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明(1903~1973年),男,壮族,乐里镇新安街人,百色中学初中毕业,后到国民党百色干校、南宁军官学校、桂林省训练团受训。1932~1937年间历任小学教员、校长、县国民政府办事员、督学等职。1938~1943年任凌云县民团司令部少尉督练官、少尉事务员、中尉书记、县政府科员。1943~1...[详细]
黄炳荣(1903—1984),余姚陆埠镇黄家村人。出身漆金木雕世家,其父精于此业。15岁从父学艺,20岁技艺大进,开始制作观世音、弥勒佛等文派佛像,普陀山、天台山寺院和上海玉佛寺、龙华寺及杭州灵隐寺、宁波天童寺等名刹佛殿均有其作品传世。曾于宁波开设岭山角佛像店。1949年初进上海佛学书局,专雕出...[详细]
黄保成(1903—1934),原名黄保存,平孟乡孟达村人。出身贫寒家庭,初小文化。曾投师于“刀仔梁六”(龙州人)学练武术,技艺精湛,功夫过人。 民国20年(1931年),镇边县边境的平孟、百南、十蓬一带,有黄鹏、韦高振等绿林武装交替驻扎,黄保成加入了黄鹏所部,不久开到镇边县城驻扎,为时一个...[详细]
何鸣(1903~1939),原名君熙,海南省万宁县龙滚镇黄竹塘村人。1927年夏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到英属马来亚(今属新加坡一带)。1931年回国后,被委派到闽南漳州南、北乡一带和靖和浦中心区开展土地革命,建立乡村革命委员会和人民自卫队,担任红三团四连指导...[详细]
何联奎(1903—1977),字子星,松阳叶村人。1921年人北京大学。1923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7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政治部工作,后任国民党浙江省党部秘书。1928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后赴英国伦敦从事民族学、社会学研究。1931年回北平大学任教,1933年任国立中央大学教授。1935...[详细]
何福谦(1903~1927.10) 壮族,刘圩乡麓阳村人。他早年参加革命,为广西著名的进步青年学生。 他9岁入学,1923年考入南宁省立第一中学读书。同年秋,他被推选担任学生会主席,积极组织学生深入街道、农村,向群众演讲,传播革命思想,宣传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926年...[详细]
何焜(1903—1931),原名何以昴,壮族,昌明乡昌明街人。民国十四年在南宁三师肄业,翌年春考入南宁中央军事政治第一分校为学员。学习期间,参加过共产党领导的-。 “四·一二”-政变时,被捕入狱。同年冬出狱后,在昌明、福隆、刘家一带组织农民协会。民国十七年在广西教导总队任职。次年十月,随张云...[详细]
郭静唐(1903—1952),原名寅生,一名挹青,字琴堂,余姚周巷(今属慈溪)人。1917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时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被推为省学生代表。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浙师”毕业后回姚任教。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与楼适夷等创办《余姚评论》、《余姚青年》,传播革...[详细]
郭恩志,1903年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市兴海管理区郭家村,从小勤奋好学,高小毕业后,考入了安东(今丹东)商科学校读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受中共党组织派遣,由安东商科学校返回家乡从事抗日斗争。郭恩志先在山后村以小学教员身份为掩护,接着又在海城城里创办牙粉公司,借批发、制做牙粉之机,宣传抗...[详细]
关紫兰(1903-1986)出生于上海,原籍广东省南海县。1927年毕业于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西洋画科,同年赴日本留学,入日本东京文化学院。其作品曾多次入选日本重要画展。关紫兰是中国较早接受野兽派影响的画家,早年她师从陈抱一,并与日本具有现代艺术倾向的油画家艺术家有岛生马、中川纪元等人过从甚密。19...[详细]
关其侗(1903~1976),亦名琪侗,字成文,平定南坳村人。民国19年(1930),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历任青岛师范学校英语教师、绥远第一师范教师、长春大学教授、国家出版总署编译局编审、山西大学外文系教授等职。他精通英、俄、德三种文字,先后讲授过《西洋哲学史》、《逻辑概论》、《心理学》、《哲学...[详细]
冯杏娥(1903~1940),女,平江县南桥乡人。1925年加入秘密农会,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区妇女代表、赤卫队长、女界联合会主任。1928年,组织全区200余名妇女,手持梭标菜刀,参加“三月扑城”战斗。1930~1934年,任中共平江县委妇女部部长,湘鄂赣省妇女部巡视员、副部长。在三年游...[详细]
范廷兰(1903—1938),国民革命军第一战区游击第四总队少将总队长。 字雅轩。1903年2月20日出生于河南温县。3岁丧父,由双目失明的母亲艰难养大。为谋生活出路,早年投入镇嵩军当兵。镇嵩军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支地方军阀武装,在辛亥革命之前,是豫西一带民间自发的武装组织。1912年,经袁世凯...[详细]
董纯(1903~1955),又名亭心、元英、仲英、毅如、伸真,女,平江县思村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平江县女界联合会会长、全县学生代表大会代表、中共平江地方执委、妇委会书记。“马日事变”后转到上海,在中共中央驻上海通讯处、中共江苏省委机关做交通情报等工作。1933年10月,因叛徒出卖...[详细]
仇硕夫(1903~1988),又名石甫,汨罗市古培镇人。曾就读于上海大同大学、武昌中山大学。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八军一师指导员。加入过共青团。民国24~26年,任湖南高中学生集训总队训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集训总队少将副总队长、湖南复兴社书记,同年,被派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执行监察委员。...[详细]
又名陈守谦(1903-1935),出生在忠县广兴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自幼勤奋好学。1920年,越级考入忠县中学。1922年,考入重庆川东师范学院。 读书期间,在党组织的帮助下,经常阅读进步书刊,接受马克思主义,追求革命,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被吸收为共产主义青年团员。1925年,在江北平...[详细]
陈舜仪,1903年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城一户商人家庭。4岁时过继给三叔母为子,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经过十余年的寒窗苦读,1921年陈舜仪以优异成绩考入陆安师范学校。同年5月,留学日本返回海丰闹革命的彭湃,组织“社会主义研究社”,开始宣传马列主义思想,组织农会,开展农民运动。陈舜仪深受其影响,与...[详细]
覃炳璋(1903~1974),别字若海。乐民乡马突村人。1934年秋于上海法政大学毕业。 1935年筹建合浦县简易师范学校(寨圩中学旧址) ;同年8月正式上课,担任校长兼国文教员。 1938年10月,上级党组织在简师开始建立共产党支部. 并不断在师生员工中发展党员,他对此心照不宣,暗中...[详细]
酆悌(1903~1938),字力余。酆悌,湖南湘阴人。父早亡,祖辈务农,贫无地产。本县东乡彭家铺国民学校毕业。 1918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中学。早年入湘阴绸布店当学徒,后由其姑父介绍,到广州谋生。先后任测绘所见习,商会录事。 1922年冬入广州宣传员养成所学习,结业后任文书。 1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