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冕(1908—1931)原名定瑞,江西省吉安县安塘乡人。在吉安第六中学读书时加入共青团。1926年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赣县农运特派员,赣县农民协会委员。1927年冬,任中共吉安南区区委书记。1928年3月任赣西特委委员,1930年6月任赣西南特委候补委员兼北路行委组...[详细]
周鲸文(1908年-1985),奉天(今辽宁)锦县人,东北军将领张作相的外甥,早年就读于北京汇文中学,后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留学。毕业后赴英,入伦敦大学学习政治学。1931回国,主办《晨光晚报》。1933《塘沽协定》后,在京津地区组织东北民众自救会,出版《自救》杂志。1936年任...[详细]
周成龙(1908—1939)江西弋阳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团弋阳县委书记、闽浙赣省委常委、闽浙赣省工农检查部部长等职。1934年,与柳真吾等同赴浮梁农村,开辟皖赣边新苏区,任皖赣边军分区司令员。1935年任中共江南特委书记。1939年在延安牺牲。 来源: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同...[详细]
郑重(1908—1991) 原名郑行衢,大悟宣化店人。1928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2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宣化乡苏维埃主席、分队长、油印科长、宣传科长、组织科长、作战科长、团政委、参谋主任、红四方面军总部四局副局长等职。参加鄂豫皖根据地反“围剿”斗争、四川仪陇、南...[详细]
郑启彬(1908-1935),福建省永定县凤城镇人。1928年6月参加永定-,随后转入山区开展反“清乡”斗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5月红四军进入永定后,历任乡苏维埃政府土地委员、乡苏维埃主席。1930年冬,闽南军委书记卢肇西开辟上海经汕头青溪、永定、长汀,连接瑞金的红色交通线,组建永定...[详细]
赵建庵(1908~1941)原名赵守乾。曲阳县城东大街人。童年家境贫寒,1925年考入保定大中职业学校,因参加反对 校长的 ,后转交通中学、烈士田中学学习。1926年回乡,任高门镇小学教员、校长。1928年同牛树才等一起创办“城厢临时平民学校”,任董事。1937年10月,被八路军派到唐县开展抗日...[详细]
张宗孔(1908~1932年),永城县人。1929年春,张宗孔在永城师范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校长刘公干和个别教师聚, 、宿娼、吸毒、校务混乱。张宗孔等发动同学-,并作为学生代表,前往县教育局-,要求撤换校长。 失败后,县教育局责令其写-,张宗孔回答:“我无过可悔,宁愿回家啃葛巴草,...[详细]
张勋(1908-1931),福建省永定县凤城镇人。1928年参加农 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2月在永定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会上当选县苏维埃候补执委,负责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兼任少先队总队部主任。同年8月在龙岩召开的共青团闽西特委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常委。同年10月,闽西党团组织合并为闽...[详细]
张文祥(1908-1974),吉林省德惠县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生,1924年在原籍从师学医,历5年满徒后在德惠大兴药店坐堂。后又自己开业行医。1942年7月迁入甘南县在宝山行医。1950年担任宝山乡卫生协会支会主任,先后主持建立爱民诊所和健康联合诊所。1954年调入县中医院,1958年...[详细]
张廷孟(1908~1990年) 汉河社区人。1924年12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1930年中原会战时,任飞行第二队队长。1937年任空军第二轰炸大队大队长,其后任空军第一路司令。1945年,张廷孟作为盟国中国战区空军代表,在南京参加日军受降仪式。之后,任国民党空军总司令部参谋长等职。1949年...[详细]
张寿常(1908~1971)又名张纪五。定县(今定州)城内东大街人。193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5年赴德国,入波恩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深造,从克鲁士教授学习小构造理论。1939年底获博士学位回国。 先后任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大学地质矿物系教授、长...[详细]
张荣福(1908—1936)。河南光山人。一九○八年生。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红九军二十五师七十五团政治委员。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于甘肃张掖作战牺牲。 来源:白银市图书馆...[详细]
张彭年(1908~1938)原名张鹏年,字微星,号寿臣,笔名笨牛。定兴南社(今固城)村人。1923年考入保定直隶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底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校期间,他积极参加声援“五卅”运动的活动和驱逐 校长秦万瑞的-,走向社会进行爱国反帝宣传,秘密散发革命传单,传...[详细]
张丽云(1908~1988)女。艺名筱桂花。容城东河村人。1921年在天津拜孙凤鸣(东发红)为师学习评剧,演青衣、花旦,20岁成名。20世纪30年代,与李金顺、白玉霜、刘翠霞一起被誉为评剧界“四大名旦”,成为评剧“奉天落子”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1931年前后,演出文东山编剧的《孟姜女》、《昭君出...[详细]
张魁明(1908-1961),号瑞庭,亳县人,民乐演奏家。 张魁明出身贫苦,幼年丧父。18岁时,患眼疾而双目失明。后学吹箫以-,并卖艺为生。他勤学苦练,善于从民间汲取素材,其吹箫技巧不断提高,成为一方艺人。建国前,他创作的曲调有《小花场》、《小寡妇上坟》、《哭表婶》等。建国后,他的技艺得以充...[详细]
张君(1908~1994)又名姬章群。安新人。1933年5月经李致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安新乡村师范成立党支部,任支部组织委员。1934年6月,与田小江、刘慎之等党员发动群众、张贴标语,揭露端村区长溪守仁00、压迫村民的罪行,使溪守仁被撤职。1935年任中共安新县委组织委员。1935年9月,...[详细]
张均(1908-1963)文登县(今文登市)文登营后架山村人。中共党员,曾任中共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书记。1937年参加革命,历任第一区委书记、县保安队政治指导员、营教导员等职。1963年病逝于北京,葬于八宝山。...[详细]
张厚民(1908-1949),嘉山县明光镇人(原属明东乡张郢村,今属明光镇),中共党员,1939年10月参加革命,1949年在渡江战役中牺牲。 厚民自青少年时即博学多识,1939年10月在接到新四军五支队战地服务团团长汪道涵信同志函后,他怀着为民族解放事业抗日救亡的宏图和决心,立即奔赴嘉山抗...[详细]
张根桂(1908-1957),又名跃粉、耀彩,字祥森,定潭人。家世业医,远祖张立仁(1550-1598)创劳力伤寒末药,有疏风散寒,理气和营、健胃宽中,渗湿利水之功。根桂12岁随父学医,20岁时即名噪故里,认为舌征、脉象反映人体气血阴阳邪正,擅治伤寒、热病、时病,喜用经方0,并常以针炙、草药辅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