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鹏飞 (1907-1946),原名姜凤飞,号龙涛,化名王冠英。辽宁省金县人。1924年毕业于辽宁省立第五师范。之后,入东三省陆军测量学校第二期、东北讲武堂第七期高等研究班和航空侦察班等军事学校学习。1931年派往黑龙江第二独立旅程志远部任团长。"九一八"事变后,随程志远投降日寇,参与围剿...[详细]
江桂华(1907~1931),古竹乡高头北山村人,农家子弟。就读于漳州第二师范时即受到同学罗扬才影响,开始参加革命活动。民国16年(1927年)毕业回高头,适值同乡、共产党人江德贤回乡建党,当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积极协助江德贤建立共青团和农协会等革命团体,还组建了高头农军连。冬,中共金丰区委成立...[详细]
姜敢(1907-1933),原名姜源舜,字虞廷,号树民,又号树铭,化名姜敢,福建省沙县夏茂镇人。1928年春入福州三民中学初中三年级,半年后升入福州高级中学师范科,担任校学生会主席,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共青团福州市委宣传部长、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长等职,负责领导-和互济会的工作。1929年到...[详细]
胡曰皆(1907~1961),下洋镇中川村人。生于马来亚吡叻州的华都牙也。周岁随父母回乡,8岁父亲去世,家境日益艰难,18岁重返马来亚谋生,先供职于怡保福锡矿公司,后任堂叔胡重益办的复万和锡矿公司经理,以勤俭精明深受器重。继而与重益合营复万和,又陆续自办复万生、复万利、复万昌、复万亿、复万丰、复...[详细]
胡俊山(1907~1933),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生于建宁县溪口镇。父亲是一个造船(木船)工人,祖籍江西抚州罗林乡,因外出谋生,定居于福建省建宁县溪口镇。他生有二男一女,俊山是他最小的男孩。俊山自小聪明伶俐,父母对他倍加疼爱,虽然家境贫苦,仍然千方百计供他读书。读至高小时,因家庭经济难以支...[详细]
惠志明 (1907~1938) 又名惠子明,混号长胡老马。男,汉族。陕西清涧宽州镇小岔子村人。陕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 1924年入县第一高等小学读书。1926年考入延安省立四中,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受命利用假期回本村办民众小学。先后发展马万里、惠北海...[详细]
惠思齐(1907~1989) 生于惠家塬一个贫农家庭。祖父被国民党杀害,祖母沿门乞讨,饿死在路旁,父亲作过长工。思齐8岁时,就给他人放牛。1933年,由惠庆祺介绍加入共产党,任支部宣传委员。翌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计40余年。在战争年代,忠心耿耿,为党工作。1947年春,清涧县委把中共中央从延安...[详细]
黄祖华,1907年8月8月出生于将乐县安仁乡福山村一中医家庭。1930年,23岁地黄祖华为逃避国民党抓壮丁,经熟人介绍,他到万安区公所任文书,因不满国民党官吏鱼肉乡民,横行乡里的暴行,一年后便辞职返乡,在家协助胞兄生产蜡烛销售。 将乐县安仁、大源等北部乡镇曾经是红军闽北独立师活动最频繁的游击...[详细]
黄孝敏(1907~1937年),原名黄孝闵,别号黄效明,字景骞,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一月生于平湖镇达才村。少年就读于平湖公立小学和古田超古学堂。民国13年(1924年)考入福建大学中学部。在校期间,阅读《语丝》、《创造》等进步书刊,热心参加反帝运动。民国1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详细]
黄文沣(1907~1989年),莆田人。民国15年(1926年)毕业于集美水产学校水产部,同年由学校资送留学日本农林省水产讲习所,选修水产资源与海洋捕捞专业。在学期间,曾随船赴苏联鄂霍茨克海进行捕捞实习,完成西北太平洋海上实习任务。民国19年学成回国,先后受聘于浙江省立水产职业学校、集美高级水产...[详细]
黄天天(1907~1977年),闽县(今闽侯)人。迁居福州台江十橺角安宁弄。10岁拜评话老艺人筱细弟为师,翌年登台。擅长讲演家庭、武侠和历史题材书,代表书目有家庭书《笃笃鸟》、《珍珠被》、《玉葫芦》,武侠书《英雄泪》、《风尘七剑》和历史书《月唐演义》等。抗日战争期间,与江南生合编《忠臣血》、《英...[详细]
黄明(1907~1984年) 黄明,江西宁都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民国19年(1930年)2月,黄明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5岁时,任乡苏维埃主席,区军事部副部长,乡主席等职。民国23年,黄明加入红军队伍,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连政委、团供给主任、中共支部...[详细]
胡琏,汉族,陕西华州(今渭南市华州区赤水镇北会东方村)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属陈诚的土木系,国民政府统治大陆后期的著名将领。他与胡宗南并称“二胡”,前者号称“金门王”,后者号称“西北王”,但在蒋军中流行这样的说法:“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金门王”。 抗日战争中以第11师...[详细]
洪丝丝(1907~1989年),本名洪永安,笔名丝丝、漱玉,同安翔风里金门岛人。 洪丝丝读完两年中学后,在金门公学等校任教。民国14年(1925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曾任国民党金门县党部青年部长。大革命失败后,到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在中华中学任教。课余时间写时事评论,投寄棉兰∠洋日报》,...[详细]
何达人,浙江诸暨赵家泉畈人。大革命期间,受本村同族叔父,早期中共活动家汪寿华的影响,接受了马列主义启蒙,倾向革命。1927年3月,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四·一二”-政变后,目睹国民党 分子背信弃义,大批残杀昔日的合作者共产党人时,何达人愤然离开国民党军,回到了自己的家乡。1928年初,参加...[详细]
韩吾亮(1907~1977年),山城六安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成年后靠租种地主田地和打短工过活。1949年9月南靖解放不久,韩吾亮被选为县首届农民代表大会代表,1951年任六安乡农会主席,1953年春任八一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股长,1957年任六安乡农业技术推广网主任。韩吾亮培育水稻良种卓有...[详细]
郭滴人(1907~1936年),原名尚宾,龙门镇湖洋村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生于佃农家庭。小学毕业后,迫于生计,弃学前往漳州,在叔父的小杂货铺当学徒。后在叔父资助下就读于厦门集美师范,结识许多进步同学,阅读了《新青年》、《响导》等进步书刊,在校刊和报纸上发表揭露现实,抨击时弊的文章...[详细]
关胜启 满族,1907年生于八家子乡,早年毕业于吉林省后期师范学校。从事教育工作近40年,先后在红旗、营城子乡村小学做教员,在八家子乡靠山村小学、五常县师范学校、拉林镇第一小学担任教导主任、校长。1956年调入五常县第一中学任副校长。他性情耿直,对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培养了几代人才,在五常...[详细]
高正鹄(1907~1980年),男,汉族,山东省昌邑县人,高中毕业。曾任太平区中西医院院长、哈尔滨市政协委员,太平区第一届、第二届政协常务委员。1980年病故,终年72岁。 高正鹄出身贫苦,自幼好学,1917年至1928年在原籍私塾读书兼学医。1929年至.1950年分别在山东省诸城县,黑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