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友仁(1903—1935)江西余干县人。1903年8月26日出生于江西省余干县城关镇后街湾“二酉庐”(现余干县镇阳水沟)。1922年春考入上海美专,次年底加入赵醒侬在上海组织的“江西青年学会”,1924年秋任上海 宣传干事,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夏毕业,回到家乡从事革命活动。“四一二”...[详细]
潘禹九(1903~1958),名锡畴,东王乡莘里村人。合阳中学毕业后,入王雨亭部任连长,随军出关。1930年驻马店战役后晋升营长,后又晋升团长。民国21年(1932),驻防韩城,协助韩城与山西河津划定黄河滩地界。民国31年(1942)任九十八军四十二师副师长,率部在山西晋北祁县一带抗击日寇。19...[详细]
蒙成德(1903—1962年),南宝区上坎村人,生于农民家庭。1927年参加革命。1930年底,在临高县苏维埃政府筹备委员会主席谢明义领导下从事党的工作。革命低潮时期,在南宝地区进行革命活动。 1939年4月,蒙成德到波莲乡带笏村姐姐家,说服姐夫,交出 2支, 1支,支持抗日。 1941...[详细]
马子云(1903~1986),伏六乡灵井村人。民国8年(1919),在北京专习铜器传拓与碑帖鉴定。后受聘于故宫博物馆,先后在古物馆、美工组、铜器组和书画组从事铜器传拓和碑帖研究工作,继任故宫博物馆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等职。摹拓铜器器形,在传统技艺基础上,运用-原理,使器形图象具有鲜明...[详细]
马重雍,回族,1903年生,云南通海人。曾任新届中学校长、甘肃省参议员。建国后,历任甘肃省伊斯兰教协会主任、甘肃省民委副主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常委、甘肃省第四至六届政协副主席。1990年2月12日逝世。...[详细]
马士修(1903~1984)高阳人。1923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5年毕业于法国加恩大学理学院,后获该校数学硕士、国家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在法国潘加赉学院研究理论物理。1935年回国,曾任北平(今北京)中法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北平师范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工业学院教授、工程光学系主任。...[详细]
马秋江(1903~1942)海南澄迈县恭贵乡封平都银题村(今马村镇马村)人。马白山之胞兄。1922年在琼山中学就读。1928年秋参加中共地下组织。1929年到上海文艺学院学习,并在中共沪西区委宣传部担任油印出版工作。1934年返琼。曾任中共昌感县第二小学支部书记、昌江县“小学教师抗敌后援会”干事...[详细]
毛万里(1903—1982),浙江江山人,毛人凤的胞弟。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八期,后任国民政府国防部保密局中美联合办公室少将主任。与籍贯江山的军统人员戴笠、毛人凤、毛森并称“三毛一戴”。后逃到台湾,毛万里到台湾后先后担任过国防部保密局内湖训练班副主任、中美联合办公室主任。1966年3月17日,国...[详细]
毛绍成(1903~1932)女,又名展旗,吴家店人。1927年参加革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妇女运动,曾任中共赤南县委妇女部部长。在红军攻打英山的战斗中,她带领一支由50多名妇女干部组成的慰劳、宣传队,深入前线,护理伤病员,开展阵前宣传,受到红军领导人的表扬。1932年10月,红军...[详细]
卢仁福(1903—1968)海南省通什市南圣镇牙南上村人。苗族。保亭县政府副县长。民国32年(1943年),国民党军队杀死其妻子和二子二女,其携一子死里逃生躲进深山老林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民国36年(1947年),琼崖纵队解放南圣后,是当地较早从山林0来与民主政府联系并参加革命工作的苗族人。...[详细]
罗寿春(1903-1931),福建省上杭县溪口乡人。出生于贫农家庭。1918年毕业于广东省蕉岑中学,后在广东大埔县石上小学任教。期间接受马列主义,参加进步的政治活动。192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9月进入广州由毛泽东主办的第六期农 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于同年11月回上杭县工作,在蛟洋乡...[详细]
李卓华(1903―1931),福建省永定县岐岭乡人。毕业于厦门集美学校师范部,在校期间接受马列主义,积极参加学生反帝-。回到岐岭后,与陈兆祥等人在当地创办学校,宣传进步思想,发动青年学生与土豪劣绅开展斗争。1926年4月当选国民党(左派)代表参加了国民党福建省第二次代表会,会上同 势力作坚决斗争...[详细]
李之道(1903~1932)原名李任予,又名黎亚克。广东新丰人。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广东、江苏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29年4月任中共闽西特委军委主席,6月任红四军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后任第二纵队-表。1929年12月,参加了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被选为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1930年7...[详细]
李永梧(1903-1927),字实秋,新繁新农乡蓟家村人。幼年就读于新繁小学,秉性端庄,勤奋好学,191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省立成都第一师范学校。随着新文化运动传播到成都,李永梧经邑人刘弄潮介绍,学习《新青年》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反帝反封建的文章,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决心为国为民奋斗。 ...[详细]
刘子谷(1903—1986) 字虚中,乳名御香,曾用名复君,汉川马鞍乡高岑村人。1920年7月考入襄阳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23年秋,转入武昌中华大学就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时由组织决定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1924年初,联合在汉读书的汉川籍学生,成立汉川同学会...[详细]
刘顺元,1903年10月诞生于山东博兴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形成了强烈的爱国思想,追求救国真理,投身进步活动。1928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共产党领导的南方农 动的影响下,开展轰轰烈烈的反恶霸、打土豪的农 动。他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信仰共产主义。1931年5月,经当时中共...[详细]
刘连甲(1903-1931),福建省永定县湖山乡人。打铁工人出身。1926年冬在平和九峰秘密加入农协组织参加革命活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湖山地区最早的党员之一。1927年春回到湖山地区秘密建立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反对土豪劣绅的斗争。大革命失败后,于1927年10月在香坪组建五坎赤卫队,进行...[详细]
刘景韶(1903-1987)字琴子,原籍建湖县。民国20年(1931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教育行政学院。民国21年以后定居镇江。自幼爱好音乐文学,初学琵琶,继学古琴,是“梅庵琴派”第二代著名琴家徐立孙的高足,他不仅继承发扬“梅庵琴派”原有的雄健质朴之风,而且吸收“广陵”、“虞山”两派绮丽细致的特点,...[详细]
刘华圃(1903~1968)又名刘春永。安国西王奇村人。15岁在药店学徒,17岁入天津隆顺榕药庄。他潜心钻研业务,虚心学习中药鉴别加工技术,几年后擢升为总经理。1939年被推举为天津市国药同业公会会长,多次冒险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抗日志士。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加紧对天津商界掠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