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铣(1909~1984年),字君泽,闽县(今福州市区)人,生于日本东京。后回国,入国立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又赴美国留学,先入伊利诺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继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华顿研究院,获商业管理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上海交通大学、大夏大学、暨南大学教授、建阳东南联合大学商学院院长。民国38...[详细]
陈言廉,字志谦,乳名诗琴,南安东田甘露坑人,生于清宣统元年(1909)。其父陈恩冬,以染布、务农为业。言谦从小读书,20岁泉州培元中学高中毕业。这时,国民革命军北伐入闽,在泉州举办军训,言廉报名参加。民国17年(1928)军训结束,言廉随后加入国民革命军,从此,步入军旅生涯。入伍后,被任命为国民...[详细]
陈扬休(1909~1986年),字元良,曾用名椎甫、铁民,云霄城关人,陈楷子。民国8年(1919年),随父居厦门鼓浪屿读书。民国12年返邑,因陈炯明叛军祸云,家产被洗劫一空,扬休-当两年搬运工。民国15年,入集美农业学校,民国17年参加散发反对蒋介石传单,被勒令退学。次年,考入南京晓庄学校。民国...[详细]
陈世清 (1909-1977),曾用名陈又生。辽宁省东丰县人。曾就读于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扶轮学校和政法大学经济系。192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哈尔滨市反帝大同盟。194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被派赴珠河县特支任交通员。1934年4月被捕入狱,历时五年获...[详细]
陈慧清(1909~1983) 陈慧清,女,原名陈金玉,原籍广东番禺,出生于香港普通工人家庭。八九岁时开始学绣鞋、纺纱、缝衣,做手工帮补家用。民国13年(1924)进入大兴织袜厂当童工。 民国14年(1925),转入华南织造厂做打纱工。同年6月,省港大-爆发,她与家人来到广州,曾先后在电器...[详细]
程培才,又名华磊,字善之,宣统元年(1909年)生,平湖乔西人。幼年读私塾数年,年稍长立志研习科技,振兴实业,前往上海参观美国人经营的发电厂及其机械设备。潜心学习发电机械原理和操作技能,历时一年。民国27年(1938年)回乡与志同者集资在离平湖1公里许的岩角地方,为古田农村首建河床引水式水电站1...[详细]
陈二妹(1909~1936年),罗源县西兰乡岭头村人。民国20年(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宣传员、游击队长、区委委员等职。后被捕押送福州。“闽变”期间获释,由中共福州市委委派到连罗地区工作。民国23年初,陈任闽东工农红军第13独立团某连指导员,率队到丰余、守善一带开展工作,先在岭头协助陈顺...[详细]
陈朝攀(1909~1937年) 陈朝攀,漳平县中甲郭畲村(1942年划属龙岩)人。家贫穷,少年时期为地主雇工。1927年龙岩县共产党员张双铭到郭畲宣传革命道理,他接受教育后,同年加入青年团,任团支部书记;不久又加入共产党,成为中甲一带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1928年3月龙岩后田-后,在中...[详细]
陈宝鼎(1909~1935年),又名宝洲,清宣统元年(1909年)生于福鼎秦屿镇。7岁入塾,后因父丧家贫而辍学。年轻时受雇于鱼行,饱尝艰辛。 民国20年(1931年),宝鼎秘密参加黄淑琮等人组织的“反帝大同盟”组织,积极参与-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福鼎的日澳、筼筜、屯头、斗门、岚亭等地...[详细]
曹士荣(1909~1934) 曹士荣,男,原名曹福胜,1909年出生在保安县西乡义正川一个生活较富裕的农民家庭,自幼聪明伶利,颇有胆识。青年时,在永宁山读高小,受到中共早期党员王子宜的培养和教育,对革命有了认识。经常随同王子宜、赵耀先到附近农村了解农民生活,宣传革命道理。1928年加入中国共...[详细]
蔡衍吉(1909~1980年),字警若,晋江深沪人。小时就学于金井毓英小学,其后在泉州私立培元初级中学就读,未毕业就南渡新加坡,投靠其兄蔡衍念,未几转往菲律宾谋生。 民国21年(1932年),由菲律宾返回故里,担任山西南小学校长,后改任东垵小学校长,开始参加社会活动。民国28年因经济困难,再...[详细]
毕维舟(1909~1933)化名洪波。陕西米脂人。家境贫寒,在亲戚众人资助下读完高小,又考入米脂三民第二中学。三民二中是中共在陕北活动的据点之一,毕在共产党员教师和进步教师的教育帮助下,很快明白了穷人为什么穷和穷人要翻身就要闹革命的道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反帝反封建活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详细]
竺邦运,1909年出生于嵊州市兰洲村(原属新昌县)。1927年2月,在杭州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师学兵队,思想倾向革命。1928年后,在上海连华、德兴、美亚等绸厂做工,曾参加 斗争。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战后,返回家乡兰洲村,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同年11...[详细]
白备伍(1909~1986),原名白庆云,大佛寺乡白家村人。1930年在山西汾阳外国人办的一所医科学校读书。1934年经郭洪涛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党组织安排他到延安,以办医药房为掩护救治红军伤病员。后为八路军绥德警备司令部、陕甘宁边区医院医生。1938年调任山东纵队游击第四支队军医处...[详细]
安子文(1909~1980) 原名志翰,字浩然,本县双湖峪镇人,中国共产党的杰出的组织活动家。 安子文的父亲安庆云,字武甫,是清末廪生,民国初年曾任陕西省议员。他为人正派,常常被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邀去排难解纷。安子文小时是由一个姓王的贫农大妈奶养的,七岁进入私塾,1922年春和二弟安志铭...[详细]
朱广明(1909~1930),河南省尉氏县张市乡-村人。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1927年参加革命,193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家乡秘密从事农-动工作。他协助中共尉氏县委书记石文卓发展革命力量,使农会组织遍及县东、南、西60多个乡村,仅张市一带穷人会员就达2300人,其为赤卫队员1000余人。同...[详细]
朱焚(1909-1951) 原名朱心园,又名朱明,本县三墩乡树园村人。父亲是晚清秀才,热心于地方教育,在家宅旁独资创建初等小学堂。朱焚在读初小时,父亲病逝。朱焚高小毕业后入黄渡乡师。1927年秋在本县的农村小学执教。1938年上海沦陷后,朱焚的二哥到皖南参加新四军。不久,朱焚也参加了普济乡自...[详细]
朱琏(1909—1978),女,字景云,生于江苏省溧阳县南渡村。民国16年(1927)考取苏州志华产科学校,抗日战争前任石家庄正太铁路医院医生,以后在石家庄自设诊所,掩护中共的地下工作。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从事中共地下活动,曾任八路军野战医院院长。后来又到延安和中共中央华北局从事妇幼...[详细]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1909年2月22日生于辽宁庄河大孤山东关村(今属东沟)。1929年在天津中山中学读书时,积极参加进步-。1930年到上海,在中共 组织互济会训练班学习。同年5月到湘鄂赣苏区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5军政治部秘书、红3军团政治部秘书处处长,参加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