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旺,贡川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二月,粗识文字,以泥水匠为生,家庭贫穷,其妻早逝。他个性谦和,与人为善,民国23年(1934年)间任贡川农会主席。 邓纯馄,贡川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七月生,小学文化,家贫无固定职业,曾任私塾教师。他天资聪颖,临危不惧。民国23年任贡...[详细]
陈伯清(1907 —1991),诸暨人。1926年11月,在上海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后,回诸暨参加革命,与党、团员一起组织学生、农民配合北伐军周凤歧部,打击军阀孙传芳部队。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初,负责东北区青年团的工作。夏,诸暨团特别支部成立,任书记。6月,兼任中共诸暨大东区...[详细]
曹仲兰,又名雪芹、雪病,上虞梁湖镇外梁湖村人,1907年2月20日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大家庭。 父亲经商,从事过运输业、窑业。1920年秋,曹仲兰在上虞县立一小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省立第一中学。入学后,他勤奋好学,富有正义感,很快赢得了同学们的信赖。他性格内向,刚毅正直,嫉恶如仇;讨论问...[详细]
曹顺兰 (1907~1935.5) 曹顺兰,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出生于连城(原长汀)宣和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卖给城里吴姓富豪为婢,民国14年(1925)又被卖与坑子堡仓下门罗启胜为妻。 民国20年春,在县苏维埃政府妇女部长黄富群培养教育下,顺兰加入革命行列,被推举为文亨...[详细]
蔡威(1907~1936年)原名蔡泽鏛,乳名景芬。宁德城关人。 蔡威出生富家。民国11年(1922年),就读于福州格致中学。翌年,随舅父林振翰赴宁波补习英语。民国14年,入上海惠灵英语专科学校读书。当时,他受马列主义思想熏陶,锐意投身革命。民国1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被上海党组织派回...[详细]
缪阿养,原名光养,乳名阿细。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07年2月7日)生于东源乡南广山村。早年务农,家境贫困。民国23年(1934)初,经中共霞鼎县委书记许旺引导而参加革命;3月,担任杨家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领导农民开展分田运动;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霞鼎县一区(桃坑)区委书记;1...[详细]
安宇(1907~1969),崇安县岚谷际下人,先后就读于崇安县立高等小学和福建省立中学。民国16年(1927)7月,在福州省立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月底回到崇安,在陈昭礼、徐履峻主持下,参与组建中共崇安县特别支部,任宣传委员。随后在崇安县立高等小学任教,向学生宣传革命道理,发展进步学生加入共青团。...[详细]
周志常(1907~1941年) 又名维刚,淞南乡人。在学生时代即追求真理,嫉恶如仇。民国17年(1928年)在宝山师范读书时,中共吴湘区委派人到学校秘密发展党团组织,周志常加入了共青团,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在学校里负责图书和壁报工作,经常向同学介绍革命书籍,宣传进步思想,借壁报《晨钟》,...[详细]
周怀民 (19077—1996824) 原名周仁,江苏无锡人。擅长中国画、古画鉴定。1962年在北平中国画研究会和湖社学山水画。曾任北平中国画研究会讲师,京华美专教授、教务长,北平国立艺专教授。1949年后历任苏南文管会鉴定委员,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作品有《山水》、《芦塘》、《葡萄》等。出...[详细]
郑英甩(1907~1988年) 郑英甩,女,浙江镇海人。幼年家贫,被卖作童养媳。民国14年(1925年),来上海作保姆。民国20年,进军鞋厂、茂昌蛋厂做工,任车间生产组长、工会主席。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退休。退休后任中共山西北路街道老泰安里居委会支部书记、主任。泰安里是老...[详细]
赵一峰(1907年~1987年) 名桂山,南乐县东吉七村人。1922年考入大名中学,1924年转入天津中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于1926年考入北洋大学,次年在校加入国民党。暑假返乡,其家无力供给返校资费,赵一峰遂到长垣县谋生。1928年暑假后,赵一峰返津,转河北省立工学院勤工俭学,不久声明退出...[详细]
张长荣(1907~1934年),字灿华,曾用名张树华,改名童长荣。安徽省枞阳县人。1921年考入安庆省立第一师范后,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担任省 领导职务,参与创建安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次年,参加领导安庆市数千学生反对军阀统治的-大-。 1925年夏,他组织学生-,声援上海 “五卅...[详细]
张耀卿(1907~1973年) 张耀卿,乳名大囡,江苏上海县(今属上海市)人。早年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民国17年(1928年)起,独立行医,设诊所于海宁路855弄9号。兼任上海市邮务工会、同济善会等特约医师。上海解放后,先后任北站医院医师,闸北区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还任华东医院、上海市...[详细]
张绍儒(1907~1970.12),河南省兰考县张君墓镇人。他性情豪放,为人正直。1938年日军侵占豫东,他出于民族正义感,组织地方武装抗击日军。不久,被兰封县县长傅贞甫委任为兰封县抗日副司令,居张公安砦一带。随后和考城抗日民主县政府徐锡鹏取得联系,队伍不断壮大,多次打击日军,引起驻民权县日军的...[详细]
张金德(1907-1983),文峪乡陈家山人,中共党员,曾任大队林场场长,多次被评为县、地区林业劳动模范。1982年荣获"河南省林业劳动模范"证书。 他出身雇农,早年随其父给富户扛长工,曾几度迁徙,有时不得不借岩坎栖身,长年风餐露宿挣扎在饥饿线上,建国后,在土地改革中定居于立水庙村...[详细]
郁永言(1907~1941),字云燕,号禹昌。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出生于通州正场(今属通州市)。烈士。出身于富裕农家。民国11年(1922年)考入江苏省第一代用师范(今南通师范)。民国17年,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深造。民国1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1年,受聘为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历...[详细]
缪元珍(1907~1931),本名缪元山。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出生于如皋高明乡小溪村。中共早期党员,烈士。民国16年(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党支部书记,参加过如皋西乡“五一”农民-。-失败后,他撤往江南。民国19年底,党组织派他随中共如皋县委书记于咸回如皋做恢复工作,担任县委...[详细]
袁良惠(1907-1935年),字叔愚,回族,亚桥乡下街人。1927年毕业于中央陆军测绘学校,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司令部参谋。精通英、阿拉伯两种外语。 1931年,袁所在部队被蒋介石调到江西进攻红军。"九·一八"事变后,袁积极主张抗日,立志"不雪国耻,不返家园",坚决反对蒋介石打内战。同...[详细]
杨文淑(1907~1983年)女,镇江人,嫁民族资本家于姓为媳。在旧社会谨守封建礼教,深居简出。解放后,在市妇联的领导和鼓励下,学习政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抗美援朝时,她捐献金银首饰,购买飞机大炮。“五反”运动时,鼓励并支持其夫遵守国家法令,成为守法户。1933年,她将1175平方米居住面积的7...[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