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05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905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朱涛 [公元1905年-1957年]

  • 朱涛(1905—1957)原名朱凤霄,曾用名朱翔九。长清县东齐村人。出身于贫农家庭,青年时代从事小学教育。1937年“七七”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同年10月,参加长清县各界人民抗敌后援会。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长清县一、二区合建一个中共区委,任区委组织委员。1939年12月,...[详细]

朱彬周 [公元1905年-1945年]

  • 朱彬周(1905—1945)莱芜县冯家林村(今属莱芜市莱城区)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鲁中军区干部学校校长。1945年在沂水牺牲。 ...[详细]

周余三 [公元1905年-1961年]

  • 周余三(1905—1961)临朐县人。1949年参加工作。历任济南市立一院副院长,济南市中心医院副院长。为济南市儿科专家。1956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生产者。 ...[详细]

周煦良 [公元1905年-1984年]

  • 周煦良 (1905~1984) 笔名舟斋、贺若璧。安徽至德人。民进成员。1924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学院。1928年毕业于光华大学化学系。1932年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文学系,硕士。历任暨南大学、四川大学、光华大学、武汉大学及华东师大教授、系主任,上海《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副总。中国作协上海分...[详细]

周奎麟 [公元1905年-1942年]

  • 周奎麟(1905~1942),又名周一斗,化名林开、周青。太仓浏河镇人。中共早期党员,烈士。民国10年(1921年)到上海物品证券交易所当练习生,后为场务科职员。民国1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翌年,任中共交易所支部书记。民国16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后,当选为沪中区民代表会议常委、大会执行主...[详细]

周发乾 [公元1905年-1948年]

  • 周发乾(1905~1948),字振兴。灌云县三区六塘乡(今属灌南县大周庄)人。民国18年(1929年)考取灌云县运河乡村师范。因其母被土匪杀害,他于民国22年1月,在武障河渡口,连续枪杀5人,其中2人是土匪,另外3人是无辜百姓,遂遭官府通缉和土匪寻杀,-潜逃,投靠省保安副司令孙应符做门勇。后由干...[详细]

郑云岫 [公元1905年-1933年]

  • 郑云岫(1905—1933)又名郑心亭。益都县(今青州市)人。1924年考入青州省立第十中学。192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在1931年发起组成了“益都县革命委员会” 并任委员。1932年5月,任中共益都县委宣传部长兼兵运工作。 是年8月,任益都武装-总指挥。-失...[详细]

郑天九 [公元1905年-1933年]

  • 郑天九 (1905—1933)原名鸿锡, 字天九。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山字河人。“日照-” 主要领导人之一。 出身于地主家庭。1921年入县立高等小学读书。1924年考入济南正谊中学。1925年夏,结识了共产党员丁君羊、中共山东地方执委会书记邓恩铭。与安哲、牟春霆等一起成立了“少年日照学会”。19...[详细]

赵友贤 [公元1905年-1931年]

  • 赵友贤(1905—1931)又名赵一航、赵宏,化名陈道威、汤玉清。河北保定人。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军委书记。1927年在上海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互济会,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12月,受组织委派赴青岛,任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军委书记, 并兼职互济会的工作,发展赤色工会组织。1931年4月...[详细]

赵效三 [公元1905年-1973年]

  • 赵效三(1905—1973)原名赵德立。东平县彭集镇苇子河村人。1924年考入省立一中。 1928年赴北平读书。1933年参加北平青年学生南下-团。1935年自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期间参加“世界编译社”、“山东留日同学会”等组织,创办《东声》月刊,宣传爱国主义思想。1936年6月回国。1937...[详细]

赵庭秀 [公元1905年-1942年]

  • 赵庭秀(1905—1942)济南市人。历任乡长、乡党支部书记、陔山区区长等职务。1939年,他开始参加抗日救国活动,在本村建立了抗日自卫团,自任团长。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垛庄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他担任乡长,后任乡党支部书记。1942年春,日军在垛庄安设了据点。他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带领区中队队员深...[详细]

赵常林 [公元1905年-1980年,骨外科专家]

  • 赵常林(1905—1980)黄县(今龙口市)人。骨外科专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23年,入齐鲁大学医学院求学。毕业后,历任齐鲁大学医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先后在北京协和医院、齐鲁医院、济南市立医院从事医疗和教学工作。1947年,赴美国纽约骨科医院留学。翌年回国。解放后,历任山东省立第二...[详细]

张雨田 [公元1905年-1939年]

  • 张雨田(1905—1939) 又名张奎霖。淄博市张店区湖田镇上湖田村人。曾就读于北京国民大学,毕业后任教。1937年秋,与中共地下党员刘玉玺组织师生成立了“抗日后援会”,后在湖田地区组织百余人的抗日队伍,1938年加入黑铁山起义部队,被编入第三中队,任司令部机械科科长兼兵工厂厂长。193...[详细]

张玉圃 [公元1905年-1977年]

  • 张玉圃(1905—1977)原名张之藩。庆云县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任南皮县县长。 1940年任鲁北专署文教科长。1943年3月任庆云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5年任惠民行署民政科长。1946年任华东支前大队大队长。1947年复任惠民行署民政科长。济南解放后,任山东省民政厅办公...[详细]

张式沅 [公元1905年-1976年]

  • 张式沅 (1905~1976) 笔名安娥。女。北京人。中共党员。1929年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回国后在上海参加党内工作及社会文艺活动。历任武汉、重庆、桂林、昆明等地战地记者,儿童保育会常委,上海市立戏剧学校教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戏剧学院歌舞剧院、中国剧协干部。1931年开始发表作品。...[详细]

张洛书 [公元1905年-1946年]

  • 张洛书(1905—1946)又名张伊宾。广饶县红盆村人。早期中共地方组织领导人。1921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在济南求学期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1月,被选为济南学生界代表,赴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0月赴淄川,先后在洪山煤矿、胶济铁路做工运工作...[详细]

张开泰 [公元1905年-1978年]

  • 张开泰(1905~1978),别名吴伯雄,海南崖县(今三亚市)藤桥区风塘村人。1905年张开泰出生于风塘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七岁时,父亲去世,他跟着母亲、哥哥和两位姐姐靠耕作农田过日子。后来,在他的迫切要求下,母亲求人说情,让他读了两年初级小学,后再进高小读书一年,不久后因故辍学。 张开泰...[详细]

张绩之 [公元1905年-1934年]

  • 张绩之(1905~1934),幼名张十成。滨海县东坎镇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中共早期党员,烈士。早年因生活所迫,15岁去上海做杂工度日。不久,与在上海的中共早期党员接触,并接受共产主义思想。民国14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具体从事上海的青年与-。民国15...[详细]

张洪福 [公元1905年-1968年]

  • 张洪福(1905—1968)临清县老赵庄(今属临清市)人。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响应党和人民政府的号召,带头参加互助组、合作社。1952年,出席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会议并被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68年病逝。 ...[详细]

张德善 [公元1905年-1930年]

  • 张德善(1905—1930)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人。1928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组建了柳科村党支部,并任支部书记,还被任命为中共潍县城北区委委员。1929年2月, 任中共潍县县委农运委员,分管潍县北乡的工作。他先后组建了河南等村的党支部,组织了周围农村300多人的“吃坡”队伍。同年秋,任中共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