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锡镠(1903~1935),寻乌县留车乡留车村老寨下人,民国15年中学毕业后,与潘叶煌、潘明庆赴武汉,后随贺龙、叶挺部队在福建工作。民国16年回寻乌,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留车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创办老寨下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三·二五”-时,任留车方面-指挥,-后转往平远、梅县、兴宁一带,...[详细]
郑奕奏(1903—1993),艺名传坤,长乐人,杰出的闽剧表演艺术家。表演细腻凝重、蕴藉而富热情,唱腔委婉缠绵,韵味独异,有“福建梅兰芳”之誉,被称为“闽剧泰斗”。世有“北梅南郑”之称,1952年,北南两位泰斗会晤北京,相见恨晚,亲如手足,梅兰芳抑不住内心激动把自己的相片赠予郑奕奏,并题诗曰:南...[详细]
赵文洲(1903~1967年) 赵文洲,出生于沪西赵家花园世代花农之家。8岁随父学种花。擅长插花技术,精通树桩盆景制作。所生产的花草树木,由小贩登门批售,或送至斜桥花木市场出售,名贵品种曾远销国内外市场。赵于种植实践的同时,潜心研究多种草木的药理作用,为平民医病。 ...[详细]
詹慕禹(1903~1931)金寨县双石人,15 岁考入笔架山蚕科学堂,在该校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7 年(1928 年),在六安高级实验小学任教,秘密组织农民协会,参加六霍起义,红三十三师组建后,任该师一 六团-表。后历任红四军十一师参谋长、中央独立师政委,皖西北独立师政委等职。民国20 ...[详细]
张洪坤(1903~1932)金寨县人。民国18 年(1929 年)参加革命。曾任中共赤城县县委委员,赤城县独立团团长。民国21 年9 月,在麻埠掩护主力红-移的战斗中,身负重伤,英勇牺牲。 同年(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 詹慕禹 (1903~1931) 安徽省六安金寨县 ...[详细]
张伯声(1903~1994),曾用名张谲骏,河南荥阳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地质教育家。 张伯声父亲张铭宸,为河南省议员,南阳中学监督。张伯声幼年就学于农村,经常参与农事,深知农民疾苦。1913年,进荥阳县城高小学习,喜爱自然地理。1917年考取开封留学欧美预...[详细]
于维功(1903~1963年),又名于文成,七级镇湍湾村人,系即墨籍第一位中共党员。 于维功青年时到青岛四方机厂做工,1924年11月由邓恩铭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工人运动的骨干分子。1925年2月,由邓恩铭、纪子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嗣后,他先后任四方机厂工会执行委员、胶济铁路总工会常务...[详细]
余述云(1903~1932)金寨县槐树湾乡人。民国18 年(1929 年)参加赤卫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六安六区游击大队分队长。民国21 年调英山县,后任中共英山县委书记。同年6 月,不幸被捕,于10 月惨遭杀害。槐树湾乡 槐树湾乡地处金寨县腹地,北距县城梅山37公里,辖19个行政村、...[详细]
袁渊(1903~1992),原名袁焕卿、袁章斐,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十月生于江西省南康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幼年时在家帮人打工,16岁就外出到南安府当学徒、店员。之后在著名0人、 领袖赣州总工会委员长陈赞贤的领导下,于1925年起从事 活动,曾任本县店员工会委员。大革命失败后...[详细]
袁绍柏(公元1903-1929),字智惟,安岳县民主乡人。1926年在武汉参加革命武装部队,后随部队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广州起义。在起义战斗中,袁绍柏英勇顽强,与部队战士多次击退国民党军队进攻,赢得胜利。1929年7月,在对国民党军队猖狂进攻海丰、陆丰苏维埃政权的...[详细]
尹仲容(1903~1963),名国墉,字仲容,流光岭人。尹少时就读其母创建的南昌正蒙女校,民国14年(1925)以第二名毕业于南洋大学电机工程系。先后二次供职交通部电政司,将一向分设的邮政和电信、电信局和电台合并;收回外商控制的沪(上海)一烟(烟台)一沽(大沽)水线;筹建9省长途电话网。初展才识...[详细]
杨仁叔(1903~1931),又名仁杰,字吉甫,号家瑞,西充县青狮镇苦竹垭村人。杨仁叔幼而好学,日有所长,渐对“有势利之心、依人作威、刮从民财以充欲望者痛心愤恨”。 杨仁叔认为“研究学问,是我们自己的事,不当靠着人家督促的。要服务社会,做有益的分子,亦不得不尽心研究,也是不必要让人...[详细]
杨觉天(1903~1970) 又名杨耀,原籍陕西靖边县,1940年定居三原。杨父瑞亭曾参加陕西辛亥光复,后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军,壮年殉职。杨觉天幼时启蒙于本地私塾,后就读于榆林中学,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任教导团副排长、连长。1926年参加北伐,任少校营长;1932年在邓宝珊...[详细]
栩栩(1903——1932),本名许炎生,别号美卿,沔城人。家贫,10岁充经馆勤杂工,并为旁听生。3年后入沔城阖州高等小学堂,1920年入武昌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3年加入中国0。1924年2月参与创建沔阳县第一个0小组。其后一年间,先后参与创办平民小学和《晨报》,宣传革命。同年7月,与娄...[详细]
谢祚永(1903-1985) 谢祚永,坪上乡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八月生。民国l4年(1925)毕业于长沙雅礼大学,获理科学士学位,翌年留学美国,专攻有机化学,先后获密西根大学硕士及俄亥俄大学博士学位,他完成“在三氯化铝的存在下脂肪族醇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缩合”(Condensation...[详细]
谢箫九(1903~1941)原名谢文韶,安徽省濉溪县五沟区童亭乡射圩子村人。 谢箫九自幼在私塾念书,后入临涣宿县县立第二高等小学上学。读书期间和徐风笑、朱务平等一起开展-。民国11 年(1922 年)参加青年组织—— 群化团,进行反封建斗争。民国14 年,临涣组建农民协会,谢萧九任会长,和王...[详细]
谢嵩 (1903-1937)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九军军长,革命烈士。 湖南省宝庆县(今邵东县)人,1903年2月19日出生于宝庆县东路范家山一个农民家庭。1911年入私塾。1915年因家庭变故辍学。1919年到新宁县一家店铺当学杂工,因-店主的-被赶出店门。1924年4月入湖南陆军...[详细]
夏雨初(1903~1930),原名夏家科,安徽郎溪县毕桥乡蒋固村人。2 岁丧父,后随母迁至县城居住。民国9 年(1920 年)进芜湖萃文中学,被选为学生代表,组织领导-,受到当局的威胁与-。次年去北京,初入财政部举办的银行讲习所,后转入中国大学。不久,秘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15 年转为...[详细]
岑麟祥(1903-1989年),字时甫,北海合浦人。我国著名理论语言学家、教育家。中山大学毕业后赴法国留学,1933年获法国政府授予的国家硕士学位和语言学高等研究文凭后回国。曾任中山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教授,中山大学语言学系主任,文学院代理院长、院长等职。1954年调任北京大学语言学教授。主要著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