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涛(1911—1937),福建省仙游县人。1929年投身革命,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仙游县委委员,组织地下联络点。1932年4月,中共仙游县委受到严重破坏后,组织恢复县委组织。同年9月调任莆田中心县委委员和莆田工农红军游击队政委,率领游击队在莆田沿海建立游击根据地。1934年4月中共...[详细]
牛文仓(1911~1936)河北任丘人,牛文良堂弟。1930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与牛文良等组织同乡会,开展-。在牛文良的影响和教育下,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与牛文良一起领导保定的-,声援保定第二师范学校学潮,遭到国民党当局通缉追捕,被迫于1932年7月离开保定,到农村开展党的工...[详细]
蒙开仁(1911—1945年),昌江县昌城乡浪炳村人,是中共浪炳村党支部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幼时曾在浪炳村念过私塾。“七·七”事变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过大光乡、旦光乡(三个乡合并)、新荣乡民主政权乡长、党总支委、昌一、三联区区员等职务。 1938年5、6月,蒙开仁...[详细]
梅必成(1911-1999)定海区临城街道梅家墩人。抗日战争以前,是一名小学教师。1939年6月,日军侵占定海城,弃教从戎,参加抗日自卫队,曾任大队附兼中队长、大队长。抗日战争胜利后,离开军旅,出任定海县参议会参议员、定海县总工会理事长。1949年夏,他重返军旅,任国民党陆军第五十二军新兵营营长...[详细]
马孝骏,男,1911年7月11日出生于浙江宁波,华人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1991年10月28日逝世。 马孝骏早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1931年~1935年,就读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小提琴专业,师从马思聪。 人物生平1936年,赴法国巴黎留学,后获音乐教育学博士学位...[详细]
马闻天(1911~1997)唐县马庄村人。1935年6月在北平(今北京)中法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毕业。同年赴法国国立里昂兽医学校兽医学专业学习,1940年获巴黎阿尔夫尔兽医学校兽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中央畜牧实验所华北工作站站长。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农业部兽医生物药品监察所第一副所长,中国畜牧...[详细]
马南风(1911-1977),又名马化麟,号次龙,陕西省绥德县马家川乡梁家甲村人。绥德东区红色根据地创始人之一。延安市第一任市长,中国建设银行创始人,第一任行长。 马南风自幼随父亲马学腾(前清秀才)读书,义合高小毕业后,考入省立四师。在李子洲等共产党人的启蒙教育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于192...[详细]
吕尾(1911-1937),女,福建省晋江县内坑人。1932年参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晋江县最早的农村女党员。1933年任欧厝村妇女会主席,积极组织苏区妇女支援红军游击队的斗争,救护红军伤病员,领导妇女会成员参加反霸惩恶斗争。1935年9月,国民党调集重兵“围剿”晋(江)南(安)...[详细]
吕和,1911年7月生。热河赤峰(今内蒙古赤峰)人。幼年家贫,从祖辈起一直给大户人家当长工。1944年,随家逃荒至黑龙江省甘南县,在火犁地屯(今甘南县中兴乡太平村)落户,仍作长工。1945年12月,甘南解放,他积极参加革命斗争。194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吕和在甘南解放前扛活27年。解放...[详细]
李维临(1911~1977)保定市区人。1935年毕业于北洋大学机械系。曾任天津炼钢厂工程师、北洋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机械系主任,负责创建了中国引信专业。著有《航空发动机设计》、《电引信设计》、《钟表机构精度理论》等著作。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详细]
刘卓甫(1911~1993)原名云章。安国南楼底村人。1936年毕业于北平(今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1937年9月参加革命,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安国县伍仁桥抗战动员会主任、冀中区深县人民政府县长、一二○师司令部政治协理员。1942年后调任晋绥边区三分区贸易局局长、晋绥边区贸易局...[详细]
柳无非是柳亚子的长女。 1990年,中国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在北京成立,柳无非当选为副会长。她和胞妹柳无垢选辑的《柳亚子诗选》,195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是建国后出版的第一部柳亚子诗词作品集。1989年,与胞兄柳无忌、胞妹柳无垢合著《我们的父亲柳亚子》。1994年,七集九册《柳亚子文集》...[详细]
刘述周(1911~1985),江苏靖江人。早年在南京、上海求学时开始从事青年-。1931年,在上海参加反帝大同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初,受中共江苏省委委派,在靖江开展重建党的工作,历任中共靖江县县委书记。后又调往上海沪东、沪西地区负责党的秘密交通、出版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详细]
黎盛根(1911-1935),福建省宁化县人。早年在县城茂和号京果店当学徒。1931年参加革命,曾任宁化县城郊区苏维埃主席,深入发动贫苦工农打土豪分田地。1932年7月当选宁化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1933年5月任宁化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期间,带领全县人民努力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支援红军,为苏区建设...[详细]
黎绍业,字仲修,1911年7月29日出生于武汉。是黎元洪的次子。原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民革委员、天津市文史馆馆员。1996年2月9日,黎绍业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五岁。 生平经历黎绍业自幼体弱多病,所以他的学业大多是由父亲延聘家庭教师,在家中教授完成的。1926年,黎绍业曾经入南开中学就读半年,...[详细]
林启樟(1911-1948),福建省南平县(今南平市延平区)土堡乡人。1946年12月参加革命,历任甲傍贫农团长、南沙尤(南平、沙县、尤溪)游击队交通员,参加了闽淅赣边区南沙尤游击根据地的反“清剿”斗争。1948年7月初,时盘踞在游击区边缘、名义上保持中立的大刀会土匪郑元路部突然撕下伪装投靠国民...[详细]
林壁(1911-1935),福建省安溪县凤山乡人。1932年,闽南工农游击队第二支队(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到安溪风山村活动时,林壁秘密配合游击队发动群众抗租抗捐,与游击队一道袭扰敌人,破坏敌通讯设施等。是年10月参加了二支队。1933年5月任副大队长,同年9月任第二大队大队长。...[详细]
李光宇(1911~1976)曾用名李文秀、李光裕。定县(今定州)北支合村人。小学毕业后考入定县省立第六中学制革班学习,后当过制革工人。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定县北支合、南支合村一带以教书为掩护,宣传马克思主义,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3年后担任党支部书记、区委委员,在清风店附近领导扫...[详细]
李光明(1911~1933) 原名李建堂,出生于延川县杨家圪台乡西沟村。民国16年(1927)在延川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加入共青团,任学生会会长。民国17年(1928)春参与延川县立第一高级小学 ,被校长开除,不久复学。秋,考入延安省立四中。民国18年(1929),陕北大饥,光明因家贫,留延川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