~1970),1911年出生在新县郭家河乡范湾村官家上湾一户贫苦农民家中。“黄麻起义”爆发和柴山保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使官宗礼受到革命潮流的影响,接受了革命思想,积极要求参加革命。 1928年底参加农民自卫军,翌年秋,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副班长...[详细]
耿田(1911.11-1985.2) 耿田,女,原名耿宽云,河北省阜平县魏家峪村人。父亲早逝,家境贫寒,10岁就到地主家当佣人。后在其表哥、共产党员李信仁的影响教育下,从地主家逃出参加了革命。1929年入团,1931年入党。抗日战争时期,在后方作了大量组织工作和妇女工作。1945年"八·一五...[详细]
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 高体乾同志是辽宁省建平县人,1932年参加东北抗日义勇军,任第一军团第十二支队队长,先后参加了攻打锦西县城战斗、宁城霍里霍川战斗等,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山西高平游击大队队长,山西壶关游击支队参谋长,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三纵队九团团长、纵队参谋长,...[详细]
高思恭(1911~1987),系宜川县云岩镇北苏村人。1931年10月宜川中共党组织负责人赵正化、白彦博等提供50元资金,让高思恭在云岩镇开了个“义盛和”骡马店,作为党秘密活动联络点。他曾将当时国民党云岩区长薛××诱出后缴了手枪,让区上出资赎人,为地下党组织筹集了一部分资金。1935年正月,宜川...[详细]
高录孝(1911~1933),字雄峰,小名兴财,刘家山乡高起家坬村人。1924年入本村初小念书。该校教师阎宝泰思想进步,经常向学生宣传革新思想,录孝从小受到革命的启蒙教育。1927年考入乌镇高小读书,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转入县城高小读书,是学校党支部负责人之一。1930年在村里办了一所平民...[详细]
傅有智(1909-1933),又名友智,1911年8月20日出生于安溪县蓬莱镇登虎榜。少年时代在家乡念小学,后到厦门续读,中学毕业后当雇工。1929年秋,加入共青团。翌年夏,转为中共党员,担负同文书院团支部及店工团支部的领导工作。 1930年5月,傅有智被选为厦门赤色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委员。7...[详细]
傅衣凌(1911~1988年),原名傅家麟,福州人。民国23年(193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次年东渡日本进法政大学研究院学习社会学,民国26年回国。民国30年应聘到协和大学任教,担任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魏晋南北朝史、日本史、史学方法等课程。民国33年前往闽清福建学院任副教授。中华人民共和...[详细]
傅铁人 (1911~1929) 傅铁人,清宣统三年(1911)。出生于长汀池溪村(解放后划归连城朋口乡)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读书,15岁考入长汀福建省第七中学,在长汀上学期间,受到马列主义革命理论的熏陶,思想激进,常与同学议论社会,针砭时弊,抨击污浊,决心投身革命。于是与新泉的张瑞明等同...[详细]
傅天飞 (1911-1938),别名傅云翼、傅崇礼、傅世昌。吉林省双城县(今属黑龙江)人。1921年,在双城县立第四小学初小毕业,1923年在第一小学高小毕业,1927年在哈尔滨普育中学(后改东省特别区第三中学)初中毕业。同年秋考入东北商船学校,在校期间,由于受学校教师冯仲云的影响,开始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