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元(1908~1990) 原名刘惟芳,朱芦镇刘家东山村人。 1931年5月,在江西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任红军第四医院文书。7~8月,参加第三次反“围剿”战斗。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医院政治处秘书兼俱乐部主任。1932年至1937年,历任军委后方办事处文印科长、总卫生部总务处处长等职,19...[详细]
刘仁(1908—1973),原名段永鹬,酉阳自治县龙潭镇五育村人。1923年毕业于酉阳龙潭高等小学堂,1924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27年加入中国0,先后在北京、上海、武汉、天津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领导工人运动。1930年任天津市组织行动委员会-时,不幸被捕,被关进天津市第三监狱。在...[详细]
刘毓标(原名刘有和)(1908~?),生于江西省横峰县葛源店前街的一户贫农家庭,祖辈以佃田租种为生。刘毓标7 岁起帮父兄放牛、种田,10 岁时,在刘家祠堂资助的私塾读书两年半后又在家种田,17 岁后跟木匠学徒2 年。 民国16 年(1927 年)清明节,刘毓标加入了葛源农民协会,参加了年关-...[详细]
李素伯(1908~1937),原名文达,字素伯、质庵,号梦秋、梦秋子,笔名所北。海门县(今海门市)人。民国17年(192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南通中学师范班。历任南通实验小学、南通乡村师范国文教员。民国22年,回到师范教授国文。李素伯是20世纪30年代颇有成就的青年作家,创作旧体诗词数...[详细]
李思德(1908~1993年) 李思德,又名李德全,圣名斯德望,上海松江人。先后就读于汇思小学、徐汇公学。民国17年(1928年)进修道院,10年后晋升神父。历任徐家汇、张泾、曹家渡等地小学教导主任、校长等职,并在南汇、常熟、曹家渡等处传教。民国35年任张泾总本堂。翌年,任嘉定宝山地...[详细]
李平心(1908~1966年) 李平心,又名循钺、圣悦,江西南昌人。民国16年(1927年)肄业于上海大学。抗日战争爆发后,仍留在上海孤岛,所著《中国近代史》一书和主编的《自修大学》期刊,启蒙过不少青年。还和进步文化工作者一起,参加教育青年的活动,引导青年投身革命,...[详细]
林英坚(1908~1941),金寨县人。 出生贫苦,15 岁时帮人伐木、烧炭当窑工。民国18 年(1929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中,他先后任饲养员、战士、班长、营长、副团长、团长等职。他在鄂豫皖苏区参加了4 次反“围剿”的艰苦斗争,后又随红四方面军经历了曲折的二...[详细]
林鸿鹤(1908~1956) 琼剧著名丑角演员、琼剧文明戏的创始人之一。头苑镇蓝田村人。幼年活泼好动,喜欢做各种游戏。十四岁进文昌中学,爱好文学,经常参加各种文体活动。由于受“五四”运动新文化思潮的启迪,在大革命时期,参加张明凯、吴克环组织的学生宣传队,走上街头、深入农村表演评击旧礼教、反对-...[详细]
李超然,男,又名森然,号升阶,1890年出生于当阳县城关镇。1908年毕业于当阳县立高等小学堂。后又在前清秀才张明轩处学习国学数年。1912年,受聘于当阳县观音寺小学教书。1916年,李超然赴四川考入熊克武部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在熊部先后任营长,团长,教导团教务长,旅、师参谋长等职。 1922...[详细]
李白玉(1908~1936)无为县江坝乡人。民国16 年(1927 年)参加农民协会,民国1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禁粮外运斗争。民国19 年任中共无为三区冒新洲支部书记,年底参加“六洲-”,次年任中共无为县委委员。后因无为党组织遭破坏,转赴外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民国22 年任中共上海市闸...[详细]
劳冠英(1908年—1977年),名方成,字冠英,北海合浦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毕业,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二期毕业。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民军排、连、营长、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五十八师一七四旅旅长,浙江省保安司令部第一纵队司令,第三战区暂编第三十五师师长,钱塘江北岸守备指挥官。1945年...[详细]
窦克难(1908~1931),学名祖文,又名克兰,代号薛英,今六安市西河口乡郝家村窦家院人;赵慧媛(?~1931),女,中学文化程度,今金寨县齐山乡人。 窦克难、赵慧媛,先后于民国17 年(1928 年)、民国1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初两人参加-和农-动。民国19 年2 月,窦克难任少共六安...[详细]
吉猛 利国 1908-1963,黄埔军校六期学生,原国民党陆军少将。历任津浦铁路护路大队排长,南京-第三团连长,上海市保安司令部保安一团营长、中校团附。 1937年在上海吉章简保安总团任特务大队长,日本进攻上海时他奉命率部奋起反击,历经三个月撤出上海。吉猛旋任预备第六师中校副团长,赴福建长汀...[详细]
解方(1908—1984),原名解如川,又名解沛然,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之首。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早年就读于奉天(今沈阳)高级中学。毕业后被东北军选送赴日本留学,入陆军士官学校第二十期步兵科学习。1930年毕业后回国,加入东北军,同年秋任天津市保安总队队长。11月下旬当日军炮击制造天津事...[详细]
胡育英(1908~1932)金寨县双河人。民国14 年(1925 年)入商城笔架山农校读书,民国1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6 年考入南京高等学校,参加并组织-。民国18 年返乡,加入红军,任营政委。民国20 年任红四军十师三十团团政委。民国21年率部南下作战,在湖北蕲春曹家河战斗中牺牲。...[详细]
胡启隆,县在城厢(今上梅镇)井头镇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生。民国12年(1923),考入湘币厂附设职业学校金工科。不久,该校停办,转学到省立第一职业学校附设补习学校传习部织工科。民国14年,随新化旅省学生暑期社会服务团回县,分赴锡矿山等地宣传“五卅”惨案经过、帝国主义侵化罪行,推动了全县...[详细]
胡蝶(1908~1989),著名电影演员。 原名胡瑞华,女,沙坪镇坡山村人。出生于上海,9岁随父回广州培道学校读书。1924年迁沪,同年考入中华电影学校,首次在《战功》一片中任配角。1926年加入友联电影公司,在《秋扇怨》中任主角。后受聘天一影片公司,两年中拍默片15部。1928年加入明星影...[详细]
黄天 (1908—1945) 黄天,新民乡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在浙江省昆虫局图书馆工作。黄酷爱进步戏剧,曾于1935年在杭州组织业余“三五”剧社,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并为当地报刊编写戏剧剧本。 1937年10月,黄离杭赴延安,入陕北公学。毕业后,留校任陕公剧团团长,曾根据高...[详细]
黄华(1908~1933)金寨县人。民国18 年(1929 年)在县苏维埃政府宣传队任队长。民国20 年编入红军,后任红四军二师四团政委。民国21 年调任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政治部主任,10 月随主力红-移西征。民国22 年在川陕根据地斗争中牺牲。 同名人物: 黄华 (?~1284)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