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叶煌(1902~1929)寻乌县项山乡项山村人,小学毕业后,到湖北省求学,深受革命影响,民国1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与古柏等创立寻乌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寻邬县支部委员会,并任支部书记。接着创办中山学校和中山中学,以教育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民国17年领导寻乌县“三·二五”-后,转移到闽...[详细]
潘琴余(1902—1980年) 潘琴余,练塘乡东三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出身于贫农家庭,以租种地主田地为生。解放后,怀着翻身作主的喜悦积极参加各项工作,被推任东三村农会主席。1950年,带领村里贫下中农投入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时,毅然送独子潘德良参军。1951年秋,练塘地区...[详细]
潘从正(1902—1989),石桥乡万庄人,著名林业劳动模范。建国初期,任石桥乡民政员,主抓林业。带领大家到处捡拾树种,在房前屋后精心培育。经过四五年的不懈努力,绿化了千亩沙荒。1956年出席河南省林业劳模大会,受到了表彰。“-”运动和接踵而来的三年困难时期,潘从正辞去公差,与妻子搬到了万碧风口...[详细]
马耀南 (1902—1939) 马耀南,原名马方晟,长山县三区北旺村(现淄博市周村区张坊乡北旺庄)人。1902年7月16日出生于富裕农民兼手工业者家庭。马耀南自幼聪慧好学,性格内向,做事不随流俗。13岁入周村高等 小学,17岁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校中纨绔甚多,但他仍着布装,不与为伍。唯...[详细]
马文彦(1902~1983) 化名曹骏天,本县西关人。幼读私塾,后入渭北中学,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与杨明轩、邹遵等创办《新群》月刊,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纲领。是年,受邓中夏派遣,到郑州恢复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陇海、道清铁路总工会。后又相继成立郑州豫丰纱厂工会、...[详细]
李紫翔(1902~1979),原名延瑞,曾化名董志诚,泾县南容乡人。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小学毕业后,父母亡故,因颖悟好学,得族人资助,于民国9 年(1920 年)秋考入安徽省第四师范学校。受“五四”运动影响,投入择师运动,驱走封建-的举人校长。在教师恽代英、萧楚女的影响下,与同学吴化之等再次带头反...[详细]
袁汉铭(1902~1931)金寨县南溪袁家湾人。民国10 年(1921 年)考入武汉中学,次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后由团转党。民国13 年毕业后回乡,以教员职业作掩护,发展党的组织,组建农民协会,并开办贫民学校,识字班,创办“商城书社”,成立“商城学会”。民国18 年,参与立夏节起义的准备和领导...[详细]
李宪仲(1902~1927),曾名李然超,萧县闫集镇高楼村人。自幼在本村读书,小学毕业后考入徐州中学师范部。“五·四”运动后,他邀集萧县籍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读书的进步学生,暑假回到萧城,-宣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影响颇大。民国9 年(1920 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详细]
刘维钅卢(1902~1928),刘维锷(1905~1928)均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民国17年(1928)3月底,兄弟俩在领导寻乌“三·二五”-后的转移途中被敌人杀害,当时,寻乌人民中流传的《五更哭》歌,表达了对烈士崇敬和怀念之情:“一更哭,哭二刘,维钅卢、维锷共产头,共产未成先身死,愿为革命把命丢...[详细]
李特(1902~1938),原名徐克勋,号希侠,曾用名徐李特。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出生于霍邱县白庙乡刘庙村徐家老楼(今牛庙村)。随父赴湘后,在长沙读中学。 民国10 年(1921 年)李特考入唐山交通大学预科班。次年5 月,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以后,他积极投入声援唐山铁路大-的斗争,同年...[详细]
李启耕(1902~1933)字宜春,党外用名李荣光,宿县人,出生城市贫民家庭,民国11 年(1922 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民国13 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李启耕在中学读书时思想进步,组织同学反对洋人教师被校方开除。经党的资助,赴北京考农大,任中共北方区委交通处负责人兼该机关党支部书记。...[详细]
李明光(1902~1984) 李明光,字碧池,一名兆荷,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三月生于清流县仁里乡李村(今李家乡)。 明光幼时天赋敏慧。及长,就读于县立锄经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取福建漳龙公路局训练班受训,后即投入政界,目睹官场腐败、政局动荡、民生疾苦,他无心政事,不久辗转回乡,...[详细]
【廖子清(1902-1931)】 廖子清又名鸳言,砚溪乡鹏溪村人,1926年.在省立第七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受吉安党组织负责人罗石冰的派遣.回县开展农-动。时值第一次国共合作.子清以共产党员身分加入国民党,1927年2月,奉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指令,组建国民党县临时执行委员会,任...[详细]
廖满山,县西成团鹅塘村(今西河镇廖家湾)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生。满山身材魁梧,身高1.78米,体重90余公斤,幼即酷爱武术,14岁开始练功。后被著名拳师刘绍贤相中,收为门徒,悉传其所学。满山日夜孜孜不倦,经过十余年努力,心手相应,练就一身硬功夫。脚踩菱角不破皮肉;臂力过人,两牛凶斗可为...[详细]
梁益堂(1902~1974) 本县新庄乡人。1924年毕业于省立师范,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到赤水农校任教。在渭、华之间组织领导农民协会及红 会。镇嵩军围攻西安时被捕,遭刑讯逼供,直到西安围解,始得出狱。1927年,担任中共赤水特大干事及中共豫陕甘边区委员会委员。同年参加陕西...[详细]
柯庆施(1902~1965),又名孜史,学名尚惠。在上海搞地下革命工作时,曾用名怪君、何乃康等。歙县杞梓里西村水竹坑人。民国9 年(1920 年)入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俄文,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在上海团中央工作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2 年,奉命到安庆做恢复地方团组织工作,任执行委员兼秘书。第...[详细]
法尊介绍 僧人。俗姓温,字妙贵。1902年生于河北深县。在五台山显通寺玉皇顶出家,在北京法源寺受具足戒。曾先后入武昌佛学院、北京藏文学院学习法相、因明及藏密,师从太虚和大勇和尚。后随大勇组织的赴藏学法团到西康甘孜,从昌都安东格西专攻藏文。1932年入藏,在拉萨哲蚌寺学习。1936年在重庆代理...[详细]
江泽涵(1902—1994),旌德县江村人。父亲江世才,早年在芜湖经商,后回乡务农。江泽涵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克己待人的习惯。他7岁入私塾,后来转入本村改良的“养正小学堂”。1915年,进入旌德县三溪公立高等小学堂。小学毕业,家中准备送他到芜湖读中学时,堂姐夫胡适回绩溪上庄为母亲办理丧事。19...[详细]
蒋先云 (1902—1927) 蒋先云,男,1902年7月14日生于湖南省新田县大坪塘村一没落书香之家。父亲蒋继堃是清末秀才,为人忠厚正直;母亲肖玉秀,人称“大脚婆”,朴实勤劳,不受封建礼教的约束,性情开朗人缘好。蒋先云兄弟姐妹八人,先云排行最小,五个哥哥,两个姐姐。大哥先烈是孙中山先生...[详细]