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江 (1905—1970)号荫九。博平县人,今属茌平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8月建立中共袁楼支部, 任支部书记, 直属中共山东省执委领导。1928年1月参加阳谷坡里-,任-武装谍报科科长。5月任中共鲁西县委委员。同年秋调中共山东省委工作。9月在高唐西袁庄被捕。1929年逃出监狱...[详细]
官天民,海南万宁县(今万宁市)后安墟人。1905年官天民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官开爵,为人忠厚,思想进步,支持革命,后在南洋病逝。母亲冯氏,朴实善良。官天民有兄弟3人,0德民,老三林民,他们跟随父亲到南洋谋生,老三在南洋参加革命,后被叛徒出卖被捕牺牲。 官天民身体粗壮结实,热...[详细]
管清秦(1905—1974)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人。1928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革命工作。 1929年11月,任中共潍县县委宣传委员。1930年6月,潍县县委改组为中心县委, 他任青年委员。1938年1月,历任泰宁县区中队队长、县武装部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兴县-长、松江省公安分...[详细]
缪谷稔(1905~1944),又名青裳,化名李念慈、陈一鸣。江阴申港缪家垫人。中共早期党员,烈士。14岁到常州当学徒。民国15年(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又加入中国国民党,担任国民党武进县党部执行委员兼商人部长。民国1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一二”-政变后,曾回申港暂避,两月后返...[详细]
高益伦(1905—1966) 民间艺人。胶州葛埠岭村人。自幼生长在民间鼓乐班世家, 6岁随父做差,11岁学吹唢呐。1922年,脱离其父的鼓乐班子,只身赴即墨投拜于伦仙、 于理仙、于文仙三名高师学艺。于1924年3月学成丝竹乐奏,回归故里组建起一个鼓乐班,活动于胶县、即墨、平度、青岛一带,名...[详细]
高仰云(1905-1968),又名凌如,字祥庭,陕西米脂人。大学肄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米脂县区委书记、米脂市委书记、关中地委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西北局党校副校长兼教务主任。建国后,任中共中央第二中级党校党委-兼校长,1957年受命出国担任越南爱国党校顾问。1958年回国任南开大...[详细]
高锡贵 (1905—1947)又名高培武。平邑县石崮庄人。192 5年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 1928年毕业后去上海学医一年半, 回乡后开设药房以行医为业。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3月,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赴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山东工作, 他乔装护送。5月,带新任省委书记郭洪涛及中...[详细]
高盘昌(1905~1932)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生于阳湖县白家桥附近(今区境内)。17岁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学徒。民国13年(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4年与-一起被选为商务印书馆工会负责人,并担任商务工人纠察队队长。民国16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组织上送他到苏联...[详细]
高燮宸(1905—1977)名佩礼。日照市东港区秦楼街道高家村人。1926年北京大学物理系学生,因病休学。1927年在日照响应北伐。1930年为县中学教务主任,不久又回北京大学考入研究生班。1935年先后在栖霞、日照、莒县中学任教。“七七” 事变后,他参加五十七军抗日宣传队。1938年加入共产党...[详细]
傅书堂(1905—1961)原名傅余庆,绰号“大杠子”。高密县北关人。1924年参加工人运动。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国共产党四方机车厂支部委员会书记。1925年2月初他参与领导四方机车厂工人-斗争,使-持续9天。发表《胶济铁路四方机车厂工人-胜利宣言》。此间,胶济铁路总工会成立,他被推为副...[详细]
冯至(1905.9.17-1993.2.22) 原名承植,字君培,笔名琲琲、CP、鼎室等。河北涿县人。诗人、德语文学专家、杜甫研究专家、翻译家。 少年时就读于河北涿县小学,后考入北京市立第四中学。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在《创造》季刊上首次以冯至的笔名发表诗作,同年参与创立新文...[详细]
费巩(1905~1945),原名福熊,字铁寒,后字季曾。原籍吴江县同里镇,至其祖父时迁苏州。清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十八日(1905年9月16日)生于苏州。费树蔚之子。爱国民主人士,烈士。民国12年(1923年)考入复旦大学。民国14年参加“五卅”运动。当年冬,与袁世凯孙女袁慧泉(原名袁家第)结婚。民...[详细]
范景周(1905—1981)泰安市人。基督教牧师。1918年入泰安萃英中学读书,在校入基督教。1925年考入私立青岛大学,1927年因家贫辍学。1929年在青岛筹建吉昌商行,自任经理。1949年青岛基督教卫理公会成立后,历任执事部部长、主席。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青岛市政协一至五届委员会委员、常委,...[详细]
杜云庐(1905—1977)曾用名杜广洙,字润鲁。东平县腰庄村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宋哲元第一集团军。后赴四川白沙大学任教。抗战胜利后,他以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鲁青分署简任视察兼秘书主任职到青岛, 做支援解放区的工作。 1948年,在济南省立第三中学任教。1950年后,历任山东省民革筹委会常委、...[详细]
杜希陵(1905—1941)又名杜述甫。乐陵市大孙乡吴官庄人。先后就读于惠民师范、上海大陆大学、中国大学外语系。1929年加入国民党。1935年—1936年,在武训中学任教务主任。1938年秋,先后任县动委会副主任、主任。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泰山支队政治部主任。1940年—1941年,任晋...[详细]
董文田(1905—1935)字烟农,化名王刚、李世梧。栖霞县(今栖霞市)朱元沟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任中共燕京大学支部书记。“九一八”事变后,为北京大中院校南下-团负责人之一。1933年春在保定被捕。1935年病逝于汉口国民党军人监狱。相关院校: 燕京大学同年(公元1905年)...[详细]
陈振亚,1905年出生于乐会县第一区南堀乡(今琼海县嘉积镇南堀管区)加宝岭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陈学长,又名陈祥光,素以行医为业,为人忠厚老实;母亲何氏是个勤劳俭朴的农妇。振亚有胞弟振麟和3个姐姐。 振亚少年时到大姐夫家乐会县第二区珍寨村,在珍寨高等小学校读书。他受“五·四”时期...[详细]
陈继全(1905—1941)枣庄市山亭区大北庄村人。抱犊崮山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193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鲁南抱犊崮山区第一批党员。6月在大北庄牛鼻子洞建立了山区第一个党组织——大北庄党支部,担任支部书记。党支部先后发展了第二批、第三批党员,成立了武装小组。他倾其家中所有,作为党的活...[详细]
陈成功(1905—1950)又名宪发、希伟。祖籍莒县,出生于吉林省。幼年在朝鲜接受日本教育,通晓日语。山东沦陷后,充当汉奸。先后在青岛、日照给日军当翻译。1941年组织“中国和平军”,自任少将司令,网络汉奸、特务、土匪、地痞、流氓800余人,盘踞涛雒栈子、夹仓等临海地带,配合日军扫荡,淫、掠、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