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庆有 (1907-1934),字雪樵,曾用名高清友、张玉焕、奇金斯基。哈尔滨人。1916年入广益学校读书,1923年考入哈尔滨甲种商业学校学习。1925年考入邮政局工作。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受党组织委派到绥芬河从事革命活动,并在东宁组建了中共东宁特支,任特支书记。1927年7月...[详细]
高录顺(1907—1935),又名云汉,字雨亭。市郊区陈炉镇那坡村人。 民国14年(1925),高录顺毕业于同官县第二高等小学。15年(1926)2月,进西安民立中学读书。17年(1928),在民立中学经张邦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积极参加-,利用假期,在家乡民众中宣传只有打倒军阀,推...[详细]
高宏轩 (1907~1936)字愈钧,化名子平。生于府谷县武家庄乡庄子坪村一个劳动人民家庭。兄妹10人,排行第三。其父边务农、边在碛塄镇开办一个小店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1912年,宏轩入碛塄私塾。1920年,到府谷县城第一高级小学上学。1928年春,以优异成绩考入榆林中学。当时的榆林中学教员、...[详细]
高步仁(1907—1965) 本县槐树岔乡好地坬村人,出身贫寒农家,少小在家务农。1933年参加红军,与共产党员拓嘉祯等人在靖边、横山、安定(今子长)等县交界处从事武装斗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秋创建陕北工农红军第十游击支队,步仁任支队长,拓嘉祯为政委。1935年初在陕北苏区...[详细]
符宝山(1907~1982),又名符学善,乌镇符家畔村人。1926年考入榆林中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赴甘肃王子元部开展 活动。1932年在榆林东南乡、米脂米东区、葭县北区一带宣传发动群众,建立党的地下组织。1934年在西安杨虎成部阎揆要团搞 工作。1938年在山西省忻口战役中负...[详细]
范友文(1907~1049),龙安乡陈坑村洋高人。世代务农,家境贫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加过“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1946年,范友文在当地贫苦农民支持下,以合法斗争形式,击败了地霸走狗范栋材,当选为龙安保保长。嗣后,巧妙地抵制反动政府的抓丁、派款、征粮等暴行,保护了群众,而自己却多次被...[详细]
樊士乐(1907~1935) 化名老赵,出生在樊家圪坨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揽工度日,练成壮实的身体,养成不怕苦、不怕累的习惯。1933年,由本村樊锦堂介绍参加共产党,积极开展地下革命工作,后任吴堡中区区委书记、县委书记、县工会主席,奔波全县,秘密发展共产党组织,开展革命斗争。 1935...[详细]
樊锦堂(1907~1935) 樊家圪坨村人,家庭寒苦,自幼从农,粗识字。他受樊峻(共产党员,知识分子)的教育,于192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吴堡早期党员,他热爱共产党,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共产党员,于1929年创建了中共樊家圪坨中心支部,任书记。 1932年,任吴堡北区共产党...[详细]
方昌禄(1907~1934年),云霄阳下村人。幼入私塾启蒙,继而就学于村里小学堂。少年时不仅文丽字美,还有艺术天赋,对绘画情有独钟,且颖敏超人,有胆识,父母视若珙璧。后因其时云霄未有中等学校,家道小康的父母冀子成才,让其东渡台湾,出外历练。未几,考入某艺术专科学校(校名失考)。旅台求学期间,偶尔...[详细]
杜衡(1907~1965)又名杜振庭、杜振清、杜励君。陕西葭州(今佳县)人。1925年在绥德省立四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任共青团绥师特支组织干事、共青团绥德地方执委会宣传委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石谦部队做 工作。1927年到西安,先后担任中共西安第二部委书记、陕甘区执委会候补委员、陕...[详细]
董每戡(1907~1980) 董每戡,永嘉横屿头村(今瓯海区潘桥乡)人。民国15年(1926)毕业于上海大学中文系,民国16年,任北伐军第十六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该年“四·一二”事变后,逃亡上海。民国17年年底,一度到日本,入东京日本大学文学院攻读戏剧一年。民国18年底回到上海,先后参加中国...[详细]
戴炳辉(1907~1940年),原名廷雁,字绍鸿,灵霍乡上南楼(今柏洋乡戴家山村)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出生。家贫,生性刚强,好习武、广结交。 民国22年(1933年),他经许旺介绍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3年4月,任福霞县委委员,11月任霞鼎县游击队长。同年12月,...[详细]
陈祖顼(1907~1976年) 陈祖顼原名时夏,字纯让,号绳武,今城关镇人,清光绪卅三年生。自幼勤奋好学,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学过泥水工,当过商店学徒。民国16年(1927)春,他在亲友的帮助下,到南平的闽北公立中学读书。民国21年高中师范科毕业,考入国立暨南大学教育系。毕业后,从事教育工...[详细]
陈正人(1907~1972)原名陈林,曾用名胡恩义、陈振铃。江西龙泉(今江西遂川)人。192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万安、遂川特别支部书记,参加组织万安-,任自卫军指导员,后任中共遂川县委书记。秋收起义后上井冈山,任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委员、副书记,中共安福...[详细]
陈元宰(1907~1939年),原名陈其昌,云霄城关人。少时在甄陶、浚源小学就读,后保送泉州培元中学,民国14年(1925年)从培元中学毕业,到浚源小学任教。民国15年往厦门,国民革命军北伐入闽,在厦门参加工农运动。民国16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与李联星等到漳浦马坪、丹井,以创办醒民...[详细]
陈式锐(1907~1990年),字心吾,号云悟,同安县人。民国15年(1926年)毕业于集美中学并升入福州协和大学,同年参加国民党。翌年北伐军入闽,被派回同安任国民党主任委员,同年秋转入厦门大学经济系。民国1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任厦门市党部指导员。翌年回集美中学执教并任厦门《华侨日报》总。民国2...[详细]
陈珪如(1907~1986年),女,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民国16年(1927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民国19年毕业后,对哲学产生兴趣。自民国25年起,从事外文翻译,将哲学辩证法名著介绍给国人,并撰写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出版总署编审。1951年,调中共中央党校任教。1955年,调...[详细]
陈理真。又名陈履真、陈力真,1907年生,安徽萧县人。早年考入徐州的江苏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萧县任教。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萧县县委青年部长。1929年8月到上海参加中共中央党训班学习,9月学习结束后调往徐州,参加恢复徐海蚌特委的工作。 1930年3月,中共徐海蚌特委重建,...[详细]
陈和盛(1907~1943年) 原名龙模,小名盛三佬,化名香菇佬。祖籍江西兴国,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出生于建阳书坊。小时读过三年私塾,粗识文字。为人刚正不阿,爱打抱不平。民国17年(1928年)9月,崇安上梅农民-胜利的消息传来,萌发了反抗阶级压迫的思想。 民国20年4月,方志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