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开(1903~1984年),汪村乡人,后迁居江潭乡。祖辈务农。他自幼随父种山植树,林业生产经验丰富。建国初,他将土地改革中分得的荒山80亩,开垦造林,仅5年时间,扦杉木13800株,成活率达95%。合作化期间,被吸收为中共党员,任永丰农业生产合作社副社长。1954年被评为县劳动模范,出席省农...[详细]
袁聘之(1903—1940),山东省保安第二十二旅少将旅长。 字诏三。山东茌平县大桑乡袁家楼人。1925年从聊城省立二中高中毕业后,考入北平法政大学。1926年,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第二年参加北伐,历任排长、连长。战斗中,屡建战功。1929年,考入北平大学法学院继续深造。1934年毕业后,...[详细]
袁克玖(1903年~1973年),又名克久,字铸厚,河南项城人,袁世凯九子。民国总统黎元洪女婿。 幼时与其他几个袁家子女一起赴美国留学,在美国呆了十年,1930年回国后在天津耀华玻璃总厂担任英文秘书,后来又协助六哥袁克桓在启新洋灰公司办实业,出任过公司营业部主任。此人对历史有浓厚兴趣,喜欢泡...[详细]
叶钦和(1903—1986),原名志元,别名志鸿,惠阳县秋长周田人。民国14年(1925)参加省港大 ,任汕头 委员会纠察委员会书记、汕头建筑总工会书记。民国15年(1926)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赴新加坡从事华侨工作。抗战初期,历任新四军筹建处接待副官,军部副官处科长,副官处副官科长,...[详细]
姚伟信(1903~1983),定海金塘大鹏岛人。父亲姚承恕,以商业起家,不幸早逝。留下4个年幼的儿子,由母亲抚养成人,其中辛苦不言而喻。姚伟信排行第二,从小立志继承父亲的事业,17岁时,离开家乡到上海,进入锦章银楼(俗称金店)当练习生,学习银器首饰技艺,3年满师,受聘于上海闸北义泰银楼,主持业务...[详细]
姚普生(1903—1932)字经香,天门蒋场镇人。1922年春,考入湖北省第一师范读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秋,北伐军到达武汉时,他在武汉(武昌)黄鹤楼演讲是,带头欢迎北伐军。随后,他受党组织派遣,回天门协同彭正浩、鄢泽孚、帅汉章、马振邦、张静安、邓楚英等积极领导天门的工农...[详细]
杨景山(1903~1927)高阳城关人。原籍清苑-村,其父经商,迁居高阳,占籍相府街。杨景山14岁升入县高小,学业优异,与同学王锡疆、王重民并称高阳学界“三杰”。1919年7月考入保定直隶第六中学。学业之余涉猎进步书刊,接触新文化思潮。1921年,保定直系军阀通缉革命青年王锡疆,王被迫弃学避入北...[详细]
杨懋春(1903~1988)字勉斋,1903年生于台头村。1988年2月5日在台湾省台北市台湾大学逝世,享年85岁。1930年,杨懋春山东齐鲁大学毕业后,考入北平燕京大学研究院。1939年赴美国康耐尔大学学习。先后在齐鲁大学、美国康耐尔大学、斯坦福大学、华盛顿大学及台湾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详细]
许希孟(1903年~1929年),原名许绍贤,本县石堰乡土门店人。1926年春,许希孟经其胞兄许继慎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入武昌农 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与周狷之等人一起,在家乡开展农运工作。至1928年,他先后发展20多个农会会员,建立了戚家桥乡农会、中共戚家桥乡党小组,还组织了一支农民“别动...[详细]
徐复观(1903—1982),亦名秉常、佛观,其师熊十力为之改“佛”为复。晚年居香港时,用名“天行”。浠水县团陂人。12岁就读于县城高等学堂。旋入省立第一师范。1926年入湖北省国学馆,1928年东渡日本留学,不久,考入陆军士官学校,涉猎政治、经济、哲学诸书,视野大开。“九.一八”事变后,因秘密...[详细]
徐才益(1903-1929),男,汉族,桃源县栖凤乡(后为基隆乡、今架桥镇)让湖坪村人,1903年出生。1923年,就读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25年3月参加革命。同年,赴广州黄埔军校学习,旋在校加入中国***。 1926年8月,他与周维城等组建中共桃源支部,积极发展党组织。9月,任县党部武装...[详细]
徐冰(1903-1972)原名邢萍舟,笔名西萍。河北南宫人。青年时代在上海读书,曾参加学生-。1923年赴德国留学。1924年在柏林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在德国积极参加响应上海五卅运动的爱国活动,与朱德等被德国当局逮捕。不久被驱逐出德国,转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回国后到上海,...[详细]
徐玮(1903-1928)原名宝兴。江苏省海门县人。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创办上海沪西工友俱乐部,从事工人运动,并参加上海五卅运动和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历任共青团上海小沙渡区委书记、团上海市委委员、团浙江区区委书记等职。1927年出席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详细]
夏云阶(1903-1936) 1903年生于山东省沂水县,因家贫移居黑龙江省汤原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汤原中心县委和抗日组织遭到破坏,满洲省委派夏云阶去恢复党组织和创建游击队工作。1936年成立了抗日联军第六军,夏云阶任军长,活动于松花江两岸,被日寇视为“北部国防线上的心...[详细]
萧韶(1903-1934)江西吉安人。自幼父母双亡,靠贫穷的叔父抚养长大,勤奋好学。吉安阳明中学毕业后,1922年考入上海大学,积极参加学生-,接受革命思想影响。1925年10月毕业,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四期政治大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被派遣随北伐军返回赣南,开展群众工作。9月参...[详细]
肖韶(1903—1934)江西吉安县人。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1926年6月回赣南,参与组建中共赣县临时县委,主编《国民日报》。后任中共赣州特支委员、赣州总工会执行委员、副委员长、兼任赣州工人纠察大队总队长,“赣州工农训练班”班主任。1927年1月底,调任江西工农运动训...[详细]
吴元隆(1903~1941)原名吴元章。海南澄迈县桥头镇文兵村人。贫苦农民出身。1926年参加革命工作,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贵南支部书记、澄北区委书记、琼崖西路工农红军第五连连长。1932年,琼崖红军第二次反“围剿”失败,革命趋向低潮。他带领贵南党支部的共产党员坚持革命斗争,使贵南...[详细]
武晋氏(1903~1948)女。新城(今高碑店)泗水营村人。出生于晋家营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7岁嫁给泗水营扛长工的武兴山。多年的苦难生活,磨炼出了她刚毅、疾恶如仇的性格。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辛桥区委书记李自玉来到泗水营村宣传和组织抗日工作。她积极协助区委工作。在区委书记李自玉的培...[详细]
吴红记(1903-1949),福建省云霄县和平乡上坂村人。1903年4月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活动,时为闽南游击队的接头户,在救治伤员、传送情报、安排宿营、购买物资、护送人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49年1月27日被“清剿”的国民党军保安队抓捕,随后活埋在望安山,壮烈牺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