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紫光(1905~1970年) 朱紫光,又名之光,浙江杭州人。民国19年(193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先后任职于上海江南造纸厂、浙江省立植物病虫害防治所。民国22年任上海中孚染料厂副工程师,参加开发中国第一代染料硫化元工作。民国24年任上海华元染料厂厂长,主持...[详细]
周熙良(1905~1984)东至县人。3 岁起识字,后读家塾,12 岁起学英文,15岁进上海大同中学,民国15 年(1926 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化学系。在校读书期间,牢记杨杏佛提出的“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口号,积极参加 ,由此被父亲周达禁闭在家。民国17 年去英国留学,民国21 年...[详细]
周传鼎(1905-1929年),字延祚,阜阳城人。民国4年(1915)年,入安徽省立第三师范附属小学读书,民国9年(1920年)入南京中英中学读书,民国12年(1923)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南京创办《新阜阳》杂志。民国13年(1924年),入大厦大学学习,参加了“...[详细]
郑庭笈(1905~1995) 原国民党军四十九军中将军长。字竹斋,号重生,文教镇美竹村人。1927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第十师排、连、营长。1933年任第十师五九八团团附,参加过“围剿”福建人民政府之十九路军和江西苏区的三、四、五次战役。1938年升国民党荣誉第一...[详细]
郑昕(1905~1974)原名秉壁,别名汝珍,庐江县七桥乡郑家湾人,后迁居盔头乡盔头坂,是著名的哲学家、教授。民国13 年(1924 年)秋入南开大学哲学系,两年肄业。民国15 年北伐进入0时,去广州。第二年初去德国,先入柏林大学哲学系。民国18 年转入耶拿大学哲学系,在哲学权威布鲁诺·鲍赫教授...[详细]
赵田英(1905.8~1963.12) ,女,瑶族,生于蓝田瑶族乡南坳黄虎坪村。嫁为人妾。她目睹山区居民苦于求医,她唯一的亲生女儿在11岁时也因黄肿病亡。从此,她决心用祖传的一些草药秘方为群众治病。 赵田英利用山区丰富的草药,刻苦钻研。亲自采药并在自己身上做试验,经过10多年的临床经...[详细]
詹力之(1905~1998) 曾用名尊铣,头苑镇对面山村人。1923年入广东省立工业专业学校读书,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为中-员,任工业专门学校团委书记。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受国民党中央党部的派遣于1926年春同祝家斌等回文昌建立国民党文昌县党部,任国民党县党部财政部...[详细]
张子珍(1905-1927年),别名张-,阜阳城人,幼年读私垫。民国10年(1921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14年(1925年)回阜阳开办“淮颍书局”,参与组建了中共阜阳小组,并担任小组长。民国15年(1926年),他受共产党组织派遣,考入黄埔军官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以叶...[详细]
张友荫(1905~1931)霍山杨家河人,民国13 年(1924 年)考入武汉中等师范学校,民国1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和武昌农-动讲习所学习。次年秋回乡开展农-动,以长岭庵小学校长身份为掩护,与时任该校教务主任的共产党员丁楷一道,白天教书,夜晚走村串户组织农民协会,入会农民...[详细]
〔张一轩(1905~1931)〕又名国清。金寨县汤家汇镇人。民国18 年(1929 年)参加赤卫军,民国20 年1 月编入红军。曾任红四军十一师参谋长。民国20 年8 月,在攻克英山战斗中牺牲。汤家汇镇 汤家汇镇地处金寨县西北部,豫、皖两省交界处,人口3.6万,镇域面积197.3平方公里。文...[详细]
曾昭宏(1905~1932)金寨县人。民国18 年(1929 年)立夏节起义后参加红军,民国21 年调任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二二四团政委。10 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武装斗争。同年在湖北黄安七里坪战斗中牺牲。同年(公元1905年)出生的名人: 晏八风 (1905~1932) ...[详细]
余世荣(1905~1936)霍山三尖镇人,少时家贫未能入学,稍长帮父亲做挂面谋生。民国16 年(1927 年)参加赤卫队,次年参加游击队并任队长。民国19 年初参加红军,次年任红四军十八团-表,曾任霍山县苏维埃政治保卫局负责人。民国21 年,随-移川陕边境,后任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巡视员,民国22...[详细]
云广英(1905~1990) 原名云昌旭,字亮初,又名云清,化名林秀光。1905年生于会文镇朝奎村。 小时在乡里振群学校读书,1924年考进广州广雅学校。大革命期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活动。1927年“四·一二”被通缉,离穗赴新加坡、吉隆坡等地谋生。...[详细]
俞保元 (1905—1930) 俞保元,化名蔡昌,出生于排衙镇西北(现港东乡排衙大队七生产队)的一个贫农家庭。16岁进陆伯良的布庄当学徒,在陆铁强、俞甫才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 1927年初,俞保元由叔父俞甫才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到武汉国民党...[详细]
叶义山(1905~1933),原名竹青,太湖县大石岭磨塘角人。民国14 年(1925 年)到安庆读书,民国17 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大石岭特别支部副书记、中共太湖县委委员、县委书记。 民国18 年9 月,在减租减息斗争中,叶义山等密送通牒,警告土豪劣绅说:“盐卖五十钞,必将你屋烧;稻卖...[详细]
姚克(1905~1991) 原名姚志伊、姚莘农、笔名姚克。安徽歙县人,生于福建厦门。东吴大学毕业。 30年代初致力于优秀外国文学作品的介绍和翻译。民国21年(1932年)为向世界介绍中国的作家,翻译完成了鲁迅《短篇小说选集》的英译本,并与鲁迅成为交往密切的朋友。鲁迅对姚克“以西文介绍中国现状...[详细]
杨植亭(1905~1982)六安市淠莲乡人。民国17 年(1928 年)参加农民协会,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21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五军团供给部军实科副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军区供给部军实科科长,军区直属供给处处长,军区供给部副部长。解放战争时期,...[详细]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又名张贯一,号润生,字骥生,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民国12年),考入河南省开封工业学校,1927年(民国1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豫南特委书记,领导了确山农民-和刘家庙起义。 ...[详细]
杨国夫(1905~1982),霍邱洪集人。民国16 年(1927 年)冬,在姚李庙黄油坊帮工时参加农会,次年1 月加入共青团,任大别山秘密交通员。民国19 年参加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率领一支由18 人组成的红军小分队活动于鄂东北、豫东南。参加了长征。历任连长、营长,直罗镇战斗后,提升为陕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