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毕瑞祥,乳名毕毛尔。1903年10月生于四川省广安县禄市乡甘溪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8岁起帮父母干农活。1922年入川军当兵,后入湘军,曾任排长、连长、营长。参加过北伐战争。1928年10月26日率所部126人起义投奔共产党,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特务营,任营长...[详细]
邹光中(1903—1940) 淄川县洪沟村(今属淄博市张店区)人。山东工人运动的早期领导人之一。1923年初在张店机务段任火车司机,结识中共山东党组织主要成员王尽美、 王复元等人。1924年初,张店铁路工人工会正式成立,他被推荐为主要负责人之一。是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2月8...[详细]
朱木美(1903~1969),山西山阴人。高电压技术专家。192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34年至1939年留学德国,1939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电力系统输电线路防雷基础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电压技术...[详细]
朱道南 (1903~1984) 原名朱本绍。山东枣庄人。中共党员。1926年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分校。1927年随叶剑英参加广州起义。历任鲁中南行署秘书长,鲁苏边区-部长,第五战区抗日义勇军总队三大队负责人,八路军运河支队政委,山东省办公厅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华...[详细]
周亚川(1903—1974)原名周少亭。海阳县朱村人。京剧演员。13岁时随朱佩兰学戏,后拜著名须生兼红净王汇川为师,改名亚川。他嗓音洪亮,唱腔高拔,效高(庆奎)派;念字清劲,做戏洒脱,具麒(麒麟童)派风范。在辽宁及胶东等地演出甚受欢迎。他戏路宽,能演小生、须生、红净、花脸和武生,早期经常演出《罗...[详细]
赵蓬珠(1903—1971)女。齐河县人。青岛市体委副主任。中国体育界知名人士。在全国篮坛颇有名气,被称为北京师范大学“篮球五虎”之一。曾入选中国篮球队,参加远东运动会。相关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同年(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 杨中一 (1903~1963) 山东省德州市禹城 ...[详细]
张宗文(1903—1971)沂水县大罗章村人。全国先进生产者。1939年曾任八路军地下交通员。1943年春,响应抗日民主政府发出的“发扬‘南泥湾’精神,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带头组织村民成立消费合作社,并被推选为经理。1946年任杨庄区联合供销社主任。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调任沂...[详细]
张友松 (1903~1995) 原名张鹏,湖南醴陵人。民盟成员。北京大学英文系肄业。曾任上海北新书局。创办春潮书局,任经理兼。建国后,任《中国建设》。晚年移居成都。译有《荒岛探宝记》(即《金银岛》)、《茵梦湖》、《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选》、《初恋》、《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汤姆索亚历险记》...[详细]
张秀菊(1903—1980)女。莒南县曹家庄子村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942年,担任村妇救会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年,她自动送长子薛希俊参加八路军, 并带动7名青年报了名。她经常组织全村妇女日夜缝军衣、做军鞋、碾米、磨面、 烙煎饼,慰劳八路军。1944年,响应民主政府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详细]
张廷焕(1903—1931)字文蔚,曾用名张学纯。清平县马张村(今属临清市)人。革命烈士。1923年考入聊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0月中共鲁西县委成立后,担负中共鲁西县委与山东省委的联络任务。1928年1月参加阳谷坡里-。 1929年春被捕。1931年7月30...[详细]
张敬涛(1903—1942)东平县下套村(今属东平县接山镇)人。中学毕业后考入曲阜师范学校。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到东平及汶上师范任教。1939年春,一一五师东进支队创建泰西抗日根据地,曾在东平一带活动。代师长陈光任命张敬涛为冀鲁豫八团参谋,并赠送他一支 和一匹马。之后,他随部队转战郓城、曹...[详细]
张富忱(1903—1983)宁津县人。13岁逃荒到天津,在一家商店当学徒。曾积极散发周恩来等人主编的学生会会报和《校风》《觉悟》《敬业》等进步刊物,并参加“坚决救国团”,为营救遭反动军阀逮捕的各界进步人士而奔走。后去哈尔滨,在散发传单时,被反动军阀以宣传“-”的罪名逮捕入狱,在周恩来等人的营救下...[详细]
张恩裕 (1903~1994) 笔名张谷若。山东烟台人。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女子附中英文教师,北京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大学英文讲师,辅仁大学、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荣誉理事。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20世纪50年代加入中国作家协...[详细]
张伯祥(1903—1941)又名张杰、张俊千。泰安县人。1925年考入山东曲阜师范学校,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7月,任中共大汶口特支委员。后入军阀张宗昌的“直鲁联军军官学校” , 开展隐蔽活动。1928年春,与上级失去联系。1935年参加东北义勇军。 “七七”事变后,回山东与党组...[详细]
于永嘉(1903—1954)字瓯江。文登县(今文登市)大水泊镇西南台村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春,在西南台村“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办事处”工作。 是年6月, 任中共文登中心县委组织部长。8月,在西南台村组建和创办了“文登抗战文化供应社” 和“文登抗战话剧社”。1939年1月兼...[详细]
于伟功(1903—1963) 又名于文成、于维功。即墨湍湾村人。早年入四方机厂做工。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四方机厂工会执行委员、胶济铁路总工会常务委员。直接参与和领导了1925年四方机厂和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大-。1926年5月1日,代表胶济铁路总工会参加...[详细]
于德礼(1903—1985)茌平县茌平镇西关小刘庄人。植棉能手。历任村柴粮委员、生产委员、技术股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响应政府号召,带领群众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摸索植棉经验,棉花产量逐年提高。1950年皮棉单产100多公斤。多次受到专区及县政府的表扬和奖励。1951年,被平原省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详细]
袁子扬(1903—1953)沂水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抗日民主政府苏村乡乡长。1941年任沂南县区长。1942年后历任沂东行署主任、县长,沂水专署秘书室主任,沂水地委-部副部长、保密委副书记等职。 ...[详细]
袁顺斋(1903—1956)又名承泰。沂南县界湖人。其父为清末界湖大地主。他1917年到北京求学,参加“五四”-,1920年回乡。抗日战争爆发前,任沂水五区区长,经常自家垫补所征田赋。他热心医术,为人治病,有求必应,不收费用。 1939年出钱、出枪,组织了100余人的抗日武装。1941年任沂河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