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永慧(1903~1928),乳名来宝,字敏之,卢氏县朱阳关杜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12岁始入私塾,15岁入初级小学读书。 民国10年(1921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县立高等小学,民国14年(1925年)以总分第二名考入开封中学,后转入淮阳县省立三中,因经济不济,投笔从戍。1927年加...[详细]
朱宪彝(1903-1984)天津人。我国著名的内分泌学家和医学教育专家。1922年入北京协和医学院。1930年毕业获博士学位,并以连续五年以上得第一名的优等生资格,荣获温巴姆奖学金。毕业后留协和任内科住院医师。1934年开始系统研究钙磷代谢。1936年秋,去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医学院生化系进修,完...[详细]
朱松华(1903~1976),扬中县长旺乡新圩村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早年做过篾匠,当过短工。 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兴隆乡民主政府乡长,兼党支部书记。 1944年~1945年10月间,先后任扬中县二区区委副书记、书记。 1945年新四军北撤,朱奉命留...[详细]
周碧初 (1903.8—1995.9) 福建平和人。擅长油画。1924年毕业于厦门美专,1925年留学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1930年回国后先后在厦门美专、上 海美专、新华艺专、杭州国立艺专等校执教。1949年赴台湾、香港及新加坡。50年代曾旅居印度尼西亚,作品为苏加诺总统收藏。1959年回国在...[详细]
钟竹筠 (1903—1929年)女,广东省遂溪县杨柑乡忐忑塘村人。少时家贫,勤勉好学,民国10年—13年(1921—1924年)就读于北海贞德女子学校,受革命思潮影响,带头剪掉长辫子, 传阅革命书刊,进行革命鼓动。14年春,与中共党员韩盈结婚,5月进广州农-动讲习所第四期学习,学习期间加入中国...[详细]
赵天鹏(1903~1928年) 赵天鹏,原名长生、汀洋,今南汇县泥城乡横港村人,地主家庭出身。其父赵来法爱财如命,赵天鹏却从小助人为乐,读书时常将自己的生活费分出一部分接济穷苦同学。 赵在南汇县立第六小学(大团小学)读书期间,受教师林钧影响,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入川沙简易师范后,又受到共产...[详细]
赵伯经(1903—1959) 麟游地下党游击队及西府总队负责人。原名文鳌,又名幼麟,麟游县人。民国10年(1921)在三原第三师范上学期间参加“渭北青年社”。民国12年(1923)暑假返乡成立了“雪耻救国会”,-宣传反帝反军阀,鼓动工农与腐败政府作斗争。民国14年(1925)参加“陕...[详细]
张仲实(1903—1987) 原名张安仁,又名张任远、实甫。陇县城关乡殿子村人。民国13年(1924)8月,在三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学习期间加入共青团。翌年1月转入共产党,任渭北特支书记,曾被选为省 主席。同年冬,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学生代表大会。民国15年(1926)在苏联东方劳动...[详细]
张锡昌(1903~1980) 江苏无锡人。毕业于江苏省第三师范学校。民国22年(1933)任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理事。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7年任中共浙江省委-工作委员会书记,参加丽水《民主时报》社工作,并创办《动员周报》和《抗战论坛》。29年夏,撤离浙江,由丽水转赴桂林广西大学任教。次年接任...[详细]
张靖诚(1903~1944),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出生在启东(今启东市)竖河镇一个小商人家庭。利用伪职为中共从事地下工作,烈士。民国32年(1943年)春,伪“清乡”公署委任张靖诚为中古、中庆、南阳、博仁四乡联合办事处主任,兼启东商会会长。后来,在中共海东区委的直接指导下,他利用这种身份...[详细]
张化南(1903~1945年),原名三星,又名祖式,济水镇北街人。 生于官僚地主家庭。祖父张尚德,清光绪年间任山东省济东太武临道兼盐运使和黄河道。父张卓如,在袁世凯复辟称帝时,曾任工部员外郎,与袁的长子袁克定为结拜弟兄。张化南20岁前,曾就读于北京清华大学和上海同济大学。在校期间癖嗜烟毒,酷...[详细]
严子夏(1903—1949) 原名年永享,别号松山,化名严旭,高永义,千阳县城西关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民国10年(1921),家遭匪劫,-弃学离乡,先后流落凤翔、留坝、宁陕、略阳、汉中等地。民国20年(1931)被陕西警备第一师师长张蒙藩任为团长,驻白水江练兵。进入军...[详细]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原名杨序清。1903年11月30日生于贵州省三穗县木界村一个富裕大户人家。7岁开始读私塾。1921年毕业于省立农业中学。1923年在重庆入川滇黔联军,任军需官。1926年春随联军到广东,考入黄埔军校第5期。同年经周逸群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春正当蒋...[详细]
杨度春(1903~1983年) 杨度春,字逸飞,奉城北门村人。民国6年毕业于肇文学堂后,入南通张謇所办农业机械学校。民国9年考入南通大学农科,毕业后先留校执教,遂任江苏省无锡农业推广实验区主任、浙江省建设厅棉业处副主任等职。其间,积极推广美棉,并于民国24年春试验成棉苗田土蚕(即...[详细]
许敬参(1903~1984),字道元,开封市人。为许钧长子。河南大学文学士。30年代任河南省博物馆古物研究员。40年代末去台,后赴美国定居。1980年回国,任国家文史馆馆员。对文物考证、鉴赏及古文字颇有研究。工书善画,书工甲骨文、魏碑,厚重挺拔。1934年,在省会开封举办的河南省现代书画展览会上...[详细]
薛伯康(1903~1941年) 薛伯康,又名培根,邬桥浦秀人。幼时家贫,父母务农,靠节衣缩食供其上学,时停时续。民国5年赴闵行小学边卖报、边读书。不久往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童工,并在附近补习学校读书。民国15年,得到商学院教授郭德华资助赴美留学,荐入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半工半读,专修人事学...[详细]
邢士贞(1903~1929年) 山西省汾西县人。十月革命后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邢士贞从《平民周报》、《新青年》等书刊中接受启蒙教育。民国14年(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邢士贞在“太原市民沪案后援会”领导下,在汾西参加支援活动,登台演讲,组织--,并筹建汾西农民协会。在北伐战争迅猛...[详细]
吴天骥,原名余垂成,一九○三年五月出生于修水县全丰乡一个农民家庭。父亲余昌贵,为人忠厚,守着十多亩祖业为生;母亲丁氏,慈惠贤良,著称乡邻;兄弟两人,弟早逝,垂成四岁就跟随祖父前清秀才余益基课读,聪颖好学,能诗善文,素为同学所称道。 人物履历 一九一八年,年幼的余垂成进入修水西乡一所颇有名...[详细]
魏今非(1903~1983),又名魏仰之,句容郭庄乡高阳桥(1969年11月划江宁周岗公社)人。1926年在湖北蕲春县组织店员工会迎接北伐。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蕲春县总工会秘书兼组织部长、县委委员、区委书记兼特支书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后因蕲春-失败,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回家乡当小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