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怀欣(1902~1939)博野南白沙村人。192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博野县早期共产党员之一。之后,他在本村发展6名农民党员,成立了南白沙村党支部,并任党支部书记,同年,又在南杨村、大营等村发展党员,帮助建立党支部。1932年全县共有农村党支部16个,宋怀欣帮助建立的占一半。1928年8月...[详细]
舒盛苍(1902—1931),曾读过几年私塾,有相当的文化素养。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参加舒传贤创办的“学术研究会”,秘密进行革命活动,筹办舒家庙“农民夜校”,并担任夜校教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1月,先后参加六安南岳庙、豪猪岭会议,成立中共霍山特别支部,当选为文化干事。7月,...[详细]
帅伦(1902~1926),派明纪,字振纲。祖居铜鼓西向社背村,父春恒为自耕农,淳朴勤劳,家境小康。帅伦自幼聪敏,口齿伶俐。7岁入私塾,三年读完四书五经,能吟诗写对联,邻里称赞是个好后生。1913年,帅伦就读温泉私立至诚高等小学,每日晨光熹微即起,锻炼身体,预习日课,成绩名列前茅。高小毕业后,家...[详细]
史丹(1902—1996)哲学家、教育家。原名史振恒,昌江县墩头镇(今属东方县)墩头村人。史丹七岁入私塾启蒙,民国后转入小学念书。1918年,年仅16岁的史丹抱着追求真理的理想,从墩头村赴穗求学,初入广州番禺师范。次年,转入法国人在广州创办的圣心学校,专攻英语。1921年秋,考入上海南洋中学。1...[详细]
阮维周(1902-1931),福建省永定湖雷镇-人。在龙岩九中求学时结识邓子恢、郭滴人等人,积极参加学生反帝反封建运动。1926年任教金丰学校,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开展农 动。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春与阮德周等作为永定县农民代表,入上杭“汀属八县社会运动人员养成所”学习,随后任永定县农民...[详细]
彭正浩,(1902—1962),字梅录,名开述,天门市卢市镇彭家垴村人。1922年考入“湖北省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24年寒假回家在彭家祠堂开办“贫民夜校”,向学员宣传马列主义和共产党的政策。1925年秋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受中共湖北区委派遣,利用寒、暑假回乡秘密从事革命活动,在卢市组织...[详细]
彭仰钦(1902—1977) 孝南人,父亲早逝,13岁起在布店当学徒,后又到汉口当学徒工。1923年,彭去甘肃机械局学习技术,谋求生计。1929年回到湖北,参加汉口既济水电公司宗关水厂招工考试,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被录取。1938年8月,彭仰钦举家迁回原籍,避难务农。其间,彭仰钦为新四军罗厚福部修枪...[详细]
彭桂生(1902~1992)又名彭健华。曲阳燕赵镇人。出身破落地主兼商业资本家家庭。1920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1921年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12月经北京党组织批准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保定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23年夏进京参加革命活动,并就读于北京西山的中法大学。同年底调北京...[详细]
潘荣初(1902-1931),烈士,安徽省金寨县人,又名乾泰、肇华,船板冲人。出生豪门家庭。1925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5年(民国14年)在南京金陵大学读书时参加革命。积极投身-,后经蒋光慈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变卖部分田产,在家...[详细]
潘大逵(1902-1991),四川开县人。192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7年获得斯坦福大学政治学学士学位,1928年春到诺威齐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军事,1929年获得威斯康星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 1930年回国后,潘大逵曾任上海大学法学院专职教授兼政治系主任,江西中正大学法学院教授,云南大学...[详细]
罗添风(1902-1941),福建省云霄县马舖乡宝洞村人。1935年参加革命,在闽南游击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任闽南红军独立三团战士。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红三团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二支队四团二营战士、新四军七师警卫连班长。1941年1月3日在皖南茂林反“清乡”战斗中牺牲。...[详细]
卢开兰(1902-1931),福建省永定县坎市镇人。1929年参加永定农民起义,随后由赤卫队编入中国工农红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闽西苏区反“会剿”作战和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作战,曾任红12军补充团团长。1931年4月在闽西地区开展的“肃清社会民主党”错案中蒙冤,在永定高陂罹难。194...[详细]
卢俊成(1902—1943),乳名柏林,湖北天门卢市人。少时读过私塾,随其父经营榨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参加红军,担任文书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他在新四军和天东联乡主任倪平联络下,在卢市从事地下情报工作,1941年3月日伪军在卢市街北修筑土城工事,经卢俊成派人送情报给新四军游击队,使日伪军屡修屡...[详细]
刘仁静(1902—1987) 亦名刘亦宇,笔名刘敬云、刘镜园,化名子云、澄宇。应城城关人。幼时就读于县立高等小学堂,1914年入武昌博文书院。两年后,以插班生考入中华大学附中,与同校高年级学生恽代英等人组织进步团体“互助社”。1918年7月,入北京大学物理系预科班,后转本科哲学系学习。因酷爱读书...[详细]
林振武(1902~1941年),又名家杨,乐罗球尾灶村人。1923年私立琼海中学(即今海南中学)毕业赴粤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受训三个月后,当年又考入广东一中读书。在此期间,国内奸商偷售西沙群岛给日商开发,引起在广州读书的崖县籍学生的义愤。林振武与吉章简等20多位同 合向国民党中央上告,使得西沙...[详细]
林上先(1902-1931),福建省永定县坎市镇人。1928年参加农会组织,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参加永定-,随后参加了抗击敌军“清乡”的游击战争。1929年红四军入闽后,率赤卫队转战闽西各地,参加了创建闽西苏区的斗争。1929年10月率领赤卫队编入红12军,任红34师101团政委,参加了...[详细]
李家俊(1902-1931),固军坝人。家富裕,幼聪慧,喜爱读书,思想活跃。1919年就读于绥定联合中学。“五四”运动后,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同万源旅外学生一道创办《萼山钟》报,倡导改革,抨击时弊,被校方以“言论激烈,违章肇事”为由开除。1922年秋,赴上海考入同济医学院学习。1923年春,他...[详细]
李汉强(1902~1931)原名李畅荣。海南澄迈县金江京岭村(今属金江镇)人。1926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不久,金江党小组成立,李汉强任小组长,领导金江地区的农民革命运动。1927年4月25日,李汉强在国民党澄迈县当局大-中幸脱虎口,化装成商人到各地去活动,又以探亲访友为名,将隐蔽各地的同志秘...[详细]
孔楚波(1902—1948),又名孔壮官,湖北天门麻洋镇河口村孔家台人。1931年参加革命,为红军流落人员,1938年秋经郭建周、韦为等介绍恢复党组织关系。抗日战争时期曾在麻洋一带担任地下党支部书记,在县南工委领导下,担任过天沔游击队队长。中原突围时期,他根据组织安排带了一支小分队秘密隐蔽,设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