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汇川(1907—2003年),又名冀良俊、冀吉臣曲周县曲周镇冀庄村人,192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曲周县特别支部创建人之一。历任曲周县特支书记、县一区战委会主任、县参议会参议长、县救国会主任;肥乡县救国会主任;冀南区委土改工作队组长;河北省委研究室研究员;华北局农村工作部农场处副处长;天...[详细]
江德贵(1907-1937),福建省永定县人。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1928年6月参加全省规模最大的永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5月红四军解放永定后,在乡苏维埃政府负责军事工作,积极带领人民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运动,组织青年参军参战,扩大地方赤卫队武装。1930年调县苏维埃政府军事部工作...[详细]
黄公伟(1907~1989)原名士学,字颜民,号东雨轩主。定县(今定州)北陶邱村人。1935年毕业于北平(今北京)燕京大学中文系,后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任研究员,专攻东方哲学。回国后任天津《益世报》主笔,上海《新民报》副总,台湾《全民日报》总主笔、总兼副社长,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和辅江大学三校哲...[详细]
黄德馨(1907—1999) 别名惟吾,应城城南肖湾人。少时曾在安陆崇文学校、武昌博文学校读书。1927年1月,入黄埔军校六期学习。1929年8月,先后在日本明治大学、日本陆军炮兵工程学院学习。1933年11月回国,任国民党陆军工兵学校中校教官兼工兵教导营营长及学生大队长;1934—1939年,...[详细]
黄长春(1907-1931),福建省上杭县南阳乡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受革命思潮影响,于1929年参加农民协会和赤卫队,同年6月参加南阳农民武装-,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率赤卫队配合红军作战。1930年3月率赤卫队编入中国工农红军,在闽西独立团工作。1931年春担任闽西独立团团长。同年4月,国民党对...[详细]
郭汝瑰(1907—1997),人称郭小鬼,土木系13太保之一,川军军阀郭汝栋堂弟,黄埔5期生,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失去了组织联系,-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回国后进入陆军大学进修,抗战时期以出色的参谋能力获得陈诚的赏识,纳为心腹,内战期间一年三迁升为国防部作战厅长,并重新与中共建立了联...[详细]
顾礼宁(1907~1959),宁波奉化人。浙江省立第四中学师范科毕业,南京中央大学史地系统研究生。民国十八年(1929)起先后在上海澄衷中学、立达学院和奉化中学、宁波效实中学等任教员、校长。民国三十五年起出任定海县立中学(今舟山中学前身)校长。1950年8月,复任定海县立中学主任委员,1953年...[详细]
耿奎(1907~1943)阜平邓家庄村西门吉自然村人。1926年考入阜平县高小读书。高小语文教员李殿阁为中共地下党员,经常在学生中宣传进步思想,耿奎虽未入党,但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1928年当地遭受天灾,颗粒无收,在家操持家务的耿奎做通父亲的工作,当年免收地租,还把家里仅存的两担黑豆拿出来救...[详细]
高克林(1907—2001)原名高文敏,陕西渭南人,曾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治委员,最高人民检察署副检察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82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人物生平建国前(1907-1949)高克林...[详细]
高寸(1907-1933),福建省龙溪县(今漳州市芗城区)人。雇农家庭出身。1928年参加革命活动,1930年5月参加石亭乡乌石农民-。193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4月红军攻克漳州后,参予在高坑、乌石、埔尾等村重建赤卫队,打击土豪恶霸的斗争。1933年5月3日在高坑山上召集赤卫队员会...[详细]
符宗仁(1907—1945年),临高南宝区文代村人。出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1924—1926年,在郎基小学读书时,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影响,怀有“救国救民”的壮志,1926年冬参加中国共产党。1927年2月,临高农 动训练所成立,他是该所第一期学员。1927年7月,南宝成立了农民自卫军,符宗...[详细]
冯德胜(1907~1936) 今延川县延水关镇北村人。幼年丧母,随父种田。青年时为谋生从军2年,回乡后扛长工度日。1935年初,参加延水游击队,旋编入陕北游击队17支队,后任县保安队长,并加入共产党。1936年2月红军东征时,县保安队编入阎红彦领导的红30军,任1营1连连长,随部东渡黄河,在...[详细]
杜邦宪(1907—1943),新四军第五师第十三旅政治部主任。 又名王炳朗、王开宪。出生在湖北钟祥县石牌镇一个贫苦家庭。1925年7月,考取中强中学,在董必武派到钟祥的共产党员的引导下,传播革命理论,并成为学生会领导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参加县党部筹建工作...[详细]
董义珍(1907-1939),福建省福鼎县前岐乡人。入伍后任鼎泰(福鼎、泰顺)红军游击队战士,红军闽东独立师战士、班长,参加了闽东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班长、江南抗日义勇军班长。1939年5月在东进江南、开辟苏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于南...[详细]
丁楷(1907~1931.9)革命烈士。安徽省霍山县人。1922年考入设在黄栗杪的霍山县立第二高级小学,曾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1926年在安庆工业专门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考入安庆工业专门学校学习。1927年秋受党的派遣,回到家乡,先后在蔡家河、长岭庵小学任教,以教员的公开身份为...[详细]
闵春华(1907-1958)又名张英,回族,镇江人。民国14年(1925年)在江苏省第九师范读书时受“五卅”运动影响,积极参加反帝斗争,并于同年先后参加国民党及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16年初任国民党镇江市党部工人部长。北伐军抵镇,镇江总工会成立时,被选为总工会常务委员(即工会主席)。同年10月参加...[详细]
陈宜铜(1907-1934),福建省上杭县旧县乡河西村人,系上杭县党和红军的早期领导人陈丹成的胞兄。1929年7月参加上杭旧县农民-,此后任通贤乡苏维埃政府主席,积极组织苏区各项建设。1934年1月在通贤反“围剿”斗争中被伺机反扑的 派杀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追认陈宜铜为革命烈士。...[详细]
陈亚姨(1907~1947年),女,莺歌海村人,后移居望楼港(今乐罗镇望楼港村),因丈夫名甘亚养,故人们称她为“甘嫂”。甘嫂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到敌据点散发传单、暗探军情。后来,她家成了当地共产党组织秘密活动的联络站。1939年末至1944年初中共崖县县委书记叶云夫、常委何赤、崖感联县办事处主任林庆...[详细]
陈雷(1907~1991),原名牟春霆,山东日照人。1927年经邓恩铭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10月,中共日照中心县委发动了震惊全国的“日照暴-动”。他任中国工农红军鲁南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并与司令员郑天九具体指挥南路支队。暴-动失败后遭通缉。建国后曾担任山东省副省长。 来源:中共临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