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杰(1903-1932)弋阳县磨盘山丁山村人。1925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曾担任赣东北油印所主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红十军八十三团政委。1932年12月因肃反扩大化,同吴先民一起含冤被杀。 ...[详细]
冯·诺依曼(JohnvonNeumann,1903~1957),原籍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数学博士。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在现代计算机、博弈论、-和-等领域内的科学全才之一,被后人称为“计算机之父”和“博弈论之父(涯杰)”。 先后执教于柏林大学和汉堡大学,1930年前往美国,后入美国籍。...[详细]
余登仁,原名余登瀛,字大白,1903年6月15日出生在广东省饶平县九村镇陂墩村。九村一带,人多地少,村民世代以陶瓷制作、营销为业。余家在九村建陶瓷窑,并在大埔高陂、饶平黄冈等集镇分设碗栈,产销两旺,属小康人家。余登仁年7岁丧父,母子相依,靠叔辈经营陶瓷持家。8岁入私塾读书。1919年春,考入汕头...[详细]
游雪程,又名大经,号立三,1903年出生于四川省邻水县新镇乡一农民家庭。1922年,入上海复旦大学读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30日,他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上海反帝大-, 日本纱厂的资本家枪杀共产党员顾正红,-队伍到公共租界时遭到英国巡捕的开枪射击。随后,游雪程深入到工厂,揭露帝...[详细]
严念先,1903年出生于陕西省干县阳洪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3月,严念先接受党组织委派,回干县开展工作。他动员和组织进步青年学生--,反对-污吏和军阀统治。这些革命活动,像火种点燃了干县地区的革命烈火,推动了干县地区反帝反封建的民众运动进一步兴起,为后来干县创建党的组织奠定了思...[详细]
颜汉章,乳名昌儒,1903年生于广东海丰县陶河村。兄弟中他排行第五,参加革命后,代号“阿五”。18岁时进海丰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读书,开始接受新的思想教育。一小校长杨嗣震是中共地下党员,他一面协助彭湃搞农运,一面在学校里利用周会、校会、朝会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颜汉章对“马列”、“革命”、“社会主义...[详细]
颜国泰(1903—1931.11)又名颜 ,化名颜长标、陈秀,永春县石鼓镇凤美村人。1928年初南渡马来亚谋生。1929年归国,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7月任中共永春县委委员,在石鼓、蓬壶、达埔等乡村和安溪东溪开展农运,领导抗捐抗税斗争。1931年春,由中共福建省委派遣,打入国民党张贞49师独...[详细]
杨世立(1903~1943)名学武,陕西延川关庄镇王家沟村人。高级小学毕业后入伍从军。 抗日战争爆发,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七军八十四师二五一团团长,1943年4月,奉命由河南渑池北渡黄河赴山西垣曲一带,袭扰日本侵略军据点,斩获颇多。在该县狭腰岩与数倍日军遭遇,激战一昼夜,弹尽援绝,率部奋力突...[详细]
亚历山大·腓特烈·道格拉斯-休姆,夏塞尔的休姆男爵,KT,PC(AlexanderFrederickDouglas-Home,BaronHomeoftheHirsel,1903年7月2日-1995年10月9日),早年曾先后名叫邓格拉斯勋爵(LordDunglass)和第十四代休姆伯爵(14thE...[详细]
徐一贯(1903~1981)原名君雨。福建福州人。1924年加入国民党,1927年退出。1926年到胶济铁路四方机厂工作。1936年起,先后任莆田电厂、湘西电厂、自流井电厂和西安电厂厂长。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任青岛电厂厂长。1949年青岛解放前夕,组织职工严密护厂,使电厂得以完整保存。青岛解...[详细]
徐褐夫,祖籍渣津镇东堰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一个农村手工业家庭。谱名盈诘,字维谨,号念如,名作圣。为中共做地下工作时,别名王立才,胡良方,笔名徐行,在苏联学习、工作时,取名徐褐夫(俄文音译)。 徐褐夫是我县著名革命烈士徐光华的胞弟,比胞兄小3岁,小学未毕业即考入修水师范,后...[详细]
宣济民、原名宣职章,曾用名周执章。1903年11月出生于肥东山王乡小宣村。18岁与三哥宣南生到上海日华纱厂做工。1925年在上海参加“五卅”工人运动,被选为沪西纠察队组长。因表现突出,于1926年11月,经范墨安、虞庆生、王言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周恩来、何梦雄等同志领导下,宣济民积极从事白...[详细]
熊友刚,1903年出生,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七里坪镇盛家冲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熊友刚曾任红31军卫生部部长、东北军区后勤部管理处处长、沈阳军区后勤部部长。 熊友刚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1969年,熊友刚因病在沈阳逝世,享年66岁。同年...[详细]
熊映楚,号厚丰,1903年8月15日生于湖北黄梅县濯港镇五沙坡一个农民家庭。他幼读私塾,1918年入县八角亭高等小学堂;1921年考入湖北省第一中学。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为争取成立总工会举行 ,他积极组织同学-,声援工人,并参加工人-,奋不顾身与镇压工人运动的反动-搏斗。为此,学校令他退学。...[详细]
熊为华,字延辉,号有光,后改名辉玎,湖南省浏阳县镇头乡熊家湾人,1903年5月27日生。1917年秋,考入长沙师范读书。 熊为华生性正直,富于同情心和责任感。1917年秋天的一个黄昏。长沙市区育婴街口。夕阳西下,一缕落日的余辉映照着西边的天空,显得分外壮美。马路上三三两两的行人正赶着回家,1...[详细]
谢家禧(1903-1931),江西省赣县大埠乡大坑村人。革命烈士。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35军政治部主任。 1926年,谢家禧就读于江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参加了陈赞贤组织的“青年干社”,积极从事学生革命运动。毕业后,党组织派他回大埠,与赖传珠、黄世秦、朱如红等组织农民...[详细]
谢华带,男,1903年出生于现沙浦镇桃溪村。1926年参加农会,任农会委员。1926年5月,代表桃溪乡农会出席西江地区第六届农民代表大会。他曾参加攻打地主民团和“广利暴-动”的战斗。1927年12月17日,国民党驻肇庆守备军营长黄耀南带领军队和民团400多人,兵分两路围攻沙浦和桃溪,桃溪农军奋起...[详细]
夏沛亨,1903年4月6日出生于湖北省阳新县筠山乡夏清村一个佃农家庭。他9岁就随父亲上山挖葛根、下湖摸鱼虾,饱尝生活的辛酸。10岁时,父母节衣缩食送他进本村私塾。1917年,夏沛亨以优异成绩考入阳新高等学堂。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新思想、新文化迅速在阳新高等学堂传播开来。夏沛亨如饥似...[详细]
向希平,又名何国治、何依萍,1903年出生于四川省巴县。母贺氏,善书画,精刺绣,性刚毅,教子尤严,向希平为遗腹子,深得母亲的教诲。他参加革命后,为纪念母亲,化名为贺子虞、贺伴影。 向希平幼读私塾,稍长入小学。1923年小学毕业后,升入巴县国民师范小学。他师范毕业后,被留在该校附属小学任教。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