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名(1910~1985),斗门马山村人。民国19年(1930年)10月考入广东航空学校第五期学习飞行。民国21年4月2日毕业,在广东空军任飞行员。 民国21年(1932年)4月,张有名响应张惠长号召脱离广东空军到香港。之后不久又随杨官宇等到福建,协助十九路军建设空军。次年11月,福建人民...[详细]
张文彬 (1910-1944) 红七军政委,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中共南方工委书记。 湖南省平江县人,原名张纯清, 1910年5月生于平江县梓江东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曾入教会学校就读,积极投入-。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春到武昌中央农-...[详细]
张潭(1910~1949),河源县黄村红十月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0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45年夏,张潭在东江人民抗日武装自卫总队(代号“飞龙队”)任轻机枪手。1946年冬,转到洛阳大队任第一中队第一排排长。1949年3月,张潭在紫金中坝战斗中牺牲(原载《河源县志》第1147页)。...[详细]
张树春(1910~1952年),原名伟蕉,本县河婆镇溪角村人。张树春于潮安省立金山中学高中毕业后,到溪角小学、河婆中学任教。在汕头市立一中任高中英语教员时因无大学学历被解聘,于是东渡日、本留学,攻读政治系。 1935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张树春回国,在广西李宗仁、白崇禧部下工作,先后任少校翻...[详细]
张平凯 (1910-1990)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山西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湖南省平江县龙门镇人,1910年12月26日出生于平江县龙门镇枫树下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15岁就参加了秘密农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任红五军第三纵队士兵委员会委...[详细]
张大经(1910~1990),原籍广东省东莞市,世居广州西关。张氏早年毕业于广州长城中学,后随画家程竹筠学书画并钻研金石篆刻,对金石家黄牧甫、邓石如最钦佩。 张大经金石、书画俱能,但金石篆刻最为时人称颂,一时登门求印者甚众。名家谢稚柳、潘天寿、朱庸斋、李曲斋等,大经都曾为之治印。粤剧名演员罗...[详细]
袁文殊(1910—1993年),原名文枢,兴宁大坪人。笔名舒非,戏剧电影评论家,新中国电影的开拓者之一。 1927年考取兴民中学,参加革命宣传活动,被选为学生自治会宣传部长。1930年考取广州戏剧研究所学习戏剧文学,次年发表处女作《领带》(独幕剧)。1932年参加广州文化界大同盟,从事进步文...[详细]
杨振东 (1910~1983),耀县寺沟乡杨家河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刘志丹领导的红二十六军三团任战士、排长、司务长。他意志坚强,作战勇敢,靖边攻城战斗中,带领全班担任主攻,英勇善战,亲打头阵,立下了战功。后担任关中分区保安司令部副官、军人合作社经理、运...[详细]
徐燕谋(1910—1990),祖籍蕉城镇城西大夫第。年轻时在蕉岭县城城北学校教书。后考入广东航空学校三期。毕业后任广东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陈济棠部空军飞行教官。1936年陈济棠正联合广西李宗仁、白崇禧准备发动两广事变。7月18日,徐燕谋策动广东所有空军人员,将广东所有战机全部飞往江西南昌。此举,...[详细]
徐儒华(1910~1969.10) 徐儒华,德庆县高良旺埠村人,贫农出身。幼聪敏,性刚毅,读书学习成绩优秀,为族中父老看重,拨以祖尝资助读完初中、高中。民国23年(1934)秋在中山大学附属中学高中三年级读书时,与同班同学梁嘉、冯道先等8人秘密组织读书会,开始学习马列主义书籍。民国24年秋,...[详细]
谢映光(1910.5~1946.2),河源县船塘李田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利用教书、行医、行地理、做糕饼卖作掩护,四出宣传抗日救亡道理。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3月,谢映光接受组织任务出任李田副保长,以合法身份,秘密进行革命活动。抗战胜利后,他继续以各种身份为掩护,进行秘密革命工作。...[详细]
谢平波(1910~1943),热水镇人。在小学读高小时从师于进步青年张觉青、黄惊白。民国15年(1926)在和平中学读书,参加了“新和平青年团”,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 民国23年(1934)夏,谢平波经常到东华小学与罗响、张觉青一起阅读进步书报,讨论国家大事,自觉加入革命斗争行列。 民...[详细]
谢乃扣(1910-1951年),又名谢少民,生于陆丰县陂洋古寨村一农户。民国15 -25年(1926-1936年)以农为生。民国26年在国民党军队当兵,是年5月回家在尾山开荒,从此开始为匪。谢乃扣在该处横行独霸,在陆丰、惠来边界一带纠集匪徒不下百人,抢劫,绑票,夺0,0妇女,危害地方,残杀生灵。...[详细]
吴志渊 (1910-2012)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县)人,1910年4月生于安定县马家砭乡吴家沟村。在本地读完小学,后入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任校学生会主席,因对“立三路线”提出不同看法,受到错误处分,后得到党组织...[详细]
吴新民(1910~1978),广东始兴县人,出身农民家庭。民国15 年(1926)加入蔡廷锴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11军第10师,在师部任军需上士,随部队转战南昌、福建、广州。民国20年,先后在始兴县德华小学、新仁小学、县立小学和清化风度小学任教,同时秘密从事革命活动。 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详细]
吴青霞(1910~2008年)是现代海上杰出的女书画家。原名德舒,号“龙城女史”,别署“篆香阁主”,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书香门第,父吴仲熙是江南著名收藏家、鉴赏家。受家庭熏陶,她自幼喜爱绘画,遍临家藏宋、元、明、清名迹。1923年,年仅13岁的吴青霞画了一批扇面,在常州参加救灾赈济画展,从此崭露头...[详细]
温虎干(1910-1975年),祖籍陆丰县碣北角溪村。民国19年(1930年)因生活所迫,漂洋过海到了马来亚,开垦荒山建造胶园。后成为颇具名望的实业家。他热心当地公益事业,大力推动各项公益活动,深受社会赞誉。1950年起,被侨胞推选为马六甲惠州会馆副主席,蝉联三届,1960年后任惠州会馆主席,汛...[详细]
翁偶虹 (1910--1994)剧作家,京剧评论家。原名翁麟声,笔名偶虹、怡翁、碧野。北京人。自幼酷爱京剧,就读于京兆高中,业余常以票友身份登台演出,工净角,后致力于京剧研究并创作剧本。1930年被中华戏校聘为教师,在校期间,为学生编写过《美人鱼》、《鸳鸯泪》、《火烧红莲寺》等剧本。1939年...[详细]
王延春 (1910-1984) 中共湖南省委第二书记、代理-。 河北省曲阳县人,1910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30年曲阳县乡村师范学校毕业,到曲阳小学教书。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被捕入狱,西安事变后被释放。193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任曲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